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高天上流云

高天上流云

2013-10-22 06:10 作者:黄静兵 阅读量:330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吃过晚饭,一个人踱到居住地不远的田野。刮了一天的风并没有住下,让这个艳阳天的傍晚多了几分清凉,人站在田野里有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田野里的秧苗刚刚抽穗、扬花,还没有挂浆,大都还高仰着头,在凉风吹来时飘摆不止,发出飒飒的声音。旁边的葡萄园也随风发出呜呜声,似远方传来的号角。十数只不知名的小鸟像燕子一般大,在我头顶的低空徘徊,发出啾啾的叫声,好象大雨即将到来时低飞的蜻蜒。远处树上传来另外鸟儿如天籁般的啁啾声,声音不高,却极有穿透力,与我头顶上低飞的鸟儿和鸣着。

抬头看天,层次不同的云在天空堆叠着,簇拥着,扯离着,呈现出各种不同的形态。乌云扯开来分散在整个天空,犹如倒扣下来的大海。太阳已经沉入到地平线下,却反射过来最后的光,映照在西边的云层上,仿佛在大海的底层投上一层灿丽的光影。光影下一片铅色的云,好象一条寻亲的鲤鱼——眼睛、嘴和头清晰可见,还有片片鱼鳞和鱼尾,鱼尾向上部摆动,勾勒出一个鲜活的鲤鱼来。在小鲤鱼的对面有一条大些的鲤鱼,它的后半身隐没在从南边飘过来的乌云里,只有鱼头张大了嘴巴,正对着游来的那条小鲤鱼,似乎迎接远方归来的子女。

西北角的云被风撕扯成几大片,从地平线下反射来的光从扯开来的云中透过来,投射到穹顶,从西到东云层由深红逐渐变成淡黄色,像一片燃烧着的火,又象被水稀释的朱红色颜料,我似乎能够看见流动着的红色。不一会儿,几片扯开的云又变幻成一个笑脸,在最后一抹黄色的余晖里微笑着。

东南方的天空有大片厚厚的云向东北方向飘去,那些云堆集在一起,向东北方向渐渐扩散,到了正东方向开始分成几个云层,厚的如墨,淡的如烟,在天空中以不同的速度飘散。整个东边的天就如一块巨大的画布,那些云层就像画家随意泼洒在画布上的画墨,然后晕染成一副全墨画。

转眼间,天空就黑下来不少。正南方有一大片云彩飘过来,呈放射状分布,像从天边伸过来一只巨大的手,要把大地上的一切都倒扣在它手里一样,我仰着的头能清楚地感受到它的威压。

转头再看西天,那对温情的鲤鱼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身材修长的鳄鱼。它似乎并没有觅食的意思,静静地卧在水中。在很远的地方,有一座半隐半没在水中的岛,岛上没有一丝风,高大的树木全都一动不动的立在岛上。

很快连小岛和鳄鱼也慢慢地模糊起来,云层演变成一副漂亮的山水画。一片连绵起伏的山脉出现在我的面前,山上生长着几棵铅灰色的迎客松,迎客松的旁边有一座吊桥,吊桥的另一边是深不见底的悬崖,崖边围绕着白色的云。吊桥的正中间被最后一丝天光映照得异常明亮,好象从远处奔腾而来的河水。吊桥上一个人正回过头来,佝偻着身子,小心翼翼地牵着一匹灰色的马,向悬崖的方向挪动。

正在我想象那个牵马的行者是谁时,南边的那只大手伸了过来,淡淡地遮住了我眼前的一切,等它飘过去后,眼前的一切荡然无存,云彩又变成了另外一幅样子。天空暗了不少,云彩也灰了不少,像画家把水墨画的浓度调浓了很多一样,然而它的层次感更加分明,有些云彩被西边的余光给镀上了一层浅白色的边,像《西游记》里包拥在天宫四周的云堆,云堆中间一座宫殿有棱有角,只是不见一个人影,更没有玉皇大帝、王母娘娘、嫦娥和众神仙,因此我断定它一定不是玉皇大帝的寓所。

再看西北角,燃烧着的火不见了,笑脸也不见了,云被平均地分散成一片片,衬托着微红色的光,像夕阳映衬下的金色沙滩。沙滩向远处无限地延伸,一直到地平线看不到的地方。沙滩上没有一个人影,也没有一处景物,只有无数片金色的云组成的海水。在海水的东北方向,从东南方向飘过来的云更加地浓厚,它飘得极快,一会儿就消失在天尽头。

最后一丝余晖最终消失在地平线下,在它离开之前,把最后的一丝光亮全部铺在了满天的云层上,给云层裹上了一层极淡的红色,好象把大海扣上了一层淡红色的塑料膜。天空不见蔚蓝,全都变成了烟紫色。大地上的一切渐渐地隐没在黑夜之中,四处的路灯光亮了起来,照亮着晚归的人们。

那些不知名的鸟儿还在我头上低飞,田里的秧苗还在风中飒飒地响个不停,四周的鸣虫开始活跃起来,蟋蟀也开始瞿瞿地叫了起来。我突然想起宋代词人辛弃疾的那首词“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此时没有明月和惊鹊,也没有鸣蝉和蛙声,只有清风和稻花香,但却多了变幻无穷的云中蜃景,岂不同样美不胜收?!我喜欢这样的田园生活,只是这样的风景在这样的城市还能保存多久呢。

相关文章关键词

《高天上流云》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