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迷失了,梅娘

迷失了,梅娘

2013-10-23 05:51 作者:罗曼罗男 阅读量:348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一、

别了东坪,车过资江大桥,在雾气氤氲的雪峰山中迷离着,一会儿跃上葱岭,一忽儿跌入深谷,如梦如痴义无反顾地向梅城扑去。梅城是我的故乡宁乡官山村一山之隔的安化老县城,就隔着连绵起伏的扶王大山和沩山。我伊呀学语之时,就听长辈絮絮叨叨讲说梅城的故事。那故事像长年发酵的酒?,在我孽弱的心田里膨胀着,躁动着,而今变成一种酒中茅台般的诱惑。

梅城的历史十分悠久。还在秦末楚汉相争时,刘邦麾下的大将梅绢南征北战,功劳显赫,便随受封的长沙王吴芮来到湖南,分封在雪峰山?水上游梅林为十万户侯。梅王在万山丛中的?水畔筑城,这就是梅城的来历。据说梅城人每年二月初二日,还能看到埋有梅王兵书宝剑的地方,剑气冲天,直干宵汉。五代藩镇割据,梅山峒蛮酋长顿汉凌断绝邵州道,自称“梅山蛮国”。五代末,扶汉阳统治的“梅山蛮国”,精兵强将沿?水,下资江,四次攻打长沙。官军也多次沿资江、?水攻打梅城,在扶王大山大战而不得。梅国领地扩充南至城步,北至天子山,西至武陵,东至宁乡、湘乡一带,形成了史书上所说的:纵横数百里,崇山峻岭间溪流蜿蜒曲折,关山重锁。巍巍山峰之下,溪峒环列,层层梯田,竹篱茅舍,小桥流水,物产丰盈,好一派世外桃源式的田园诗话。

长辈的述说中,最令我着迷的是有关梅娘的故事。那不是老掉牙的才子佳人的逢场作戏,而是守望相思守望爱情的人间悲剧。梅娘是书香门第的蒋家小姐,从小聪明乖巧,挑花绣朵,识文断墨。她与住姑姑家在中梅书院读书的陶表哥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后来表哥考上了秀才,她也出落成一个身材婀娜,面容娇好楚楚动人的女孩。长辈们曾玩笑说秀才配美女,亲上加亲,是一件美事。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梅娘从此把表哥当作自己未来的丈夫,只等花轿抬去成亲。然而表哥太有才了,22岁中进士,就再也没有回来。梅娘经常站在?水北岸的宝塔山上,望着?水下游,希望有船把表哥送回到她身边。可是,年复一年表哥没有回来。媒婆踏破门坎,母亲三番五次劝嫁,幸得老秀才父亲开明,没有强逼。她就守望着那份相思,那份爱情,直到有一天,她在宝塔山看到表哥回来了,彩船靠岸,前呼后拥。表哥陶澍已经当上了两江总督兼江苏巡抚,为道光皇帝掌管半壁江山。

表哥回来省亲又走了,梅娘并未向表哥表露那份等待那份真情。她把爱情深埋在心底,表哥走了,她又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站在宝塔山上,等待她深爱着但又不能表露的爱人回来。直到她孤独地走完自己的一生,宝塔山上便永远留下了她婀娜娇好的身影。

啊!梅娘,今日的梅城还有那样的身影吗?

二、

穿过幽长的山谷,梅城到了。这个被现代文明遗弃的古城,比我想象的路途还要偏远。从安化新县城东坪到这里汽车走了两个多小时,且都是坡陡弯多的山路。在车上我与邻座一位年轻女子萍水相逢,她穿家织的桃红毛绳上衣,把身子束得紧紧的,瓜子脸上,眉清目秀,一脸阳光的现代女性,却不失山野姑娘的淳朴憨厚。我问她叫什么名字,她浅浅一笑说:“梅娘!”

梅娘?我错愕地以为自己走回到了陶澍的年代。据说陶澍那年回乡省亲后回到京城,给道光皇帝带去了几斤家乡特产岩板鱼。道光帝看着那鱼问,这鱼怎么条条都长得这么扁?陶澍当即哭倒在皇帝跟前说:臣下的家乡峻岭阻隔交通不便父老生活艰难,连鱼都只能在溪壑岩缝里穿行觅食,日久身子挤扁了。皇帝好言安抚,当即下旨蠲免安化十年税赋。道光帝意犹未尽,又问这位封疆大吏你老家住的什么屋子,陶澍回说石头砌的石屋。皇帝如是乎御赐“印心石屋”四个大字,这御赐匾额高悬陶家祠堂。如今在湖南很多旅游景点,如长沙岳麓山、南岳、岳阳楼、君山等地都保存有“印心石屋”的复制石刻。

我感叹陶澍做了大官,多亏还记得家乡父老。在我写的一部历史小说里,还记录了陶澍一桩逸闻:当年陶澍到江西阅兵,顺路回家省墓。那天路过醴陵,县令请正在醴陵渌江书院执教的左宗棠撰了一对联:“春殿语从容,廿载家山印心石在;大江流日夜,八州子弟翘首公归。”陶澍看了这幅对联,对左宗棠的才气赞不绝口,在驿所接见畅谈。陶澍晚年重病缠身,便把独子陶桄托付左宗棠,并提出联儿女之姻。左宗棠以自己地位低微,坚决不依,陶澍道:“三十年后,你的地位必在老夫之上。陶某宦游大半生,还没见过有如此才华超群之人。”左宗棠只得接应下来,陶澍殁后,左宗棠把陶桄接回长沙陶公馆,视为子侄,后来又把女儿嫁给陶桄。

陶公淡出了历史烟痕,梅城还在,梅娘——她真的也叫梅娘吗?是巧合,还是桃红毛绳姑娘捉弄我?我侧过脸问她:县城为什么要搬迁?她憨憨地笑着说:“梅城太封闭了,且?水没有多少水,阻碍了梅城经济发展,哪里比得上东坪有??资江水。”我有点诧异莫明,做过梅山国国都的梅城,怎么会缺水?

梅娘已非昔日的梅娘,她憨厚中透出狡黠。?水原是我老家沩水般??不息的河流,人们常在?水河里游泳洗澡。民国六年,外地来的几个穷学生,到梅城游玩,逛遍大街小巷后,跳进?水河里游泳。再爬上宝塔山,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其中一个还在宝塔上题词:“?水拖蓝,紫云反照;铜钟滴水,梅岭寒来。毛润芝,民国六年八月二十六日。”伙伴中有个王一凡,就住我们村外,所以知道这些事。民国十四年,毛润芝又来到老同学王一凡的家里,住在那儿得了场大病,还请我家屋后堂叔公郎中去看过病。病好后,他又一次去梅城,住在县立师范的培英堂里,搞什么考察。这些事,在他后来发表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里,有所提及。

梅城人杰地灵,怎么会因缺水而搬迁?在梅城汽车站下了车,我跟自称叫梅娘的旅伴告别,走出车站,就近找了家宾馆住下。中午草草吃了碗挂面,我就朝?水河边走去,想去证实梅娘的话是真是假。

三、

?水之名何来?字典上说:“?,古水名,在湖南。”等于白说。走过梅城古老的书院(建于康熙三十年的中梅书院)现在闻名遐迩的县一中,我突然想起诗经:“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难道?水是从诗经里跑出来的?梅城虽然闭塞,却有着深厚的文脉,就在这书院,这一中,先后走出过两江总督陶澍、云贵总督罗绕典、一甲榜眼著名书法家黄自元、现代的中科院院士俞汝勤、工程院院士龙驭球、两弹一星科学家梁效忠和世界羽坛皇后等名人。校园内的古建筑群文庙、武庙和培英堂至今保存完好。县城搬迁了,县一中没搬,这里成了“省内一流,国内有名”的名校。

与名校擦肩而过的?水,却令人寒心,令人心酸。梅王时代的清溪碧水,穷小子游泳时的绿波荡漾,深潭绿漩的?水不见了。没有了“?水拖蓝”的景色,人们把污秽的垃圾,工厂里的脏东西,甚至家家户户猪圈里猪的排泄物都扔到了诗意的河里。你知道啊,她是很爱干净的,人类啊,醒悟吧!让我们一起留心观察身边的一切,让我们一起保护环境,保护我们的家园。否则,世界上的最后一滴水,将是人类那充满悔恨的眼泪!

我沿着伤心的?水,踽踽前行。城区内的?水两岸砌上了麻石护坡,楼宇连毗,我把水泥护栏拍遍。?水几乎断流,汪汪的一泓死水也变成了可怕的“死亡绿”,往外冒着充满了腐臭气味的“化学绿茵”。老天,这是怎么回事?我问俯在护栏上发愁的老人,他指点着下游的一座桥说:“过去,没有桥船可以一直往上走。现在,唉,挖砂的把上游河岸都挖崩了。”他说柳溪镇民房和道路出现裂缝,地基坍陷,发生泥石流。

挖砂不应是唯一的理由啊!陶澍的官船??浮来的满河清水哪去了?是上游修了水库,截断了梅山云雨,还是全球的温室效应,降雨量减少,给?水带来了灾难?我沿河岸走到下游的现代公路水泥桥上,行人寥寥,我在桥上走过来,走过去,不敢停留,也不敢往桥下看。我相信了车上遇到的梅娘所说的话,县城的搬迁,确乎是因为?水没水了。她并非狡黠,而是道出了残酷的实情。

四、

夕阳西下,我朝宝塔山上走去。我要去凭吊那有了三百年历史却曾经一度被毁去半截的古塔。梅城人说,四十余年前,就是在宝塔上题字的人发动的那场“革文化命”的运动中,破四旧轰轰烈烈,宝塔也成了封资修。那天上万名戴红袖标的年轻人,挥锄舞棒朝宝塔拥来。不一会,宝塔的盔顶就像破毡帽被掀了下来。这时,老书院县一中一位戴眼镜的中年人,趴在宝塔半腰上大喊:“不能砸了,四个伟大在这里!”带头砸塔的小将,将那人一掀,那人坠落塔下,却见他护着的地方显现出“毛润芝”一行字,顿时脸色惨白。古塔留下了半截,带头毁塔的小子,经过一天一夜自我反省,怕打成现行反革命,跳进?水自尽——那时的?水还有一人多深的水,能淹死人啊!

20世纪九十年代,宝塔重修,那一行字镀上了金粉。这阵在夕阳下熠熠生辉,远远就能看到。古塔下站着一个人影,阿娜娇好的身材,那是个女人!是梅娘?还是梅娘的精灵?我当然是个无神论者,心地坦荡地走到古塔下。那塔和人影都有了几分迷离,那镀金的字也消融在昏暗中。唯有那梅娘或者梅娘的精灵,傻傻地瞅着我,我绕宝塔走了一圈。刚停下,她却迎了上来说:

“老板,你是外地来的吗?”

我点点头,却分辨:“我不是老板。”

那梅娘或者梅娘的精灵妖冶一笑说,那不要紧,你住哪个宾馆?能把手机号码告诉我吗?

为什么?

你一个人在外,晚上孤单,我来陪你……

真是活见鬼!梅娘已经死了,她死了!远去了。世界上再也没有了梅娘,没有了守望一生的梅娘,也没有了梅城昔日的辉煌。?水没有了水,梅城失去了生机,梅城的女孩竟然干起了古老生意!可歌可泣的梅娘,可悲可叹的梅城,迷失了!迷失在雪峰山下偏远的层山峻岭中。

相关文章关键词

《迷失了,梅娘》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