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酸的雨蓝蓝的天(三章)
五
太阳开始起红色了,站在西边山顶上检查干活的人们一天的成绩。朱幺爸的田早就犁完了,刚抽完一袋烟。他把牛拴在麻三娘放草的地方让?吃草,把犁铧拿到河边,扯一把青草,用清清的河水把犁铧擦洗得干干净净,放在拴牛的地方。他拿起钉耙抓泥把田四角扯平了,再一耙一耙地把田边搅得最熟最柔和的泥糊在田埂上。当然,这趟活在给其他人犁田时是没有算进去的,不是他承包的范围,只有麻三娘家的田,每次打完后他都要义务的做这趟活,他想到这趟活很费力,麻三娘一个妇女不行,因此糊田坎的事完全是他承包。他抓几耙泥糊在田埂上后,用钉耙“啪啪啪”用力筑几下,泥浆溅起老高,有的在他的脸上鼻子上逗留打下星星点点的印迹。泥筑紧了,再用钉耙在田里沾一下水,把筑紧的泥梳理几下。光滑成线的钉耙沟保湿几分水,被斜阳的光照得光亮光亮的。朱幺爸的经验,糊田坎的时候,泥筑得越紧就越不漏水。他想,麻三娘带着两个小孙孙,哪有时间顾得上秧田灌水,不给他筑紧点,说不定两天就把水跑光了。糊田坎也是朱幺爸的绝活,二三十米长的田坎,他一袋烟功夫就糊好了。
太阳还在西山拗口放射出最后的光热,照亮收工的山民回家的路程。朱幺爸收工了,扛着他的犁铧赶着他的水牯牛,踏着两边长满青草开满小花的小路回到了麻三娘家。
此时,麻三娘早就把晚饭准备好了,热腾腾的饭菜端上桌,牯牛的饲料也准备好放在梨树下。麻三娘腰间还围着蓝色的围裙,伸长脖子站在院坝边往坝上张望。
看见朱幺爸赶着牯牛上来了转身进屋倒一壶泡好的枣子酒。枣子酒泡得红鲜鲜的,浓烈的酒味中带着几分枣子的香甜,醉人的气味扑鼻而来,有一种酒未喝人先醉的感觉。麻三娘不喜欢喝酒,但她每年都要泡一小坛枣子酒。枣子成熟的时候,她选上好的枣子蒸好过后晒干,然后到街上打最好的包谷酒泡上。这酒专是为朱幺爸准备的,她知道朱幺爸干活累了总是要喝上两杯,但从不喝醉。到插秧季节要打田和秋种犁板田的时候,麻三娘都要请朱幺爸。给朱幺爸斟上一杯,她也会给自己斟上一小杯,慢慢的?陪朱幺爸。任由朱幺爸高兴,朱幺爸说不喝了,她就停止给朱幺爸斟酒,一声也不劝。人家说劝人喝酒衷心有意,麻三娘可是从来没有劝过朱幺爸,他要喝就斟,不喝不会给他再斟半滴。
吃完晚饭,朱幺爸趁着暮色借着昏暗的灯光又坐在门口的石磴上,卷上旱烟独自一人抽起来。麻三娘收拾完碗筷洗刷干净装进碗橱里,又端一根短木凳在屋里隔着门槛与朱幺爸斜对着坐下。朱幺爸又重新卷上一袋烟装好点燃递给麻三娘,你两口我两口轮换着抽,一边说着话直到把那袋烟抽完。
朱幺爸陪麻三娘坐会儿抽完了那袋烟,起身扛着犁铧赶着牯牛回家了。
??的暮色目送朱幺爸回家的路,一阵春风拂面,身轻熟路,好不惬意。朱幺爸站在打蕨沟的沟口,转身向坝上掺望,目光落在麻三娘的家,灯光从窗户投射出来,他仿佛有看到了麻三娘的身影。目光在那窗户上停留了一阵,然后依依不舍的转身继续赶着牯牛往回走。乘着酒兴,兴奋起来,身子飘飘然,清了几下嗓子,高声唱起了《手抱月琴怀抱你》的山歌来:
好股凉水出岩脚,
六月太阳晒不着。
心想吃水又怕刺,
望着凉水喊口渴。
唱了一段,停了停,他刚才唱的歌声在山间回荡,犹如水波一浪一浪的荡漾开去,他觉得那声音特别圆润,特别响亮,特别动听,特别有情味,感觉从来没有今天唱来这样好听,心情特别的舒畅,又提高了嗓门接着唱起来:
好股凉水出半山,
六月太阳晒不干。
吃着妹捧甘泉水,
妹的情意记心间。
手抱月琴上花坡,
妹弹月琴郎唱歌。
笑声歌声在一起,
画眉听见也羞落。
月亮早早地起来微笑着偷听,站在山巅傻痴痴地目送朱幺爸和他的牯牛欢快地朝自己的家门走去。
朱幺爸回到家,把牛关进牛圈,挂好犁铧进屋。屋里早就坐满了人,有王幺婶、李二嫂、李老干、杨昌盛、梁金泉,朱幺爸刚踏进门,这些人就急着问哪天到他家去犁田,你一言我一语,争着要朱幺爸先到他家,哪家都说出他的急,都想朱幺爸早一天去。他们中有的儿子外出打工,年老无劳力,有的没有耕牛,打不起田就不能栽秧。他们都是朱幺爸的老主顾了,每到栽秧打田季节和秋种耕地时,朱幺爸凭着他有一把犁田的好手,有一套好家伙和一头体大膘肥力壮的水牯牛,吃上犁田打耙专业饭。一年中在这两季,朱幺爸都要忙碌一月左右,东家进西家出,一亩地收工钱一百四十元,凭他娴熟的技巧和艰辛勤劳可挣得三四千元,过着舒适安逸的生活。
六
黑夜还沉浸在梦中,寂静的山村欣赏着鸟儿动听的歌声从蒙?中苏醒,摇曳着花枝,淙淙的泉水舞动清澈的身影,挑逗河岸边小花情不自禁踏着旋律跟着蹦跳起来,小草上晶莹的露珠儿驱赶着游动的晨雾,把夜幕缓缓拉开,晨曦撩开夜幕的一个小角,露出脸蛋儿来,大姑娘似的羞着红红的脸,不敢大胆的登台。
山村的早晨早已被忙碌的人们梳妆打扮得体体面面,牵着一步一步的往前走。今天是赶场天,村民们特别的起得早,都想早早地把自己的希望带到场上去,好买好卖,称心如意,好早点返回来干活。三轮车、摩托车、各种不同的色彩和体型的面包车发出隆隆的吼声,奋不顾身往前冲,争先恐后,你追我赶,都想多拉客,包里能多挣几个钱。
天还麻丝丝的亮,麻三娘就起来了,梳妆打理清楚,叮嘱好两个孙子早点起来上学,路上不要耽搁,不要迟到。麻三娘提着几十个鸡蛋,关好门刚走出院坝,马路上一个三轮车主提高嗓门喊“麻三娘快点快点,就差你一个,马上走了。”麻三娘几步蹿上马路,巴不得早点上街办完事早点回来,还要给两个孙儿煮早饭呢,早上放学等着吃。车主果然没骗她,刚一上车,三轮车主插上车钥匙,呜呜发动车子呼噜噜的就往场镇驶去。
三轮车到了场口,麻三娘下了车直接到了禽蛋市场,十分钟不到鸡蛋就卖出去了。
麻三娘揣上卖鸡蛋的几个钱,想到百货市场的场摊或是商店里给孙儿买双鞋子。当她经过十字路口,看见农行门口人山人海,里三层外三层围了好多人在观看,麻三娘凑了过去,看个热闹。走近一看,墙上挂着大幅的红布白字标语,凭早年她在农民夜校识的几个字还算认识一些,上面书写的是农民购买农机补贴的事,几个宣传员在向来往的人散发传单,有一个人手里拿着小喇叭,面对赶场的人们大声宣讲。她一只手拽着装钱的腰包,站在人群外围倾听。大致内容是政府积极鼓励农民土地耕作机械化,减轻劳力负担,提高耕作效力。购买一台耕田机,政府补贴700元。农村独生子女户、两女结扎户补助还更多。一会儿在高声讲,一会儿又打着快板唱:
水旱耕作机,
体型小,重量轻;
拆卸维修方便又灵活,
经久耐用价便宜,
老弱妇女能操作。
打秧田,
搅边能堵水;
犁烂田,
不缠草;
耕坡土,
上下又自如。
犁得快,
耕得深,
一尺八寸随你定。
加上犁,
能耕田,
套上耙,
能靶地,
配上镰刀能收割,
随心所欲得心又应手,
价廉物美配套又齐整。
一心为民来设计,
农民理想的好机器。
工作效率高,
省时又省力。
要想实现机械化,
一机在手样样能。
亲爱的农民好朋友,
不迟疑,不犹豫,
政府好政策,
买机有补贴,
全能铁牛赶回家,
耕作实现机械化,
年年保你好收成,
小康生活万年春,
万—年—春!
宣传的人说,要买的就当场登记,到时通知带身份证或户口本,是独生子女和两女结扎户的带上证明到镇农机站去买。还要统一到指定的地点现场操作培训。接传单的,登记的还真多,有的挤都挤不进去。麻三娘看到了这种情景,心中带着一些忧虑和彷徨离开了,去为她的孙儿选购鞋子去了。
麻三娘回到家,饭煮好了两个孙子还没有放学回来,还没有吃饭,麻三娘就急匆匆来到朱幺爸家问朱幺爸去赶场没有。朱幺爸说没有,麻三娘把她所看到的一切全部原原本本告诉朱幺爸,朱幺爸听了有些心不在焉的样子,默默的抽着他的旱烟。他在想,机械的东西,哪有人灵便,弯弯田,土角角机器怎么能比得上人。随他怎样宣传,再说的天花烂醉,眼见为实,耳听为虚,迟早要见。在这山沟沟里,到底行得通行不通,我活了一辈子了,前有二三十年就说起,人都老死了几茬,还没见得半个影子。看到那些买了拖拉机收割机的,没有路爬坡爬坎的还是不行,过不了田坎角角,日妈看到得不到吃,不是说的鬼话。朱幺爸这样想着,把烟雾大口大口吐出来,又啪啪地甩着清口水,湿了一地。
麻三娘心里暗自为他急,为朱幺爸打定主意,但没有说出来。坐了一会,麻三娘说要回去了,两个娃儿要放学回来吃饭。麻三娘又快步的高一脚低一脚的沿着田坎路回到她的家里,取钥匙打开门。刚进屋没几分钟,两个孙儿就放学回家了,她把饭摆出来和孙儿一起吃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