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冬记事
他挥一挥手,奋力将所有的错觉完美的从眼前拭去。幻象安徒生童话里,一缕午后暖阳划过伊人的右臂肩,一刻阴影流浪的线形,轻舞飞扬着每一束耀眼的彩光。一直试图挣脱每一块错误不饰美丽的阴影。
他叫蓝冬,时常在每个清寒的早晨对着长空轻轻微笑。蓝冬依风而立,在这个冬华如练的时日里,面朝阳光感受那动人的温暖。像似在怀念什么,更或是在观望着谁?蓝冬的心事,忽然间便成为了旁观者不解的疑惑。那不为人知的秘密,暗含着楼廊上红铁锈般愁绪在他的世界里萦绕。
放学后的校园十分静谧,借着这难得时间,他捧着一本村上春树所作的文集《挪威的森林》,带上皱巴巴发黄了的笔记本飞快的往教学楼顶去,随着踏地而响聒噪的脚步,斑驳的背影,渐渐,渐渐隐没在狭长的走廊,犹如他嘴里常提起的流年………流年。
时光定格,他仍是一脸木然。手执书籍,心思红尘。一件黑色的外衣,同样黑色的休闲裤,一双白色却被染满污垢的运动鞋,在狰狞的风下,晾出一丝丝如丝锦般的情感,毫无依靠,风蚀着表面已经冰凉的肉体。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甚是他在遥遥无期的期许北上城市中的伊人,以安抚他迷糊的心。寻常缄默,细腻滑凉的冬风飘如蝉翼,薄薄的在蓝冬的世界里飘忽,他清秀的眉目或许会偶尔皱起,接着平静。
听他说起过,一直很向往一个人生活的状态。于是,他的愿望成真了,开始在家人的另一端里平凡的生活。可是,时间久了空间不变,他愈渐变得冷漠,愈渐觉得自己已不对家怀有太多的眷恋。这大概是已经成为“自由鸟”了吧,他喜欢上了以前从不喜欢的蓝色,那种韵味,他会留恋。因为如此,有些时候,他会静默的隔着玻璃方窗,以最好的弧度仰望他所期待到的天空。可实际上,他只是想婉转的抒发他内心的情愁。剪不断理还乱,在蓝冬的思想里,并不想在拥有快乐的同时还拖泥带水留着一汐伤感。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常常在这些时候,寒禽与衰草,处处伴容颜。蓝冬喜欢听歌,尤其是那种古典风夜曲,如实令他陶醉,便倾心听之;喜欢笼统的概括身边的事物,那能让他置身其中的奥妙甚至于无法无天;喜欢悦味食着苹果,草莓两样水果,使他在味觉里享受幸福。哦,对了,最近他喜欢上了棉花糖,因此会走遍镇上大街小巷里的商铺寻找不同的口味。
然一场雨后,门扉紧扣,那许目光瞬息被失望截断。孤独的楼房四方棱角突出,蓝冬起了身,悄然行至楼面凛冽的墙体,纤纤指尖缓缓划过每一处,细一看,洁白的墙角潺潺的水迹,怡然的心境由此弥漫,摆渡,从此岸到彼岸,仿佛用不着费尽全力击碎过往乍起的水花。蓝冬就是这样,旨意在于朦胧,有着一个人的自我情趣,没有人会知道他的任何想法。当他作毕,无法想象他会回到原来的那个地方,然后坐下冰凉的地上。这貌似徒生几多苍白,但也由此获得下一秒不需要刻意精心编造的事情。
《挪威的森林》他看了又看,毫不厌倦。文中的主人翁好似和他一样,等待极偶然的事物出现,但也会在人海中点亮自己心中微光,不想去当一只迷途的羔羊。蓝冬很自私,生活上总是会学着他所阅读的书籍里的人物,从行为到言语,从性格再到处世,从而习惯了我行我素。
虽然带给别人无尽的欢乐,但有时也不免带来无意的伤害,就像村上春树的文中渡边君的行为,就像蓝冬的初恋。所有的念头只为自己知足罢。
校园里歌声响起,天边那盏高高的从未亮过的强光灯旁不知打哪来的水雾泛出一道隐约的彩虹,倏忽地风终于消退了。蓝冬的唇齿在悄悄地动作,看上去像是也和校园的歌声一起哼唱,旋律很熟悉,是梁静茹的《暖暖的》。也许是一个人独存有些腻了,蓝冬再一次起身离开了那个安静的地方。他回头望去,想着,这小资情调的时刻该结束了。
回到了空荡荡的教室,学习书籍琳琅入目。百转千回,蓝冬仍然默默无言无语。把头枕着自己桌上的书堆上,身体像只猫般蜷缩成一团,手心里还是握着那本《挪威的森林》。也许是那本书给予了他许多启示,才不愿放下。人们常说:善意的谎言是美丽的。蓝冬学会了这一点,不记得曾何年何月何时何地他一而再再而三这样。其实,他的心事我全然知晓,只不过我身在其中,为他编造这样的谎言。
他告诉我学习不好大学上不了;告诉我如今的家不完整不太平;告诉我他想更好的生活不愁什么物质与精神上的缺失,正如那些富裕人家;告诉我………他诸多心事,而对于别人,他却是面不改色的以最好的谎言倾诉给人听来圆满他的真实。有些时候,他是活在自己的影子里,千万书籍里的所有人事状态早就抛置千里之外。蓝冬如此,颇多不为人知的心事,那些有的无的心事总有他的心声。趴在桌子上的蓝冬回忆起《挪威的森林》里有一句直子的话:问题人谁也找不到井在哪里。所以,你可千万别偏离轨道。蓝冬觉得的很有意思,于是,将剩下的时间交给了梦里,在那个国度里跟着轨道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