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户口的故事

户口的故事

2013-10-23 05:52 作者:上虞厂房网 阅读量:194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游览网海,相关户籍的改革在网上、媒体倒时不时的在议论,主要是说到大城市落户比较困难,我想在小城市只要买了房子落个居民户口应该是没问题的。说起户口,现在每个人还晓得,但透过户籍发生的故事就没多少人知道了,这户口一事,几十年来来不知酿就了多少人间悲欢离合?

在那个物质贫乏的年代,居民户与农业户差别可大了。农业户口是没有粮票的,遇到旱涝灾害年成不好,口粮没了就得挨饿。而居民户口有粮票,月月发,一人能有二十多斤。居民户口还有油票、肉票、糖票、豆腐票、肥皂票什么的,居民户还可以被招进工厂或单位工作,月月发工资,还有星期天休息。可农村人啥都没有?只有年头做到年尾,累得眼睛白起,不做“倒挂”户就算运气了。

然而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象我们上虞小地方的户口问题首先悄悄地发生着变化。先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为了集资建造人民大桥,上面有一个政策:居民户口可以用钱买了,一个蓝本户口二万多元钱。于是那些“先富起来”的农村人,就纷纷掏钱为自己的孩子买户口。

我有个朋友,孩子刚出生不久,就赶上了“卖户口”,于是立即决定为儿子买下一个居民户口。我劝他,这孩子还这么小,谁知以后会怎样,花那么多钱买个户口值得吗?要知道那时候金渔湾一套60多平方的住宅房子只卖二万元钱,而一套顶楼房子才一万五千元钱啊!朋友当然不肯听劝,他还说:再苦也不能苦孩子,孩子不苦了父母再苦也是甜的!

后来城区扩大了,我们生活在城中村的农民,土地首先就被征用了,征地条件是每个人得到一笔五千元的征地补贴,还能转成居民户口,给予按排工作。开始时我们高兴得合不拢嘴,巴不得早点轮到自己,我也早早地花了一亩半土地给前妻按排进航运公司工作。

可后来形势越来越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慢慢地所有票证废掉了,工人要下岗了,居民户口的优势没有了,于是征地换居民户口就不再有人稀罕了,因征地而产生的纠纷上访也多起来了,解决的办法自然是提高征地补偿费。一来二去,农村户口反倒成了香饽饽,一是有土地可以“待价而沽”,二是还可多生个孩子。

于是又有一些脑筋灵敏的人动起了由居民户口转成农村户口的脑筋。可是要知道,现在要将居民户口转成农村户口的难度,比当年农民转居民一点都不会小。有些嫁到城里的女子,千方百计想将户口迁回娘家,上访啊告状啊,即使胜诉了也难落实,你要分人家的田,掰人家的钱,人家自然不卖帐嘛!

其实户籍本是一个国家管理居民的方式,户口是一个人存在的标志,本身并无贵贱之分。将户口分贵贱肯定有悖人性的,以户籍来限制人们改变居住地及生存方式的做法也是难以为继的。关于户口问题如今可能还有一部分人听得懂,再过几十年,你若告诉更加年轻的下一代,什么农村户口?什么居民户口?那只能是一种故事了……

相关文章关键词

《户口的故事》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