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妃・恰若惊鸿
(一)江家有女初长成
风景秀丽的福建莆田,临江滨海,水网如织。这里是天妃妈祖的故乡。在莆田一个叫江东村的地方,如诗如画的南塘湖畔建有梅妃亭,有联云:“南塘湖畔宁海朝阳十里水乡皆画本,浦口钟灵江东蕴秀千秋人物尽风流。”气势恢宏、威严雄壮、历经千年风雨的浦口宫亦屹立于此,古人赞曰:绿野连绵,碧水环绕。秀气所钟,江妃毓焉。
时光倒退至大唐开元盛世,唐玄宗李隆基即位,任用姚崇宋?为相。政治清明,改革吏治,宽敛薄税,经济繁荣,百姓安居乐业。有诗为证: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家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话说此时福建莆田有位名叫江仲逊的名医,江家乃医学世家,自祖上便开始悬壶济世,慷慨行医,深得莆田百姓的尊敬。也许是上天对江家救弱济困善举的嘉奖,在一年寒冬时节,仲逊喜得一女,此时正值院中梅花傲然绽放,馨香沁人。这女孩就是江采萍。采萍自幼长于梅树下,与梅花结下不解之缘,对梅花爱的痴绝。仲逊对女儿爱如珍宝,不惜重金寻遍各种梅树,种于房前屋后。仿佛是得梅花熏染,采萍聪明过人,三岁能诵,五岁能诗。一日,她于庭内诵读《诗经·召南》,读至“于以采苹?南涧之滨。于以采藻?于彼行潦。”合书慨叹道:“我虽女子,期以此为志。”仲逊闻之大喜,以此为女儿取名为采萍。江家本为书香门第,采萍聪颖好学,博览群书,琴棋书画皆精通,尤擅诗文。容貌更是出落的如梅花般淡雅馥郁,风韵神采,无可描画,成为当地颇有名气的才女。
开元二十五年,一向歌舞升平的长安大明宫里一片沉寂。最为玄宗宠爱的武惠妃染病去世,武惠妃陪伴玄宗二十多年,感情极深,玄宗思念武惠妃,整日闷闷不乐。深谙皇上心理的贴身太监高力士出使江南寻访美女。巧遇正值芳龄,美丽动人的采萍,心知是最佳人选。亲自到江家登门拜访,仲逊夫妇岂舍得女儿,无奈圣旨难违,只得忍痛割爱,同意女儿进宫。采萍虽难舍父母,也只得泪水涟涟,一步一回头地踏上进宫的路途。
(二)三千宠爱在一身
采萍到达长安时,正值梅花盛开。高力士早打探到采萍爱梅,因此特意在宫中梅林安排下酒宴。玄宗步入梅林,满树玉凿冰雕般的梅花映入眼帘,芳香扑鼻。梅海凝云,云蒸霞蔚,玄宗不禁心旷神怡。当一袭白衣,秀骨姗姗的采萍出现在梅林深处时,玄宗暗自吃惊:世上竟有如此般的女子。清雅秀洁,仿佛与满园梅花融为一体。美人如花,相看不厌,玄宗将往日的悒郁一扫而光,走上前和采萍细细交谈。他叹道:
“兴庆宫皆种牡丹,艳丽多姿。想不到梅花亦别有一番情致,牡丹香气浓盛夺人,可惜梅花香气却是如此浅淡。”
采萍嫣然一笑:“若是着意寻香,梅花不肯香,她只香在无寻处。”
“美人可是钟情于梅花?”玄宗问道。
“梅花开于寒冬之时,荣催木折,衰草枯杨,匝地悲声。唯有梅冰魂雪魄,不改其志。洁若冰垮之丝,素若月洒澄塘,神若风姿龙仪,香若枫露之茗。芙蓉慕其?娴,秋菊仰其惠质。梅具四德:初生蕊为元,开花为亨,结子为利,成熟为贡。民女自幼爱梅,一直至今。”采萍答道。
玄宗惊异:“如此谈吐从容。东晋谢道韫也不过如此吧!”
采萍微微一笑,说:“久闻陛下精通音律,民女粗懂些许,愿为陛下吹奏一曲《梅花落》以供佐乐。”随后取出玉笛,朱唇轻启。笛声清越不可方物,声入烟霞,响遏流云。玄宗深深陶醉于其中,好似看到如雪落梅纷纷扬扬飘洒,拂了一身还满。不由吟道:“满眼落梅风荡漾,溪山夜月青鸟啼。”一旁的高力士心中暗喜,他对玄宗耳语道:“陛下,采萍善舞,尤其是《惊鸿舞》,何不乘兴试舞?”。玄宗闻后兴致大增:“乘今日梅花绽放,美人可否为朕舞一曲?”采萍颔首道:“岂敢不从?”,便起身。只见身影轻如飘雪,衣带飞如白云,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耀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青云之蔽月,飘渺兮若流风之回雪。玄宗赞道:
“此舞描绘鸿雁翱翔的姿态,舞姿优雅异常,朕曾见过许多,但皆不如采萍淡妆秀服的风韵。”高力士附和道:“陛下得采萍,实是上天的赐予啊!”
初次见面,玄宗已被采萍倾倒,回宫后当即下旨册封为东宫正一品皇妃,号为梅妃,为她建赏梅亭,梅妃所居宫阁四处,悉植梅花,梅妃嗜梅成痴,至夜分尚顾恋花不能去。玄宗因此亲昵的称她为梅精。自得梅妃,大内、大明、兴庆三宫粉黛六院佳丽皆视为尘土,专宠梅妃一人。
自古多少君王朝代在美人粲然一笑中灰飞湮灭。周幽王得褒姒,烽火戏诸侯。夫差得西施,馆娃高楼连苑起。汉成帝得赵氏姐妹,昭阳宫极尽奢华。玄宗得梅妃,更是百般宠爱,梅妃却常闷闷不乐。一次玄宗问道:“爱妃为何郁郁寡欢,若是思念父母,朕将爱妃全家封官纳爵,接入京城如何?”
梅妃答道:“昔太宗有贞观之治,百姓安乐,愿陛下也有开元之治。陛下为臣妾大兴土木,臣妾已是心有不安,惟愿陛下招贤纳才,广开言路,体恤百姓,休养生息。臣妾蒙受皇上宠幸,已是感激万分,诚惶诚恐,虽思念父母,却时时不敢忘飞燕合德之祸。”玄宗大为叹服,从此更加对梅妃刮目相看。
寒冬过后,春暖花开,玄宗择一吉日于翠率楼中宴请兄长宋王成器、申王成义与弟弟岐王范、薛王丛,并特意让梅妃随去助兴,宴会上,玄宗当众称赞梅妃道:当日梅精吹白玉笛,作《惊鸿舞》,满座光辉,今日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美皆备,梅妃可否为诸王再舞一次?“诸位王爷都拍手称好,梅妃粉面含羞,身披舞衣,翩然起舞。裙裾翻飞,衣带飘逸流畅,赢得满堂喝彩,后有诗人写诗赞道:
南国有佳人,轻盈绿腰舞。华筵九秋暮,飞袂拂云雨。翩如兰笤翠,宛如游龙举。越艳罢前溪,吴姬停白?。
玄宗也是心花怒放,命人取来珍藏美酒“瑞露珍”让梅妃遍斟诸王,其中薛王已酩酊大醉,神志不清,眼见梅妃倾城容颜款款而来,竟一时忘记礼节,在座下勾住梅妃纤足不放,梅妃窘迫羞惭,但极力镇静下来,摆脱薛王纠缠后转身离开,玄宗好生奇怪,再次宣召,梅妃也是推脱不肯出来。
薛王回府酒醒后,才意识到自己在宴会上的鲁莽行为,第二天便袒肉跪行,向玄宗请罪道:“昨日宴会喝醉,误触皇嫂珠履,是大不敬,然臣实是无心之过,还望陛下恕罪。”玄宗宽恕了他,回宫后问梅妃为何只字不提此事,梅妃坦然的说:“臣妾知道薛王是醉酒失态,确是无心之举,陛下手足情深,足以为天下楷模,臣妾不忍以一己私愤误了陛下兄弟之情。”玄宗闻后不禁对这位朝夕相伴的女子肃然起敬,他知道梅妃品性中深深烙下梅的气节,高雅娴静而坚贞不屈,柔中有刚,刚中有柔,就像梅花一样,纵被东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为尘。
(三)名花倾国两相欢
古今山川灵秀之气,往往不钟于须眉丈夫,而钟于女子。她们容貌绝世,才智过人,以贤良辅佐君王,彪炳千秋。汉有窦太后,崇尚黄老,达观贤惠,辅佐文景二帝,世乃有“文景之治”。唐有长孙皇后,抑制外戚,不尚奢华,唐初能有“贞观之治”的繁荣昌盛与她密不可分。梅妃以其知书达礼,温柔纯善时时感染着玄宗皇帝,使他不忘戒奢以俭,勤勉治国,虽得宠而不骄纵,身处深宫之中却始终秉持着梅的洁身自好,清高质朴,可谓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又是一年冬天到了,算来进宫已有六载,正是六年前的冬天自己告别父母踏入皇宫禁地。其间与父母虽有音信往来,却始终未曾见面。听说今年冬天岭南奇寒,不知年迈的父母能否耐得严寒,不知家中梅树是否已枯萎,想到这些梅妃不禁潸然泪下,提笔在宣纸上写道:
暗想当初,有多少风月琳琅。杳杳帝京,渺渺长安,忍凝眸,翻成雨恨云愁。相思暗逐乡情乱,别来双亲最萦牵,不见双飞燕,谁为报平安?此生只合江上萍,悲也飘零,欢也飘零。憔悴宫闱落梅天,孤舟南浦云,残柳断桥烟。
刚搁笔,就听内臣报了一声:皇上驾到。梅妃忙去迎驾。原来玄宗退朝后,想起梅林梅花初放,便赶来梅阁,邀梅妃同去赏梅。
自从梅妃进宫受宠,每年各地进贡的物品总少不了梅花,经数年种植,梅阁附近的梅树已汇成一片树林。玄宗兴致颇高,他指着近旁的梅树说:“当日朕于爱妃与此相会,故地重游,如在昨日。爱妃依然姿态明秀,不减当年,可是朕已两鬓染霜,垂垂老矣!”梅妃柔情百转,说道:“何出此言?陛下虽整日为国事操劳,鞠躬尽瘁,但却精力日盛,龙仪烁然。”玄宗哈哈大笑,说:“爱妃可是多日未陪朕下棋了,今日不妨就在这梅林之中,朕与爱妃切磋棋艺。”然后就命人摆上桌椅,取来棋盘,开始对弈。梅妃自幼善弈,堪称棋中高手。几局下来,玄宗连连败北,心有不悦。梅妃善解人意,遂起身道:
“此为雕虫小技,误胜陛下,请不要放在心上。陛下心系四海,力在治国,贱妾哪能与陛下争胜负呢?”
玄宗转忧为喜,道:“爱妃何用谦虚?爱妃才思敏捷,朕自叹不如。今日,朕要与爱妃把酒言欢,不醉不归。”便与梅妃携手,畅游梅园。他二人,一是精通音律的君王,一是才貌双全的妃子,吟诗作曲,相谈甚欢。玄宗道:“久闻爱妃才高,入宫前所作诗文,翰林诸臣无不赞叹称绝,卿既爱梅,何不作首梅花诗?”梅妃答道:“臣妾村野陋质,怎有大雅之作?谨以咏梅花小诗一首,聊为陛下佐酒。”随即信口吟出:
一枝疏影素,独抗寒霜冷。
早晚散幽香,香飘十里长。
玄宗正要称赞,内臣报岭南刺史韦应物,苏州刺史刘禹锡求见,二人皆是当时文坛领军人物。听闻梅妃爱梅,由能诗善文,很是敬佩。因此挑选奇梅百品,星夜兼程送到长安进献。且观这些梅花,骨干遒劲,枝条疏朗,梅妃一眼便知绝非寻常之物。玄宗见梅妃如此高兴,便重赏两位,并把梅妃诗作赐给二人观赏。两位大家读后赞道:“果然诗如其人,是仙中女子啊!”
此日正值月半,满月悬空,月光清凉如水流泻于梅林间,屡屡梅香似有若无地浮在夜空中,迷离而朦胧。梅妃素日着淡妆,不施粉黛,今夜在月光映衬下更是多了番情致。玄宗听他二人夸赞梅妃是仙中女子,不禁浮想联翩。他感叹道:
“朕日为朝政所累,今见梅花盛开,清芬拂面,玉宇生凉,襟怀顿觉爽朗。卿花容月貌,淡雅如梅,令人眷恋。纵是蟾宫嫦娥,又怎能及卿?”
梅妃听此语,竟有些许惆怅,她轻声叹道:“只恐梅落月残,他日便冷落凄清…”顿了半响,抬头望着碧天之上的月亮,说:“妾愿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
玄宗大为感动,他指着梅树说:“朕与爱妃,结发同枕席,恩爱两不移。今立此誓,花神鉴之!”
梅妃忙止住:“何须立誓?陛下能有此心,妾即终生相许。山无棱,天地合,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乃敢与君绝!”
一旁的梅树上,两只未来得及飞往南方的鸟紧紧依偎,相互取暖,任四周寒风瑟瑟,落木萧萧……
(四)红颜未老恩先断
帝王之爱真能托付么?汉武帝刘彻曾信誓旦旦地对姑妈长公主说:“若得阿娇,当以金屋藏之。”后来,卫子夫代而为后,阿娇被废,居于长门宫,以千金买得相如之长门赋:
夜漫漫其若岁兮,怀郁郁其不可再更。澹偃蹇而待曙兮,荒亭亭而复明。妾人窃自悲兮,究年岁而不敢忘。
汉成帝妃子班婕妤被赵氏姐妹所谮,幽居长信宫,作《团扇歌》:
新制齐纨素,皎洁如霜雪。
裁做合欢扇,团圆似明月。
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常恐秋节至,凉意夺炎热.
弃捐箧奁中,恩情中道绝。
帝王之爱犹如夏天消暑用的团扇,只有一季的寿命。而那些被废弃的妃子,也只能感叹一声: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如果可以,我真的希望,希望,梅妃与玄宗的故事,没有了下文。
可是…命运总是无常,所有信誓旦旦承诺永恒的故事总是黯然收场,天长地久,只是一个华美而不堪一击的字眼。
玄宗赴骊山游玩,遇上他的儿媳,寿王妃杨玉环,便一发不可收拾。也许玄宗是十年面对孤芳自赏的梅妃,不免意兴阑珊,而杨贵妃的丰腴妩媚,浓烈妖娆,勾摄心魂。不似梅妃般,清绝,影也别,知心唯有月。
撇却巫山下楚云,南宫一夜玉楼春。
冰肌月貌谁能似?锦绣江天半为君。
这一切,别问是劫还是缘……
太液池旁的梅树换成了牡丹,梨园子弟熟习的《惊鸿舞》换成了《霓裳羽衣》。
君爱霓裳曲,吾好舞惊鸿。
贵为牡丹蕊,不容梅花精。
很快,梅妃搬入了上阳东宫,它有另一个名字,叫,冷宫。
就因太真妃子一句话,英明神武的玄宗,梅妃认为可以托付终生的大唐皇帝,命令梅妃搬出梅阁。我宁愿相信玄宗犹豫过,至少在他下旨之前,想起她清雅绝伦的笑靥,有过一丝不忍。就算他随后就亲手拟下冰冷的旨文:
因梅妃不守妇道,拨弄是非,扰乱后宫秩序。今令梅妃搬入上阳东宫思过,不得随意出入。
各地进贡的物品不会再有梅花,甚至,梅林梅树大多枯萎致死,也无人管理。岭南刺史快马加鞭呈上的不再是奇梅百品,而是贵妃娘娘爱吃的,新鲜可口的荔枝。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天子为博美人一笑,不顾累死多少战马,拖累多少百姓。
贵妃所有的亲戚都纳官封爵,就连过世的父母也被追封为齐国公,凉国夫人。心术不正的一个从祖兄杨国忠竟官至宰相!大姐封韩国夫人,三姐封虢国夫人,八姐封秦国夫人。杨氏一门权倾天下。
不知玄宗虚耗民脂民膏,大肆封赏杨家时,可否记得?当年梅妃拒绝封官父母时的淡泊。
扩建华清宫,增修龙池、骊山行宫,好吧!只要贵妃娘娘开心,大兴土木、劳民伤财如何?苛政暴税,压榨人民如何?专供贵妃使用的织绣工要七百人,各地要争献器服珍玩,天下从风而靡。
愿陛下招贤纳良,广开言路,体恤百姓,休养生息……
曾经的誓言都可以忘却的烟消云散,何况是微不足道一句话呢?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
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飘飘四处闻。
寂寞冷清的上阳东宫,只有她一人守着,恨压眉峰,愁损桃面,昔日横波目,今做流泪泉。
展红笺不由得存心如剪,想当初陪欢宴何等缠绵。
论深情似不应藕丝轻断,难道说未秋风团扇先捐。
或许是恋新欢日长生厌,定有时寻旧梦再并香肩。
但到今年几回翠华不见,待何日诉相思泪落君前。
待何日,诉相思。
泪落,君前……
她还是对她的陛下心存希望,她不信数年恩爱在他心里会了无痕迹,她去找高力士,当初带她进宫的人。
“我听说,汉朝陈皇后被弃后,以千金买得相如赋,汉武看后回心转意,我愿出百金,烦劳力士为我寻一善写词赋之人。”
“如今世上已无如司马相如般的奇才,娘娘才高八斗,何不亲写一篇,呈给陛下。”高力士只是惧惮贵妃的权势,不敢应承。
千金纵买相如赋,默默此情谁诉?
请允许我将那篇《楼东赋》整篇抄写下来。
玉鉴尘生,凤奁杳殄。懒蝉鬓之巧梳,信?落之梅花。隔长门而不见。况乃花心生恨,柳眼弄愁,暖风习习,春鸟啾啾。楼上黄昏兮,听风吹而回首,碧云日暮兮,对素月而凝眸。长闼深扃,嗟青鸾之绝信。温泉不到,忆拾翠之旧游。忆兮太液清波,水光荡浮,笙歌赏燕,陪从宸游。奏舞鸾之妙曲,乘?仙舟,君情缱绻,课叙绸缪,誓山海而常在,似日月而无休。奈何嫉色庸庸,妒气冲冲,夺我之爱幸,斥我于幽宫。思旧欢之莫得,想梦着兮朦胧。度花朝与月夕,羞懒对乎春风。欲相如之奏赋,奈世才之不公。属愁吟之未尽,已响动乎疏钟。空长叹而掩袂,踌躇步于楼东。
陈阿娇的《长门赋》毕竟换来了汉武帝的回心转意,而这篇感人至深的《楼东赋》被杨贵妃看到后,竟诋毁道:“江妃庸浅,以怨言诽谤,愿赐死。”玄宗只是默然。
别院中起笙歌因风送听,递一阵笑语到耳分明。我只索坐幽亭梅花伴影,看林烟和初月又作黄昏。算多情只有那春庭月,为愁人照落花惨惨戚戚。初不信水长流君王薄幸,到今朝才知道别处承恩。
东夷使者来访,玄宗于花萼楼接见,使者供上珍珠。玄宗猛然想起被冷落的梅妃,她亦是来自东南。又想起当日花萼楼上梅妃翩然起舞,巧笑嫣然,不由勾起相思之情。于是瞒着杨贵妃,命人将一斛珍珠密送到上阳东宫。
梅妃怕是已心灰意冷,见到珍珠,只是微微一笑,那笑容浅淡而决绝。铺开宣纸,她挥毫而就:
柳叶双眉久不描,残妆和泪湿红绡。
长门自是无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
“谢谢陛下的好意,珍珠就退回去吧。”
“娘娘,这…”。送珍珠的内臣万万没料到一个失宠的妃子见到皇上的赐品不仅没兴高采烈,反而要冒着忤逆的危险退回去。
“无须多言,退回去便是。”
这宫闱本来就不属于她,她只是个空灵娟逸的江南女子。薄衣轻裳,微妆笑掩,柔骨而就,甜而不腻。眸间有三千弱水,眉心有春风百结。她只属于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的江南,在小桥流水的国度里,或采莲,或吟诗,或抚琴。无奈命运将她置身于爱牡丹不爱梅花的唐朝,上苍将她错置在污浊混杂的皇宫。她是生错了时代,来错了地方……
玉阶生寒,珠泪盈眶,我念我皇,今夜欢歌燕舞,可千万千万,别梦寒。
她还是牵念,牵念她的陛下,痴痴的不肯释怀。若是再舞一曲《惊鸿》,怕是已没当年的风华绝代,一个失去爱情的女子,鸿雁在空亦难以惊艳。若是再吹一曲《梅花落》,怕是已不复当年的悠扬清越,笛声里恐怕只有满满的心碎。他眼中,只有《霓裳羽衣曲》…
(五)山河破碎风飘絮
历史终于走到这一步,谁也无法阻拦。
天宝十四年十一月初九,安禄山纠结二十万人马,向西南进军,发动蓄谋已久的叛乱。大唐多年未遇战事,手足无措,叛军一路几乎未遇抵抗。
很快,东都、陕郡失守。
潼关失守,叛军逼近长安。
大明宫内乱作一团,君臣束手无策,宰相杨国忠力主弃京南逃至成都。
逃吧,逃吧…玄宗带着杨贵妃,皇子皇孙,王公大臣们,浩浩荡荡,仓皇而逃。
宫中一片狼藉,到处是搜索财物,准备逃跑的宫女太监们。
只是梅妃一如平常,她不走,也不想走,静静地守在冷清的皇宫里,心如止水。
“梅妃娘娘…”门外传来声嘶力竭的声音,却有一份熟悉。
原来是梨园师傅雷海清,往日自己跳舞多是由他领着梨园弟子伴奏。
“娘娘,臣愿带娘娘逃出宫去!”这个铁骨铮铮的汉子,跪在宫门口,热泪盈眶。
“雷师傅,快请起!谢谢你这时候还…”,玄宗带贵妃出逃,独留下了她,面对这混乱的一切,而一个梨园师傅竟还记得她梅妃,一时心酸难言。
“娘娘,臣一向仰慕您高风贞节,陛下冷落您,臣已是痛心不已,现在娘娘有难,臣就是粉身碎骨,也要保护娘娘!”雷海清不肯起来,叩首不止。
“雷师傅,您的恩德采萍永世难忘,可采萍真的不愿走…”
“可叛军一到,只有死路一条啊!只要出宫,臣就能保证娘娘安全!”雷海清心急如焚。
“雷师傅,采萍心意已决,是生是死早已置之度外。”梅妃声音凛然而倔强。
雷海清沉默了,他没想到看似柔弱的梅妃内心是如此顽强,他叹口气,说道:“娘娘若确实不愿走,臣就陪娘娘留在宫中,保护娘娘。”
“雷师傅…”梅妃欲语泪先流,却是哽咽的说不出话来。
此时又是冬天梅花盛开时节,梅林中梅树多年前早已枯死,今年竟奇迹般的开放。重游梅林,只见朵朵梅花簇簇白洁如雪,傲骨凛霜。梅妃不由欣喜而辛酸。曾经就在这梅林中,和玄宗初次见面,多少情深意重,恩爱缠绵的话语纷纷涌现。梅妃想起往昔和玄宗一起吟诗作曲的场景,不禁泪如雨下。她对跟在身后的雷海清说:“雷师傅,我想再跳一次《惊鸿舞》,你能否为我伴奏?”
“臣曾见娘娘于花萼楼中跳《惊鸿舞》,宛如仙子,今日若得一见,死而无憾。”便取出琵琶,转轴拨弦,重弹旧曲。
梅妃在梅树间起舞,片片梅瓣悠然旋转,如雨飘落,落在梅妃身上。她忘情的跳着,仿佛要将所有的悲愤与委屈宣泄出来。雷海清忘情的弹着,时而激扬,时而低诉,他是要将毕生的心血与功力倾注于此曲。
长鬓如云衣似雾,锦茵罗荐承轻步。舞学惊鸿水榭春,歌传上客兰堂暮。
弹完最后一个音符,雷海清十指渗出缕缕鲜血,染湿了琵琶的琴弦。梅妃依然在旋转着,旋转着…直到瘫在地上,似乎用尽了一生的力气。
浩浩愁,茫茫劫,郁郁佳城,中有碧血。碧亦有时尽,血亦有时绝,一缕梅香无断绝
。是耶?非耶?化为蝴蝶。
(六)一宵冷雨葬名花
叛军终于攻入长安,攻入皇城,李氏百年辛苦经营的基业,一朝被毁,
金陵玉殿莺啼绕,太液水花开早,谁知容易冰消?鸽翎蝠粪满堂抛,枯枝败叶当阶罩。当年粉黛,何处笙箫?将百年兴衰看饱,谁知又是舆图换稿?
安禄山洋洋得意地站在大明宫内,这个地方他并不陌生。曾经,为了向皇帝和贵妃邀宠,他像个小丑似地裹着头巾,系着腰带,在这大殿之内跳《胡旋舞》。如今他又回来了,不过是以征服者的姿态骄傲的站在这,高高在上的皇上和贵妃仓皇如丧家之犬一样逃到成都。
这宫城依然威严雄壮,只是沉闷的令人发慌。安禄山大喝一声:“来人啊!”一个衣衫破旧的内臣哆哆嗦嗦走上前:“陛…陛下,有何吩咐?”“今日朕要在太液池旁大宴群臣,去将梨园子弟叫来,为朕助兴。”“啊?是…是是。”内臣唯唯诺诺,躬身退后。安禄山想起当年那些梨园子弟嘲笑他笨拙不堪,体型臃肿,今日,他安禄山要让他们见识一下,他已不是当年的安禄山。
一队手持利刃的士兵逼着哭哭啼啼的梨园子弟前去奏乐,雷海清也在其中。他将梅妃安置在一个安全的地方后便握着与他相伴多年的琵琶,毅然前来。他胸中满是愤恨的火焰,虽然他只是弹奏琵琶的艺人,却更是个血气方刚,顶天立地的大丈夫。此一去,不成功,便成仁…
太液池旁,安禄山和他的一群虎狼之徒正大碗喝酒,大块吃肉,不时兴奋地吼叫一声。昔日美丽的风景被他们蹂躏的惨不忍睹。一旁,梨园子弟在吹管奏弦,却尽是呜呜咽咽之曲,凄惨悱恻。安禄山们哪能听得懂,也不予理会。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乐队里突然响起歌声,那声音悲壮苍凉,浸满悲伤。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歌声虽悲凉,却有种慷慨悲凉之气,让人想起风萧萧兮易水寒。梨园子弟停止弹奏,静静聆听,叛军们停止吃肉喝酒,满脸惊愕,面面相觑。安禄山恼羞成怒:“谁在此唱哀歌?破坏朕的兴致!”
雷海清缓缓站起,却还是抱着琵琶,边走边唱:“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雷海清一步步靠近,安禄山感到一种泰山压顶的气势,他紧张地吼道:“你想干什么?”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唱完这一句时离安禄山只有几步之遥,雷海清猛然双手举起琵琶向安禄山掷去…
梨园子弟惊呆了,叛军惊呆了,安禄山本能似地蹦起来,琵琶落到一边,“咣当”一声,摔得粉碎。
全场静寂的让人窒息,只听见人群里响起一声叹息。
安禄山目眩良久才清醒过来,他全身发抖的吼道:“你,你竟敢刺杀朕,来人啊!将刺客绑到试马殿前肢解!”
雷海清被士兵拖出去,却面无惧色,痛骂安禄山:“你这个胡贼!皇上待你恩重如山,你竟敢造反!你这乌龟王八蛋…”
而那悲凉的歌声,久久在上空盘旋,不肯消逝。“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这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梅妃得知雷海清被杀的消息,悲痛欲绝,她垂泪念道:“雷师傅如此侠肝义胆,忠心耿耿。我昔日曾蒙陛下恩宠,今天虽被抛弃,但也不可辜负君恩,如果被贼寇糟蹋,就是死千次也难赎罪。”回宫找出所作诗篇,《萧》《兰》《梨园》《梅花》《凤笛》《玻杯》《剪刀》《绮窗》共八篇,烧之殆尽,从此于世上失传。
素艳羞妆额,红膏妒雪肤。
宁临白绫死,不受赤眉污。
我希望能葬在梅树下,让魂魄和梅花融为一体,梅花开时,你就能看见我的容颜。微风拂过,枝叶婆娑,好像是我在低语。
“采萍,我要封你为妃。”恍惚中我听到你深情的声音,你向我走来,微笑着伸出了手。“采萍,为朕跳一曲《惊鸿》如何?”我看到你目光深深如春天的湖水,“采萍,我要与你白头偕老,花神为证。”
陛下,陛下啊…我无声的哭了,冰冷的泪水滑落脸颊,滴在梅花枝干上,寒风吹来,三尺白绫黯然飘动,我的泪痕也被吹干了。
如果有来世,我只愿做一棵梅树,生长在三生河畔,默默伫立,看尽人间风月,摆渡过客的孤独。花开花落,不管流年渡。盛开时,让我的每一朵花都吐露着细小轻微的馨香。枯萎时,让我和疲倦的落叶一起,睡在风里,躲在云里,静静的收拢着一生的美丽瞬间。
前尘往事不可追,一寸相思一层灰。
来世化作采莲人,与君相逢横塘水。
(七)悲喜千般同幻梦
他回来了,郭子仪李光弼终于平定了叛乱。但他已不是雄才大略、君临天下的帝王,而是一个老态龙钟的老人。人们都叫他,太上皇。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大明宫变成一个装满回忆的容器,一不小心就碰掉了太多悲伤。梅花很会讽刺他,在这个时节轰轰烈烈的绽放,而当年身边的赏花人却已奔赴黄泉。她二十年宫中生涯,他给了她十年专宠,十年冷落。如今已分不清是爱是恨,寂寞林苑,只剩他苍老的一人,扶着枝干,喃喃的念叨:“梅妃,梅妃…”
思往事不由心中酸辛,今日又来到旧日梅亭。池荒犹在人已亡好不伤情,游梅苑禁不住泪洒如雨,想当日金屋梅阁两相辉映,到如今萧萧索索愁肠千结。
伊人惊鸿耳边犹响,残霞枯梗添万种凄凉。可叹我堂堂天子九州共仰,梅亭宴缠绵意令人怎忘?若早知宛转蛾眉马嵬命丧,悔不该将梅妃抛弃一旁。到今朝遍京城踪迹难访,只落得对旧景遗恨茫茫。
不知不觉,他倚着梅树睡去,飘落的花瓣撒了他一身。梦中,一缕梅香牵引着他,他不停的走着,走着,突然看见前面有一白衣女子,站在树下系白绫,正欲自尽,他大喊:“不可!不可!”连忙跑过去阻拦,却被绊了一跤,爬起来再看时已不见了那女子,他好生奇怪,又隐隐约约听见一阵女子的哭声,那声音哭道:“昔陛下蒙尘,留妾于宫中,妾恐被乱兵糟蹋,乃自尽,有哀妾者埋骨于池东梅株旁。”他听出是梅妃的声音,老泪横流:“爱妃,爱妃,是朕对不住你,对不住你啊!”那声音又道:“臣妾与陛下恩爱一场,后虽被弃,望陛下念在昔日深情地份上,将妾身好好安葬。”他已是悲痛的不能自己:“爱妃,朕不该留下你一人,都是朕的错啊!”那声音也痛哭一声,念一声:“陛下…”便如烟般消散,只留下阵阵回音在低泣,陛下…
他奔跑着四处寻找,边跑边呼喊,不知过了多久,他抬头,一座宫殿赫然在前,烟雾缭绕,疑为仙境。他走进宫殿,也无人阻拦,宫殿内草木葱茏,石山嶙峋,建筑精巧别致,典雅大方,不亚于皇宫。他边走边欣赏,不知不觉走到一片梅林中,他惊讶:这是何地?竟也种有如此多的梅树。一阵笛声凌空而至,清脆动人,旋律熟悉而陌生,他循着笛声,来到一楼阁前,楼阁上书:梅幻阁,他走进去,只听见一阵女子的欢声笑语,一女子道:“好久没听采萍妹子吹笛了,今日一听,丝毫不逊当年。”
又一女子笑道:“采萍妹子此番降凡历劫,姐妹们好生想念,今日重逢,我们要把酒言欢,不醉不归。”众女子纷纷叫好。
“梅仙落入凡尘,还了前生的债,了却一段尘缘,从此便可位列仙班,享受极乐。”听起来是个老翁的声音。
“仙翁所言极是,小仙本是一棵梅树,枯萎时幸得一位书生的灌溉,免于死难,后得天地灵气,修炼成仙。经了几世的轮回转换,助那书生做了皇帝,我去做他的妃子,还报恩情,谁知那牧童后来眷恋一株牡丹,我竟被冷落十年。如今方知都是命中注定。”他听出是梅妃的声音,踉踉跄跄奔进去,大喊:“爱妃,朕想你想的好苦!”众女子大惊,一女杏目圆睁,喝道:“这是哪来的老头?坏我仙地佳境,这哪有你的爱妃!还不快出去!”
两个武士走出来,把他拉走,他仍在哭喊:爱妃,爱妃…
一阵寒风吹来,他醒了,原来只是一场梦,可他的泪水,已湿透衣衫。一内臣来报:“禀告太上皇,梅妃娘娘尸身尚未发现,不过在梅树下发现一条写有诗手帕,应是娘娘作的。”
他接过,帕子上写的是:
任西风吹去,吹不浅泪盈盈。叹春去春来,春暖春寒,春雨春情,都憔悴一生情。几番回眸,几番相逢,几番魂梦与君同。自是多情,自是薄情,自是双双一笑中。念采萍此行,但如风如雨,如梦如醒,如醉如惊。
江上萍,君自采。亭边梅,为谁开?
梅落犹有牡丹在,惊鸿不复照影来。
一斛珍珠伤离别,一阕琉璃君恩绝。
一楼霜雪词赋写,一朝风月容颜谢。
他抱着诗哭了,嚎啕大哭…
后记:
梅妃故里福建莆田县,梅妃的故事广为流传,在莆田临壶山依兰水之地,建有浦口宫,有联道:荔子佳天下,梅妃是部民。莆口宫的右侧,就是奉祀戏神雷海清的雕像。南宋爱国诗人辛弃疾,怀着对梅妃无限追忆之情,写下《生查子·重叶梅》
百花头上开,冰雪寒中见。霜月定相知,先识春风面。
主人情意浓,不管江妃怨。折我最繁枝,还
许冰壶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