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业余生活
母亲年过七十,原先经营的果园移交给了哥哥。按我们做儿女的心愿,是希望她轻松下来,安享晚年。但母亲是个忙惯了的人,虽然不经营果园,她也一直闲不住,后院里有几棵苹果树、梨树、桃树、山楂树,她一门心思又开始舞弄起那些树。每天清晨,挎个筐子去拾牛粪,不多久,墙角里就堆起来一大堆。把牛粪晒干、打碎,掺上土,沤上十天半月,然后在果树下掏个坑,她一棵树一棵树地挨个上粪。又去河里担来水,一棵树一棵树地浇灌。春上剪枝、嫁接,夏日拉枝、搜果,秋天套袋、下果,拉车去县城卖果子,她按部就班,一点都不耽搁。
后院那些树与树之间的空当,她看在眼里,一点点整出来,种上豆角、黄瓜、辣子、香菜,栽上葱、红薯,反正就在自家院子里,一有空,她就去拔草、松土,蔬菜长势都很好,供给她吃之外,还有节余呢。母亲就拉到街上卖,一年下来收入不错。
母亲还养了几只鸡,被小偷偷后,只剩余两只母鸡。就这两只母鸡,经过她精心喂养,下的蛋吃都吃不完。她腌制了一罐咸鸡蛋,剩余的鸡蛋就在每次去卖果子、蔬菜的时候,顺带着卖。
村里和她年纪一般大的人碰见,都开玩笑说:“你老婆子还挣命哩?你有大学生儿哩嘛,受不下!”
母亲就笑着应答:“受下受不下那要看娃有心没心。我现在能动弹哩,就自己挣自己花,啥时候都是花自己挣的钱随便!”
母亲有一双巧手,空闲时间,她就搬把小椅子坐在果树下,戴上老花镜做布鞋、纳鞋垫。我回家时,她一边抱怨眼睛看不清,得带300度的老花镜,活都做得粗糙了,拿不出手,一边把她给我们兄弟姐妹纳的鞋垫拿出来给我看,还拿出几双布鞋说她现在做布鞋卖,一双能卖25呢!
我心疼地握住母亲的手说:“你不好好地享清福,做这些干啥!还说眼睛看不见,这针线活更费眼神哩。”
母亲笑着摆摆手:“一天啥也不干也闲得难受哩。我就这,一天一天积攒,够我零花哩。”她自豪地告诉我,在村里和她这样年纪的老婆婆,只有她还有收入呢!
我苦笑着:“没有钱我给你嘛!”
“我能干哩嘛,等哪天干不动了,再说。”她呵呵笑着:“你们也都紧张哩嘛,我能不给你们添麻烦就不给你们添麻烦。你爸走了这几年,不管你还是你哥,我都没开口要过一分钱!人要老哩嘛,要不老的话,我还真不服你们这些年轻人。”
我摸索着、欣赏着母亲做的这些布鞋,看到针脚依然匀称、紧密,我都有点不敢相信那是七十岁的老人做出来的。“你这鞋呀,25卖少了,全是手工做的,应该再卖贵点。”
“人心要知足哩,”母亲笑着说,“25就不少,就搭点工夫,搭点布,没有啥成本。”看我兴致勃勃地看布鞋,她问我:“你想穿布鞋不?想穿的话,赶明我给你纳一双。”
“不要,不要,”我忙不迭地说着。我可舍不得让母亲为一双鞋受那千针万线的劳累。
“你不要以为这些是受苦!”母亲絮叨着,“这也是妈的业余生活哩!人活着就跟汽车一样,不能停下,得一直朝前开,哪天开不动,就该报废啦。妈要是哪一天啥都做不成了,那妈就是真老得不中用啦。”
“哦。”我答应着。从这个方面说呀,我倒希望母亲的手一直不要停下来,用她的方式让她的业余生活更丰富、更充实,也让她时刻觉得她还是个有用的人,时刻保持着健康快乐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