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信任是多少《西南作家文学》杂志投稿
吴利强作品《你的信任是多少》
那天我的摩托车坏了,不管是电启动还是脚力发动都无济于事,任凭我怎么折腾,就是发动不起来,后来几乎连电瓶中的电量也损耗的微乎其微了。最终,我还是无计可施,只好推着铁牛般笨重的家伙去寻找修理部了。
还好,就在行程五里路左右,我找到了一家修理部,修理师傅正给一辆摩托车补轮胎。看到修车师傅,我如同找到了救星,顾不得自己的满头大汗和气喘吁吁,就迫不及待地向那位师傅陈明车的故障。听了我说的车况,他走过来启动了一番,结果像我说的一样,就是启动不起来。他将补胎的那辆车修好后,就着手修理我的摩托车了。起初,他为我的车换了一个火花塞,可是装上后还是不能启动,我开始有些失望了,原以为很简单的问题,碰到修理师傅会迎刃而解,没想到修理师傅也奈何不得,现在看来真有麻烦了。我赶紧打电话给我售车的车行,问老板能不能帮忙。车行的老板听了我说的车况后,不紧不慢地说:“如果你能来我的车行的话,我一定帮你搞定,可是现在你的车又在30里开外,远水解不了近渴,你先让帮你修车的师傅看看究竟是什么原因,然后看我能不能帮上忙。”我说:“我的车还在质保期内,如果真的有什么问题,还得你们帮我修的!”车行老板说:“那当然,你还是先弄清楚是什么原因吧?我想是新车,问题不会太大。”随即电话挂了。
我只好继续劳烦修车师傅,请他看看是什么原因。他说,如果发动机打火没问题,那可能是化油器出了问题。我问怎么排除故障呢,他说,只有换化油器了。“天啦!换个化油器得一百多块钱吧。我可是新买的车,才不到半年!难道这辆车的正常使用寿命就这么短?”我脑子里满是狐疑。别急,我还是再打电话问问车行的老板,我想问问他们的车难道就这样差劲,跑不到一年就不中用了。电话通了,没人回答,从电话那头传来阵阵刺耳的嘶鸣声,不久便挂断了。
眼看着黄昏已经降临,本来可以赶在天黑前就可以到家的我,此时,却孤苦伶仃地守候在一个陌生的远方。我想现在的商家都是些投机商、奸商,客人们去买产品的时候,对顾客是满面春风,满口承诺,让顾客感觉如坐春风,像是真真地做了回“上帝”,及至把产品买去了,你突然发现产品有什么问题,或是对产品有些不满,要求换货时,他们就不那么和颜悦色了,他们会搬出这种规定、那种规定,任你好说歹说就是不换,倘若你要求退货,那比登天还难。如果产品在质保期内使用正常,那是你的幸运,如果发生故障了,对不起,你只好自认倒霉。执意的我,就是不认这个理,仍对售后服务抱有一线希望,我想:只要商家承认这就是他们的产品,不拒我千里之外,我总不能就此罢手。既然我的车在保修期,我就得麻烦售车的老板。
我又一次拨通了车行老板的电话,这一次,对方居然接听了电话。我报着试试看的心理很客气地询问:“老板您好!修车师傅要我换化油器,你说该怎么办?难道化油器真的这么容易坏?”对方立时坚决地反驳:“怎么可能呢!我们卖出去这么多车了,没听说哪个车行驶不到一年就换了化油器,那位给你修车的师傅懂不懂修车呀?”我赶紧补充道:“正因为他们不懂得你们的车,所以我想请你们能不能派人给我查看查看?”“你还是让他再给你好好检查检查,无论谁修都要修的,机器的外部受损我们是不予保修的……”我还想说些什么,那边又嘟嘟地响起了。
毫无疑问,他们是不会提供我什么帮助了,我顿觉有种被欺骗的耻辱袭上心头,继而滋生出恼怒。思来想去,我不能就在这条树上吊死呀,我瞥见就在前面不远处,似乎还开着一家修理部,于是,我又喜上眉梢,推车迈向前方。
往日骑着摩托风光的我,现在对骑摩托却生出一种莫名的反感。我把摩托车推到了另一家修理部门前,却没有着急修理,因为怕惯了被人欺骗和讹诈的我,此次再也不敢擅自行动了。我绞尽脑汁地想,究竟谁此时可以帮我一把呢。当我举目无亲,环顾四周的时候,我猛然想到了我曾经家访的一名学生的家长,她的理发店不就开在附近吗?如果能得到她的引荐,这些修车师傅就不会向我漫天要价,起码不会把我的“好马”当做死马医,又无辜地宰我这位生客了吧。想到了就去做。事实果然如此,当那位师傅看到是熟人引来的顾客时,满脸堆笑,亲切地说:“放心吧,给他修就是给自己人修,你就放心忙你的去吧。”的确如此,那位师傅很仔细地检查这检查那,把化油器拆下来仔仔细细地清洗了一遍,还一再地提醒我,下次不要乱加油了,必须加93#油,否则,油不纯,最容易堵塞化油器的。清洗完化油器,又给我换了机油,并提醒我新车磨合期得勤换机油,否则容易造成拉缸。妈呀,这些道理我都是第一次听说,早知道有如此严重后果,我还不每跑五百公里一换机油,也不至于出现今天的狼狈相了。
不一会,车已经被完整地保养维护了一次,我要给修车师傅钱的时候,他也不肯多要,只收了换机油的20元钱。连我自己都觉得过意不去,只好多说了几句“谢谢,谢谢!”
唉!还是有个熟人好办事。
回到家里,我把今天遇到的事讲给妻子听,我说若不是今天我的脑子灵活、开窍,知道找人帮忙,那我今天的亏可就吃大了。妻子讪笑着:“你呀,对谁都那么信任,今天总算清醒了一回。”我细细咀嚼妻子的话,觉得不无道理。是呀,倘若我对第一位修车师傅的话信以为真,我就可能把崭新的化油器当成废品换掉,多亏我打电话询问车行老板是不是化油器就这么容易坏,才阻止了酿成大错;若不是我在第二个修理部唤来熟人,不知道这位修理师傅又得怎样宰我。看来,是我对他们的不信任“救”了我。
然而,当我庆幸自己在“吃一堑,长一智”中学会了办事的同时,往日里一些不被人信任的隐痛又悄然向我袭来,使我不得不感慨万端。不久前,我刚被调入一个新的工作单位,也有过太多的不被人理解,不被人信任,特别是领导的不信任,这些都给过我太多的伤害,使我在工作中束手束脚,步履维艰,如履薄冰。一年来,经过我艰苦卓绝地奋斗,坚持不懈地努力,才终于在工作中暂露头角,站住了脚跟,有了一席之位。想想诸多的苦痛,还不是由于不被信任,不被新环境所接纳造成的吗?
如果一个不能用自己的实力证明给别人看的人,恐怕永远不要有出头之日了吧!难道一个人要得到信任,非得历经路遥知马力,日久见真心的试炼吗?况且,是好马还得遇见伯乐不可,不然,你就是千里马,又有谁人认可、堪当重任呢?还不闷闷不乐、郁郁而终吗?
试问:你的信任是多少,你给予别人的又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