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泥土
手上捏着一把泥土,是我从台湾带过来的。我想这是祖国母亲身上掉下来的吧或许还带着母亲的乳香。我猜想每一颗粒时注定代表着一位台湾同胞的心。我欲将大陆的泥土与之相融合,让它血浓于水,让它认祖归宗永不分离。
去年的5月,我有幸被组团去了一次台湾,收获不小。我们从北往南穿梭了整个宝岛,虽说难免在走马观花,但也了解了些当地的风土人情。一样的肤色,一样的文字语言,一样的土色,这些足以证实大陆与台湾,同为一个民族,同为一个家园。
我们坐的飞机是从萧山国际空港出发,目的地台湾的桃源机场。因为误机,飞机降落在桃园机场是次日凌晨二时左右。出机场,台湾下起了雨。接团的大巴车将我们带往桃园市区。桃源市的市容给人的感觉昏暗,无生机,街坊上的灯火很少,也许是凌晨又加在下雨,整个城市似乎显得格外安静。我们拖着一身的疲倦的身子住进了一家不大的旅馆。
直到天空放亮,算计起来也只睡了几个小时。起床后拉开窗帘,天色灰朦,给人一种压抑感。雨还在下着,台湾是个多雨的地区,年总降水量很大。四季常雨,难怪台湾歌手孟庭苇的一首《冬季到台北来看雨》,会唱红大陆。
早晨在旅馆吃完自助餐后,将行李摆放在大厅里等候旅游车的到来。台湾的服务态度比大陆好多了,不需要自己动手拿行李。因为旅游有专职人员放行李。据导游介绍,第一天游的地方,是位于台北县野柳公园。从桃园出发,穿过台北市一直往北,过基隆,到达野柳村。不一会车在桃园至台北交通道上行驶。台湾的旅行大巴与大陆明显不同,从设计上来看非常合理,车分二层,上面坐人,下面放行李驾室也设在下面,这样既安全又方便。
大约过了一小时左右,车进入台北市区,窗外依然下着雨,整个台北市笼罩在雨雾中。台湾的地导是男的。他向我们介绍着台北市的市容。台湾最显著的标志是位于市中心的101大楼。刚要进入市区就能够看到。还有圆山饭店,红红的外墙格外醒目。圆山饭店以前是台湾当局接待外宾的地方。虽然台湾的经济很发达,早已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但从建筑的规模及装饰的外墙来看,似乎还停留在八十年代,大陆上随便拿出个省会城市恐怕都比它强。让人怀疑这真的是繁华的大都市台北么。这些建筑在那个年代也许还是比较时尚的。
车辆穿越台北后,继续在一号高速公路上行驶。经汐止,在八堵高通道下高速,然后转入2号普通快车道,沿着这样海岸公路向西北金山方向进发。大约中午时分到达野柳。野柳位于台北县万里乡野柳村,是大屯山脉延伸到海中的一个岬角。这一带地质结构由砂岩堆积而成,由于海浪长期的冲积,侵蚀,使岩石风化,形成了独特的地貌特征。最著名的是高达2米的“女王头”像,她高梳?发,美目远视,优雅神情。我们沿着一长长的由木板铺成长廊向海边走去。二连日各式的奇形怪状的岩石。海浪拍击着堤岸,海风吹着暖暖的风,一种咸咸的滋味进入鼻腔。长长的岬角直指大海,犹如佛祖伸向大海的一根手指。首选进入我们视野的是靠左边那一群烛台。它仿佛是是蜡油刚刚燃尽,需要人们去添油重新点燃。岬的中间地带是奇形怪覆盖率最高的地方,“女王头”也在其中。其它的怪石还有仙女鞋、梅花石、海龟石、卧牛石,海狗石,简直可以开一个动物公园。你看梅花石,象散布的星星,朵朵绽放鲜艳的花朵;海龟石静静地卧在地上,背上的“王”字清晰可辨;卧牛石睁着大大的眼睛在水中戏水;海狗石是一上忠诚的伙伴看守着这一角海湾。这些都是大自然恩赐给我们的礼物。短短的二个小时过去了,按照日程安排在台北市还有二个景点,台湾故宫博物院和国父纪念馆。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在台湾只能看没有带政治色彩的景点。
台湾故宫博物院当然没有北京故宫有气派,但这里收藏的馆物却比北京的故宫价值要高,它汇集了沈阳故宫,北京故宫、热河行宫的文物的精华。因为蒋介石去台湾时将最有价值的文物几乎都带走了。现共有藏品60多万件。如清明上河图、东坡肉、翠玉白菜等等世界级的冠宝。清明上河图是明画家张择湍的作品,不仅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还有历史价值和科学的价值。他描绘了都市的人物景象,对研究北宋汴梁城的规模、人口结构、市容有极高的历史价值。东坡肉和翠玉白菜是自然与人工巧然结合的产物,是研究制玉工艺和玉的自然形成机理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
参观完毕台北故宫博物院后车载着我们由南往北几乎穿过台北市。瞻仰在忠孝路四段的国父纪念馆。作为中华民国的第一位总统孙中山,他不仅在国民党内有极高的威望,而且也被我党称为革命的先行者。他是国共两党没有什么争议的领袖人物。整个纪念馆坐北朝西南。南门外是仁爱路四段,背靠忠孝路四段,西临光复南路,东临逸仙路。纪念馆为宫殿式建筑,纪念馆四周为中山公园所围绕。
沿着台阶拾级而上,抬头看见一块巨大的匾额,悬挂在纪念馆中间。上写“国父纪念馆”几个大字,大中至正,很符合蒋中正的字如其名。进入大厅中间是孙中山的坐像,两旁站着护枪的台军仪仗队的卫兵,纪念堂内显得壮重肃穆。二楼展示的是孙中山的生平及丰功伟绩。一幅幅图片,一件件实物构成了一部简要的民国史。在二楼观看好展示后,回到一楼的大厅观看台军三军仪仗队的表现。台军仪仗队的动作形式是脱胎于美军的,同时结合台军自己的特色创制而成。而大陆的解放军仪仗队是承接前苏联的,同时也结合解放军的特色渐渐完备成现在的形式。从二军的仪仗队形式大致也可以看出二种政治,二种体制的不同及所承继的衣钵不同。
从国父纪念馆出来,以101大楼为背景留了影。此时天色已晚。第一天的行程也结束。导游带着我们在台北市的一家饭店吃过饭后,又提议逛街一下台北市的夜景。台北市的夜似乎比白天好看多了,车所经过的街道,霓虹灯闪烁,尽管外面还在下着雨,台北的车流量也不是很大。我们的车行进的很顺利,几乎没有遇到堵车。车过中正纪念馆及台湾的总统府,导游只是指点了一下,没有停车让我们下来看看。也许是到住宿处是顺路吧,导游才提议绕着台北市的主要街道转了一圈,我们加三通住宿的地方也八九点钟了。
第二天要离别台北市往南行走,看看日月潭和阿里山。日月潭位于台湾省南投县,属于高山湖泊,面积7.7平方公里。是阿里山与玉山共拱的一颗明珠。湖泊周边有大尖山与水花山守护着。相传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日月潭里出现了一对恶龙,将日月吞没了,此时,人间没有了太阳与月亮,也没有了光明,人间万物面临着生存的危机。当地的一对青年男女,大尖哥与水花姐,勇敢地去阿里山找寻金斧子和金剪子,将二条恶龙断颈劈头,然后分别吞下二恶龙的二颗眼珠,又从肚子里取出太阳和月亮,重新将它们托向天空,人间重得光明,而二人分别化为大尖山和水花山。后人为了纪念这一对年轻人,把潭改名日月潭。
在日月潭载着我们的游艇绕着湖面转了一圈。潭水很深,据说还有一条暗河能向其它地方。如果那位游客运气好的话,可以看到它的出口。日月潭周边是台湾原住民邵民居住的地方,为我们驾驶游船的就是一个邵民。以前他们过着很原始的生活,主要是以渔猎为生,后来渐渐地下山加入族旅游行业,但仍保留斌原住民的性格。
下午离开日月潭到另一处景点阿里山。台湾的阿里山在大陆人民中早已深入人心。一曲《阿里山的姑娘》让大陆上的男子产生无限的想象。“高山青,涧水蓝。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呀,阿里山的少年壮如山”毕竟歌曲是夸张的,现实与虚拟往往相差甚远。我们到达阿里山后,既没有碰到美丽的阿里山姑娘,更没有遇到阿里山的少年。甚至连阿里山也没有机会上去,因为台湾的地震使上山的公里无法通行,只能到达阿里山下脚下。山只是普通的山并不高,涧溪也无水可流,更说不上蓝,让我们大跌眼镜。
结束了阿里山之行,我们第二天住台中市。也许是游玩了一天累了,再也没有兴趣外出。一住进旅馆就不想动弹。
第三天我们要去台南市,主要观光二处景点。台南市在整个台湾历史或许比较悠久。城里留下民族英雄郑成功及后代的历史古迹。主要赤?楼与延平郡王祠。赤?楼具有深远的历史研究价值,它是荷兰人占据台湾的有力证据,同时是台湾成为殖民地的最直接的见证。延平郡王祠是郑成功的长子郑经的祠堂,这充分反应了台湾明朝小朝庭与大清中央的敌对关系,同时也见证了台湾与大陆的血肉相连的关系。不管是大明还是大清也好。不管谁是正宗都把对方的版揽进自己的势力范围,始终没有分离过。郑成功的祖籍发源于福建的南安石川,至今还保留着延平王祠,这种的直接的证据,充分证明了台湾是大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的部分政治集团企图将台湾分离出去是不得人心的,也是难以实现的。
车离开台南到达我们这次行程的第三站高雄市。高雄市是台湾最南端的港口城市。在高雄市要住二天,日程安排比较宽松。在高雄吃饭后,晚上逛六和夜市上。台湾的夜市很发达几乎每个城市都有。仅雄就有六和、新兴、光华三个夜市。我们只走了六和夜市。夜市很热闹,几乎将台湾省的小吃都集中起来了,因为小吃价格不菲,我们只是象征性地品尝了几样,算是没有白来台湾一趟。
第四天早晨我们去了雄港的西子湾。下午去了最南端的垦丁国家公园,在那里有个猫鼻头的石头。车经过一下午的行驶才到了台湾的最南端。到达那里后发现很是上当,一块似猫似狗的模样的石头在悬崖下,如果没有细致观察,根本看不出什么很是失望。
在高雄市我们住了最好的饭店,规模不亚于台北的圆山大饭店,二人间的套房很是宽敞。红红的外墙,很象台湾的圆山饭店。第五天上午我们是自由活动,因为下午要在高雄坐飞机回杭。车载着我们到中央公园集中下车讲好二小时会合。一部分去了商场采购礼品,一部分在中央公园逛逛。我在等车的闲着的时间,在中央公园转悠,忽然有一种灵感在心里一闪。唉,是否该带些台湾的泥土回家也好作为来台湾的一种念想。于是,我随便捡了根树枝,挖了一些泥土带回家。
当我手捏着这把泥土,使我想起了台湾。想起了台湾人民。如果一把泥土可以代表台湾的土地,那么我要将它与大陆的国土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让它们互相融合永不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