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童年记忆15、赶集

童年记忆15、赶集

2013-10-23 19:21 作者:南方 阅读量:330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童年记忆15、赶集

对于大多数在乡村长大的孩子来说,赶集会是一件比较有趣的事情。大概是因为对陌生集市的向往、或者仅只是喜欢街市的热闹氛围、再或者只是因为那么一碗凉粉和一块饼干的诱惑,总之,住在乡村的孩子们十分乐意赶集。而我却是一个例外,记忆中,我总是要在父母的再三劝说下,才肯和大人一起到集市上去。也许,正是我比别的孩子有着更多的赶集机会,所以,我才对于集市自心中生出一种排斥的心理来吧?

很小的时候,养父总是叫上我和他一起去赶集,一个月总要去上那么三四次集市。集市离开我们的村庄很远,我和养父经常去的一个集市大概离我家二十公里的路程。先不说来回要走四十公里以上的路程,就是到得集市之后,养父就只顾着和他的朋友说话,而我则如同一个布娃娃似的被安排在一个沙发上坐着,一坐就是老半天。对于街市的新奇,我不敢自作主张贸然去观赏,也怕是不可能被养父应允的。因此,虽然我赶集的时候实在很多,可对于集市的生动实在知之甚少;无非就是看到集市的周边拴着骡马,穿街而过的时候,也不过觉到了集市的热闹而已,并且那热闹却是我不喜欢的。对我而言,赶集实在比不上在家乡的土地上疯跑来的愉快。每次赶集,无非是去办事,买粮或者是卖菜什么的。就是这样,我的多得出奇的赶集机会依然让别的孩子极其羡慕,甚至村庄里有的大人也把赶集当作一种幸福。当我和养父每次走出村口的时候,总会遇见村里的人,用十分温和的口吻对养父说道:又去赶集啊!日子好过哟……。年幼的我,实在不知道赶集和日子好过会有什么联系,直到稍大一些的时候,才从一些村人的言语中觉出一些味道来。村人说:“无事上街小折财。”意思是说,没有事情的人是不轻易赶集的,做好农活才是最要紧的事情。如此看来,赶集确实是一件值得幸福一下的事情,至少说明我们可以不用干活而在赶集中把时光度过。

另外一个更远的集市坐落在牛栏江河边,人们叫它江底街。通常我会和二姐一起去那个集市。大热的天,太阳光把人晒得够呛,可是,一路上都是孩子和大人的说笑声。对于他们来说,炎热好像并不能算是一个问题,能够赶集,热一点像是并不打紧的。在江底街上,我对于集市的热闹依然没有丝毫好感,甚至有些厌恶那热闹中夹杂着的被太阳烘烤出来的男人们的汗臭味。可是,我却并不惧怕这样的赶集,有一些东西诱引着我,让我心里似乎还有渴望赶集的念想呢。许多年以后,我终于弄明白了是什么东西在吸引着我,让我在那样炽烈的阳光照射下,一样会去赶集了。在要到达集市的河上,有着一个可供人通过的吊桥,人走在上面晃晃悠悠的还能看见桥下的流水;集市的地方,有着同样结构的更为结实些的古桥,集市就在桥的两边,被桥紧紧地联在了一起。我想,正是那样的桥和桥下的流水吸引着我,让我哪怕脚底会在山路的颠簸中生出水泡来,依然乐意去到那个集市。回家的路上,一路都是上坡,实在让人疲惫。在那样的大热天里,有的老者竟然穿着过冬的棉衣去赶集,说那样反而显得不太热呢。老人的话,总该是有他的道理的吧。

还有一个离我生活的村庄要算最近的集市,大概距离村庄十五公里的路程吧。很小的时候,我几乎没有去过那个集市,原因自然是大人们没有事情要到那个集市去办,直到我能赶着毛驴去卖菜,我才有幸到达那个集市。记忆中,仿佛第一次我就把家中上好的蔬菜,在奔跑的毛驴背上弄了个滚瓜烂熟,以至于让二姐生了气,甚至流下了可惜的泪水。而我对于蔬菜的损失好像并不太在意,似乎,在我的心中,更其在意毛驴在山间的小路上奔跑的脚步声。

关于赶集,在我的记忆里,留下的不快要比快乐多。我不喜欢赶集,因为我家的箱子里随时装满了果糖和饼干,至于那口感很好的凉粉,我的妈妈总是隔三岔五地就要变着花样用豌豆、蚕豆、玉米……做上一盆,味道远远要比街边小摊上所卖的更为鲜美呢。

相关文章关键词

《童年记忆15、赶集》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