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历史的记忆:文革十年(五十四)

历史的记忆:文革十年(五十四)

2013-10-22 15:47 作者:北吹 阅读量:305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在开往市区的途中曾碰到过两艘苏州市的港监汽艇迎面驶来,我当时很担心,怕他们会向我靠过来捡查证件,因我一样也没有。

还算好,由于在那个年代管理不严,在我们双方呜过喇叭后就顺利的交汇各自驶去,8点左右我把船停靠在“留园”附近的一条小河浜里,这里离副厂长爱人家很近。

中午他爱人回家吃饭,见我们己在,便用纯正的苏州话对老公说:“你现在才来?尼来过几次信,你采阿勿采,电话勿来一只,前面一只电视机己让给别人,尼下半天再联系不晓得明早拿得牢伐”我听着她连珠炮似的苏州话,我对着副厂长直笑。

但听他爱人的苏州话实在是听起来味道好极了,我们南方民间曾流传着一句话:“宁可和苏州人吵架,也不和XX人聊天”中国的语言太复杂了,我很喜欢苏州话故常去听评弹,我也能讲一些不太纯正的苏州话,以至于后来去苏州出差,人家问我:“你在苏州住过?”

当天晚上我和C师傅睡在旅馆里,我们的房间共有四张床位,另外住的两位是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的,因他俩都说不太标准普通话,并带有地方口音,故我很有兴趣的和他们聊起了天。

他俩告诉我,一位老家是福建,另一位是安徽,都是大学毕业后安排在北京中科院工作,他俩在苏州己住一个多月了,自唐山地震后,苏州地区预测也有可能发生,故他们来调查研究并观察这地区的动态,这时我突然想起,也是我一直闷在心中已几个月的事。

下面我开始了和他们的对话,我说:“你们一直在北京,四月清明节悼念周总理你们去了吗?”他们说:“刚开始就去了,后来冲突时没在场”

我问:“听说最大的花圈有四层楼高,是吗?”他们说:“没有这么大,但花圈堆花圈是堆得很高,其中最大得花圈就数我们中科院的(其中一位向另一人看了看说)可能那直径也不到四米吧”

我说:“听说去广场的人哭成了一片,而且还有很多悼念总理的诗”他们说:“去悼念的人没有一个不哭的,你说那悼念总理的诗那是更多,(并顺口说了几首)有些人都是出自内心临场发挥而创作的,太感动人心了”我说:“悼念总理有什么错,怎么会发生后来的冲突呢?”

他们说:“悼念活动早在2号就开始了,我们中科院也是去得最早的单位之一,各单位都派人对自己单位的花圈进行了24小时轮班看护。

4号是正清明,各单位都在花圈上注明‘保留三天’5号白天没事,事情却发生在夜里,当6号早上去接班的人到广场才发现,人和花圈全不见了,听说全被他们弄到人民大会堂的地下室去了。

随后各单位要人要花圈便发生了更大的冲突,”我还问:“你们中科院有反总理的人吗,”他们说:“总理很关心中科院的工作,他常来中科院,我们都对总理有很深的感情,特别是我们地震研究所,常来问我们这方面研究的进展,希望我们能预报,早报这一危害人民生命财产的灾害,”

并说:“我们单位也有过一个写总理小字报的人,他贴在食堂里,被单位人看见就撕了下来,并要去找这人责问,因上面有他的指使者,大家责问他们‘总理是不是无产阶级革命家’他们说是,‘那么写总理小字报是不是反革命?’最后他们向征性的把那人以保护性的关了起来,后来听说给那人换了个单位”。

至今我和中科院那两位好同志对话记忆忧新,那晚我们聊得很晚,我们都讲了很多,很多……。因他们在我问话中信任了我,我也更信任他们,我敬佩他们对我的大胆诉说,因那时“四人帮”还没粉碎,讲这些话要有一定的胆量。……待续

相关文章关键词

《历史的记忆:文革十年(五十四)》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