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默默无声的温情
女儿8岁了,每天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说;“妈妈,抱抱!”
我张开双臂,轻轻的将女儿搂在怀里,她顺从的像只小猫,耳朵贴在我的胸口,聆听着我的心跳,平静而强有力;她感受着我的呼吸,深沉而平静。这些节奏是她一直都熟悉的,我想象她不愿忘记,所以不自觉的一遍遍重复去聆听。
我敞开心扉,让她沐浴在温暖的怀里,她顺从的像只小狗,匍匐在我的胸前,她闭着眼睛,笑容挂满脸颊,她深深呼吸,妈妈的味道让她平静。她左蹭蹭右蹭蹭,享受在满足里。小脸蛋红扑扑的,似挂在最朝南的果树上的苹果,并且一定是朝阳的山上的,因为只有那里的苹果最红最透,最香甜。
我看着这只可爱的小猫小狗,她多幸福啊!我多想再次回到儿时,再一次去聆听,聆听快要忘记的熟悉;我多想回到儿时,再一次去感受,感受就要失去的记忆。
慢慢的,记忆浮现在了眼前。时代不同了,背景也不同,环境不同了,但感觉是一样的,一样的让人感觉平静,让人温馨。
那时我十五岁,妹妹十三,老爸走了,带走了家中的顶梁柱,带走了遮风挡雨的片片瓦砾。从此,天空是灰暗的,男孩子们能做的,我们也尽量去拼一拼。有一次,家里没有煤烧了,妈妈就叫上我们去她上班的工厂去拾一点,那里是个木材厂,很多很多的废弃的树枝叉叉和没什么用的边角余料,我们以前就经常去拾,负责人常常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他知道我家境况。他是个长得粗粗壮壮的东北大汉,一声吆喝就能够把人吓得够呛,说话的时候还爱睁着他很大的眼睛,的确很吓人。可是,我们每次去的时候,他总是借故走开一小会儿,我们就赶快装满我们的小三轮。
这次,是我和妹妹单独骑着三轮去,路不远,有一个很大的上坡和下坡,上坡是我和妹妹推上去的,很吃力,我至今都记得,快要到最高处的时候,差点就倒下去了,还好有个阿姨帮助推了一把,当时我气踹吁吁的,已经吓了一身汗,所以我记忆很深刻。转个弯就是下坡,对于一个小孩来说,刚刚上了个很难的上坡,下坡就会很开心,故此就放松了很多,妹妹在车后坐着,嘻嘻哈哈的,我也很高兴。下坡很爽,到坡尾的时候,有个小转弯,是应该向左转一点,右边还有个小池塘,池塘边还有一个渔网网在那里,估计是哪个打渔的放在那里的,就要转弯的时候,出事了。
可能是上坡累了,下坡一放松,手就没劲了,捏着刹车的手没有使劲减缓车速,捏龙头那只手也没有向左转弯,就这样,懵了似的就冲到池塘里去了,还好有那个破渔网兜住了我们的三轮,不然,后果严重了,估计是会冲进池塘中央吧,现在想来,是老天可怜我们没有了爸爸,也可能是爸爸在天之灵保佑着我们吧,反正是逃过了一劫。当有人通知妈妈我们出事了的时候,我们已经坐在了路边,浑身湿漉漉的,我们是怎样从池塘里起来的,我已经记不太清了,可能是懵了。可妈妈冲过来抱紧我们的时候,我是很清醒的:她把我们两个一边一个抱得很紧,很紧,一边抽泣一边自言自语的说着,“是你吗?是你在保佑着两个宝贝吗?”其余的,我已记不太清了,时间太久远了,只是,时隔这么多年,我每次抱着我的女儿的时候,会不经意的将她抱紧,很紧,就像那时我的妈妈那样抱紧我们一样。
现在,我终于是懂得了什么是无声的言语,我也知道了人的一生不是很长,在尽可能的情况下,给亲人更多的关爱,也要好好享受亲人对自己的关心。用眼睛去找寻点点滴滴的爱,用心去感知身边亲人的默默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