让成长中的思想定格
一文友昨日打来电话,说给我发了一邮件,叮嘱我抽空一阅。
处理完手头的事情,打开邮件,主题是:感言,请赐教!打开附件,原来是一篇散文,题为《靶试》,细细一阅,叹为美文!
刚读完,文友就迫不及待地出现在我面前。
该文画面感极强,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不由得让我也跟着他的文字,去体验一把穿秦岭,绕西安,过延安,越过贺兰山,一路北行的壮阔豪情。
应该说这样的旅程是神秘的,又是庄严的。
本人虽为航天人,但由于职责分工的不同,到靶场的机会实在太少。因此,像这样遥远的靶场,对于我来说真的太遥远了,也太羡慕了!
《靶试》这篇散文,文字也非常优美。透过华丽的文字,我还能感受到一些厚重的东西在里面。
问文友塞上的感受,他说“塞上狂风吹,荒漠响驼铃。雪山挂碧翠,千年昭君泪”。呵呵,一听便知是文学青年,那份浪漫和那份多愁善感,看来是与生俱来的。
然而靶试,却是件严肃而慎密的事情,需要的是专业、专注和专一。靶试前后都可以浪漫,而靶试的过程就要严肃认真,周到细致,做到绝对的万无一失。文友告诉我说,靶试的结果正是我们想要的,打出了一个“开门红”。他说那晚他醉了,好多靶试人员都醉了。
我想应该醉,如果我在场,也会醉一把。
离开靶场,返回天府之国,对于这位文友来说既喜悦,又有说不出的遗憾,他还没有尽兴,还陶醉在塞上的风光,塞上的人文,以及塞上留给他的醉。
我说你知足吧,做人不能太贪心哦。
玩笑归玩笑,文友是我们航天文学协会的会员,笔耕多年不辍,成果大大的。做为会长,我非常汗颜,这些年没有为会员们实实在在地做点事。但我看到他们今天的成果,确实为他们高兴。这种坚持太不易了!
想想自己这段时间,写的东西也是越来越少,随意性很大,其实心里还是会时不时地冒出一些感悟,想要表达。小本上写下的题目不止一二,也曾把这些题目说给我敬爱的朋友听,让他们感觉一下有没有动笔的必要。朋友对有些选题很感兴趣,觉得有看点,可终是没有动笔。
写作这个东西,对于我来讲,不求有多大的成就,也没有什么利害得失,仅仅是一种表达习惯。文字可以让我回首过往的岁月,想起那些人那些事,让成长中的思想定格。多少年后,面对这些文字,喜笑怒骂由我。
这个习惯陪伴我几十年,算是一个爱好吧。
近段时间来,我给自己规定,每天必须阅读几十页的文字,不管什么内容。到了我们这个年龄,完全有自己的主见,可以批判性地阅读一些东西。很奇怪,近来读的都是管理方面的书,比如《管理的禅境》、《骨干是折腾出来的》、《向解放军学习》、《为什么,企业人思考笔记》等等,收获很大。这些书看似讲如何管理,实质上也在讲如何做人,如何做事。以前不愿意去看这类书,以为很枯燥,自以为是,结果失去了早点明事理的机会。现在一看,那才是秘籍,才是捷径,不仅应该学,而且应该好好学。
我也希望我的女儿能看到我的这一点感受,少走弯路可以让人生增值。因此我会在以后的阅读中开放些,不那么以个人的爱好来左右阅读内容,广泛吸取营养,相信这样的人生会更智慧吧。
当然还是要向文友们学习,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思考中收获成长。
新浪网友评论:
川梅在这些洒脱的文字里,道出了自己真实的写作心态。
也就是说,她这些年的行旅,她这些年的苦读,她这些年的抒写,她要交给文字来承载的,就是一个人成长中的思想。
因此,写作在她手中,是一种最好的表达习惯。
因此,写作在她心中,是为成长中的思想定格。
因此,翻检她的所有文字,就像翻检,洒落在万物身上的阳光,眼前总是金灿灿的,没有一丝时间的暗影;就像翻检,镌刻在灵魂深处的抚摸,心上总是热蒸蒸的,没有一丝岁月的阴冷。
并且由此,想到川梅的文字的力量:
她会把过去,一手拉住;她会把未来,一手打开。
而对于现在,她会让我们,入木三分地看天下。
因此我说,这篇文字,是川梅为自己的写作,做的一次无意识的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