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田园乐趣
好留恋美丽的家乡呵!
我站在阳台眺望着窗外城北三环线遗留下的这块春风又绿的田园风光,春天有开着金黄色花的油菜,夏天有婀娜摇曳的毛豆和顺着竹竿条攀缘的刀豆,秋天有油绿养眼的莴苣、芥菜、青菜,冬天有包心菜、芹菜、菠菜、黄芽菜等等,每一季有每一季的代表作,每一季有每一季的色彩。
在上个世纪那个物资贫乏的年代,。“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我对种植蔬菜的情感曾是那么地刻骨铭心。种菜对我们家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年四季365天几乎所有的蔬菜都是出自自己的菜园地里,自己种菜自己吃。房前屋后的园子里,自由地上的田边地角,春夏秋冬,一季又一季,生生不息,一茬又一茬。
在我的记忆中,母亲总是在傍晚生产队收工回家后,叫上我们三姐妹一起劳作,带上许多菜秧在自家的二分多自留地里种菜。在所有的农活中,我很喜欢种菜活儿,因为它是比较轻松惬意、不紧不累的一项农活,除草、开(锄)地、碎土、平整(耙地)、起垄、划沟,每一个步骤就像电脑设定程序,一步也少不了。这么多的步骤中,开(锄)地相对费力气,是重活,对小小的我来说简直是苦差使。而碎土、平整(耙地)、起垄、划沟、种菜这些活儿就显得很有点艺术性,一种劳动中的乐趣总贯穿于始终,使我觉得劳动确实是美的。
种菜前先要用铁耙(农具)把泥土敲成碎粒,把松软的土地划成一垄垄一塄塄,然后平整好土地,再用麦凿(农具)跺出一个个行列整齐的小坑儿。这样就能开始种菜了,我弯腰弓背,双腿蹲在黑色肥沃的泥土上,手上拿着一株株嫩绿的菜秧把菜的根放进小坑中,扶正后盖好碎土(那些翻松了的细颗粒状的土)。再用手指把菜的根部附近泥土摁实,将其固定。
等菜全种好后,看着自己亲手种植的那一畦畦齐齐整整、那一株株碧碧亭亭的小菜,心里甭提有多高兴了!
菜种好后,最要紧的是浇水。水的作用是湿地,润苗,促其成活。要是下一场小雨,那该多好啊!“一犁膏脉分春垄,只慰农桑望眼中”。当然天不遂人愿的时候多,年小的我会主动揽下挑水浇菜秧的活儿。每天下午放学后,我会去糜家大池担半桶河水挑到菜地,用勺子把水浇在菜秧上,然后欣慰地看着水顺着菜秧无声地流进黝黑的泥土中。
三、四天后,当菜秧呈现出一种新的墨绿色,一改以前蔫搭搭的样子显得有精神,这表明菜秧已活了。这时候浇水,似乎就能明显地感到菜秧贪婪的喝水。我还适时地给菜浇土肥(料不能太浓,得掺点水),浇料这活儿有点讲究,因为要想让浇到每一株菜苗上的肥料一样多,你得设法去控制,双手持着那么长那么重的一个勺是不容易的。
一次次的辛勤劳动,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一个月下来,菜地里郁郁葱葱,满园浓绿。
我种过很多蔬菜,如马铃薯、四季豆、茄子、辣椒、向日葵、芥菜、萝卜、芹菜、大蒜、菠菜等等。但不管是什么菜,每一垄每一畦,我都精心地浇灌、拔草、采摘。每一天放学后,都会到自由地的菜园看一看,真是花红果绿、生机勃勃。
白菜往往最能理解我焦急等待的心情,长势较快;萝卜绿油油的叶子展示着它们婀娜的身姿;瘦小的菠菜让人生怜;大蒜风霜雨雪不变色;茄子秧淡紫色的花落了,就会长出紫罗兰的小茄子……
从播种到收获一天天看着菜们长大,所有的辛劳,包括种菜时的锄地、点播、浇水、施肥、锄草等所带来的疲劳也变成一种美的享受了。在大人们劳碌的生活里,种菜仅仅是为了生活,但对性情中人的我来说,种菜更多的是一种乐趣。当我看着那绿绿的秧苗、攀缘的瓜藤、累累的果实时,心中顿生丰收喜悦之感,给我的生活增添了几许亮丽,常常让我自得其乐。
如今,这里四环线以内加快了城市建设的步伐,又要拆迁了!怕在不远的将来,极目四望再也看不到这一畦畦整齐的绿色蔬菜了。有着浓浓乡土情结的我住在城北的高楼大厦中,现在倒是十分向往能拥有一块自己的菜园,一块能随心所欲栽上自己喜爱菜蔬的地方。无论外面的世界多么喧嚣,多么浮躁?我好想在自己的园地里深耕细琢,享受耕种的田园生活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