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旗下的聚餐
下午(9月23日)我应老董之邀与老张三个人一行,由陈总(炜冬)驾车把我们送到了人民西路道墟镇红绿灯十字路口的“三生”志江家园,参加“三生”旗下的聚餐。这是“三生”上虞办事处成立二周年的纪念日,章国强老师很开心,他已做到了一千万的营业额,达到了“二星”。每月有了五万元的收入,这次又得到了一笔二万六千多元人民币的领导奖,于是就办了三张圆桌的“酒水”,邀约他的麾下人员在陈志江家聚餐。
说起章国强老师和陈志江老师这二个人,在“三生”的直销行业里也算是传奇式的人物。章国强老师今年四十多岁,身体有病、腿脚不便,是个残疾人。从前是白天在道墟的银行做保安,晚上摆摊修理电瓶车,娶了一个广西的外地老婆,日子过得相当艰难。自从参加了“三生”的直销行业,短短二年“功夫”就“旧貌变新颜”,不但买了私家车,而且过上了富裕的小康生活,成了道墟镇让人刮目相看的风云人物。
那陈志江老师更是神奇,他今年奔四十,长得浓眉大眼、一表人材,标准的帅哥。毫不夸张地说,陈志江老师在路上行走从二十多岁的青春少女到四十多岁的靓丽女子都会多看一眼。陈志江老师是个老板,他在道墟占地三亩的“志江家园”如今居租着三百多户外来人口房客。从前是开建筑装饰材料商店的,只因为章国强老师在他的楼上租了一只房间做课堂教室,从而使他也踏上了“三生”的直销行业。陈志江老师第一次没有参加灌输直销理念的“汰脑子”,而是花费了几百元钱直接“打的”偷偷去了一趟宁波“三生公司”实地考察,回来之后的第二天就拉下卷帘门关闭了建筑装饰材料商店,一步到位正式开起了“三生”专卖店。这使他的许多亲朋好友包括客户感到迷惑不解,凭着他的良好声誉和人脉关系,他的“三生”事业席卷了整个道墟,从而奠定了他的基础。如今陈志江老师也是“二星”,他的“志江家园”成了宁波“三生公司”上虞办事处。
这次“三生”旗下的聚餐由章国强老师埋单,陈志江老师提供场地,阮小鹏老师主厨,董国胜老师掌勺,陶根娣和沈江娟老师打杂,新朋老友几十个人,大家从不同的地方带着嘴巴赶来,在一派欢声笑语中集聚一堂。平时大家工作都很忙,要把很多人都聚集在一块是一件很难的事情,而且也很少有这样团契时光、分享时光的机会。这次大家有缘能够走到一起,意味着会是一次很愉快的聚餐,聚餐应该是快乐的。有什么声音,比酒杯碰得叮当响还要好听;又有什么情绪,能比得上喝了点小酒以后,乱嚷嚷般地兴致盎然。
不可否认,聚餐是一种很好的人与人交往方式,在说说笑笑、吃吃喝喝的氛围中大家将会增进彼此之间的相互了解,其实这也是一次团队活动。聚餐作为一种结交朋友和联络感情的方法巳日渐受到了人们的追捧,每次聚餐都是一次社交,既能与熟人会面,又能结识许多陌生人。有的陌生人,吃过一餐也许以后就不会见到;有的陌生人,在另外的场合上还会碰上;有的陌生人,一见如故就一顿酒变成了朋友。
晚上六点左右吧,陆陆续续赶来的人先后走上了“志江家园”的二楼,三张圆桌上早已经摆放了丰盛的菜肴,还有那一瓶瓶的啤酒、老酒、白酒、自酿的葡萄酒。我和老张、老董坐在一个桌子上,一起坐的还有阮小鹏老师、沈江娟和陶根娣老师,另外还有莫老师夫妇和两位蒋老师。最吸引我眼球的是对面坐着一位留着十字胡须的蒋老师和他相邻的一位比较害羞又非常养眼的美女,最幸运的是我身旁还坐上了陈志江老师。
难得聚餐,难得如此这般的高兴,自然是豪爽的、放松的畅饮。大家端起了碗中白的、红的、黄的不同颜色的酒热火朝天、痛痛快快地喝了起来,欢笑声一声接着一声。大家在酒桌上大碗喝着酒,大口吃着肉,你敬我一杯、我回敬你一杯,相互敬酒,几圈敬下来,阮小鹏老师就脸色通红,语无论次,步伐开始不稳,显然已经醉了,后来他先退了席。老董能喝酒,但是被陈志江老师一轮接着一轮的敬酒,也把他着实地给灌醉了,醉的几次三番上洗手间都步伐凌乱跌跌匆匆了。我也是举着酒杯,在醉意朦胧中。只有陈志江老师的酒量真的是太好,始终笑眯眯的举着酒杯,什么状况都没有发生。
会餐一直持续到八点多,其他二桌散了,唯有我们一桌几个人一直喝到九点多。这次聚餐时间虽然不是很长,但始终洋溢着浓郁的欢乐气氛,酒桌场面上最活跃的要算老董了。我参加过的大大小小酒席已不知有多少了,也不知接触过了多少喝酒的人,但象陈志江老师这样没有矫揉造作与逢场作戏的性情中人并不多见。席间,老张还底气十足地为我们清唱了一曲《敢问路在何方》助兴,他把最后一句“路在何方”巧妙地改成了“路在三生”,赢得了大家一阵热烈的拍手鼓掌。
聚餐是一次美食的享受,分享“三生”更是一种人生的享受,人生的“路在何方”,从某种意义上说,路就在“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