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秧苗青青

秧苗青青

2013-10-23 08:11 作者:冷月 阅读量:278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栽秧比赛开始了。几个大人小孩挽起裤筒,与膝盖同高。随着一阵阵“扑通扑通”的声音,一个个都跳下了田,溅起一串串弧形地细长小水柱。在水柱的末端又碎成暗白色的粒粒水滴,把本来就浑浊的秧田搅得更加“浊波横流”。他们迫不及待地弯下腰,用手抓过一把秧苗,火急火燎地拉开绑在上面的那一根稻草。左手拿秧苗,搓捏着把秧分好,右手左移接着分好的秧苗,飞快地从右手的指缝间插进秧田里。随着双手的左“盼”右“顾”,在他们的面前“飞串”起一道道小小的水帘。其中一个十三四岁的小男孩尤其引人注目。很快,一列青青的长长的秧苗就站立在了他的面前。浊波漾漾,软软地起伏着,动荡着,已经栽好的秧苗欢快地跳起了摇摆的舞姿,轻摇着纤纤的细腰,轻快地点点头。不大一会儿,就把前面的人落下了好大一截。看吧,栽了几十年秧的“老把式”给他让路了,这引来了一群人的驻足观望,随着一声声吆喝声,他第一个把秧栽到了终点。这个小孩也从此一举成名,传遍了整个大队,成了全队的“栽秧小明星”。

也许大家已经猜到了,这个小孩就是我。那个时候农村刚包产到户,大家在栽秧的时候都相互帮忙。我非常“抢手”,队里的人家纷纷告诉母亲“央”我栽秧,都以抢到我为荣,为此母亲心里好一阵欢喜。初中毕业放假,我硬是在全队的人家栽了整整六天秧,双手都泡肿了,右手冒起了血泡,半个月后才消肿。当时母亲一个人在农村,就这样来换工,以便在需要的时候别人好帮助我们。

其实,在栽秧前面还有许多事情要做,买谷种,选种,泡种,做大棚温室,锅灶,平整田地。在养蚕用的宽大的竹篾里面铺上一层薄薄的肥土,把浸透了的谷种均匀地撒在上面,然后放到温室里,通过锅灶烧水加温保持一定的恒温。大约七天左右,便长出了一到两寸的嫩苗。与此同时,还要放水,耕地耙田,把田土耙得细细的,做成一厢一厢(一格一格,中间留一条小沟隔开),再把温室里的嫩秧一粒一粒“安”在柔软的细腻的“厢面”上。看吧,刚“安”好的嫩秧苗像一队队蚂蚁那样游走着,透着浅浅的绿意,真有点“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意味。那时正是桐籽花开,一小朵一小朵,乳白或赤黄色的外缘,柠檬的花蕊,玫瑰色的中心,真像是一张张天真的笑靥。偶尔几朵飘零田里,水面,于是在我月光一样纯净的心里绽开点点绯红的涟漪。

一个月以后,秧苗密密麻麻地长到半尺来高的时候,郁郁青青一片……到时候便扯起来,用谷草捆成一小捆一小捆,再用担子挑到秧田边。这个时候,双手提着青青的秧苗,然后一把把丢到秧田里最有趣。大人尤其是小孩挥动着手臂,使劲或轻轻地将小捆的秧扔到远处或近处,那场景有点像发发的炮弹在水田里“炸”响,砸起了“一窝一窝”蔬菜似的水花。

栽万秧后等到第二天早晨,清雾弥漫,所有的一切连同自己都仿佛将要溶化在其中。走进秧田瞧瞧,那里早已是水清澄净。水“盛”秧苗稀,亮晃晃的,积淀了薄薄一层细细的泥土。蛙声呱呱,清脆宜人,碰落了翠绿秧苗的颗颗白露,顺着叶尖滑落根底,或坠落秧田,轻扬起纯情的水花;又点点滴滴,大珠小珠落玉盘,给嫩绿的秧苗留个影儿呢;或许片片绿叶还沾着些清爽的心情。

渐渐,秧苗高了起来,密了起来,也郁郁青青起来。人们又忙着放水,施肥,……其中“蒿”秧最有意思。手拄一根一人高的竹棍,把裤腿挽起,踏进软绵绵的秧田,以左脚为圆心,右脚绕过秧苗在田里左冲右突,将矮小的杂草埋在稀泥;脚板心紧贴着柔软的泥土,滑滑的,细细的,痒痒的;然后又移动脚步重复着“刚才的故事”,几个人一起把大块大块的田亩用脚“量”完。遇到长得高高的稗子就俯身将其连根拔起,丢在田埂上,根底银白银白的,不像秧苗是赤色赤色的。太阳毒辣辣的时候,大人们又背起老式喷雾器,戴着草帽,对着秧田打药除虫。碗口粗细的喷嘴儿喷洒出一阵阵雪白的烟雾,发出“呜呜呜”的声响,瞬间便淹没了那一片青青的秧苗的一角,连同人也看不清了。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不久,秧苗便抽出了嫩嫩的谷穗,扬着清清的花香。经过人们不辍地劳作,他们眼前这蓊蓊青青的绿叶在月夜的微风中,在人们的眉宇间滚动挑逗起黄灿灿透亮的希冀来——那是丰收的八九月,成熟的稻子金黄一片,沉甸甸地勾下来了头。

相关文章关键词

《秧苗青青》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