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孩子的教养

孩子的教养

2013-10-27 02:41 作者:潘?? 阅读量:253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还未为人妻,还未为人母时,谈这个问题有些唐突,也有些站不住脚。但忽而很想在教养一个孩子的问题上发些言论,因而有了这段文字。

有这么个事:我的学生最近学了一首古诗叫作《秋夕》,大意是说牛郎和织女的故事,以老师的立场,我自然是要求他们在今晚回家前背诵、默写完成的。但当放学的铃声响起时,有两位学生还不能达到我的要求,此时家长们来接孩子回家了。

一位家长对一个孩子说:“没办法,既然你今天完不成老师的任务,那你就别指望回家了,回家我也不会给你做好吃的了。”不无道理,以“回家”和“好吃的”作为对一个孩子的诱惑和惩罚,是目前很多家长的做法。无可厚非。孩子羡慕地看着同学们背着书包远去的身影,又看了看凶神恶煞的妈妈,看了看我,明亮的眼睛一下子暗淡了下去,埋下头,完成所谓的“任务”。

另一位家长对另一个孩子说:“没关系,孩子,你向来是聪明而且迅速的,这次一定是有原因才完不成的,妈妈帮你向老师请求,带你回家,但你能承诺妈妈,今晚将它背诵、默写完成吗?”孩子眨巴这眼睛,若有所思,看了下温柔美丽的妈妈,又看了看我,肯定地点了点头。那小小的眼神里透露出的“坚定”着实让人震惊。我很欢欣地成全了这位母亲的“用意”。

结果很明显,第一个孩子在半个小时后仍是脑袋空空,不会背也不会默,终于在长达一个小时之后,伴着他妈妈的吼声和催促,勉强收工。可惜第二天又回到原点。而另一个孩子回家后的情况不得而知,但第二天,她的古诗写得很棒,一字不差,且理解了所有意思。之后,她母亲给我打电话,感激我的“成全”、呵护了一个孩子“敏感、脆弱的心”,实则,不是成全,而是理解。

我以为:教养孩子,鼓励和呵护是前提。马卡连柯说,必须拿出父母全部的爱,全部的智慧和所有的能力,才能教养伟大的人来。很多人此时会反驳,尤其是受过一定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有着出世的心态,会给予说辞,“我只想孩子健康、快活地成长,并不需要教养得伟大。”是,这种类似“恬静”和“平和”的心态看似清风明月,实则对孩子有着莫大的“损伤”,这种“损伤”既来自自身,也源于社会,到那个时候再“被迫入世”,已经被动太多。我认识一位从事美容行业的女人,与她谈及孩子的教养,她是温和而又严苛的,不管是对孩子品行的教导还是对其才艺、修养的造就,都是”柔而强韧”。而她的女儿,一个名叫“星月”的孩子,干净、明朗、懂礼,且多才、谦逊。对其教养方法,我赞同一半。

著名作家李锐先生与其夫人蒋韵女士都是小说界的“领军人物”,而不久前,他们的女儿笛安的第一部中篇小说《告别天堂》也已结集出版。李先生以为:教养孩子无须刻意。中国有句老话是这么说的: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许多完满的孩子,多半有优秀的父母。对其教养孩子的方式,我也认同一半。

相关文章关键词

《孩子的教养》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