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历史的记忆:文革十年(五十七)

历史的记忆:文革十年(五十七)

2013-10-27 03:14 作者:北吹 阅读量:228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粉碎“四人帮”后大家都投入到了紧张的工作中,我们厂经过工作组的整顿,生产一直在稳步发展,但在工作组走后,谁来领导厂继续工作的这个问题上,工作组人员进行了考查与征询。

工作组组长是位山东老干部,他曾是解放初期,平湖县第一任县委书记的通讯员,由于他有北方人豪爽的性格,及干部的政治素质,我对他在处理工厂日常的工作,以及他对事物的表态方面都很欣赏,也由于我能讲一口山东话,所以平时我常和他聊天并聊的很投机。

他给我讲了许多他在战争年代和解放后在平湖工作的事情,一次他忽然叫我去并问我:“你看这个厂谁来当领导比较合适?”我不假思索的告诉他:“你这样的山东老干部最合适,最好你能留下来”。他说:“我不可能留在你厂,但你要说出为什么要我这样人来当领导的道理”。

我告诉他:“我们厂是从手工业发展过来的,师徒关系的帮派很重,以前H书记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和领导能力,他能观察每个工人的性格和特长,使大家能在工作中尽力发挥,你们如考虑南方干部,那领导水平一定要在H书记之上,我认为目前北方干部更适合来我厂,因为北方干部不一定水平比H书记高,但北方干部豪爽而且讲话算数,尤其大多数都是从部队里出来,受部队影响比较深,处理事物都有一定的果断性……”。

我在对组长的讲话中他始终处于思考中,等我讲完后他只说了一句“我有数了”不久他从平湖休息回来告诉我:“你们厂新书记马上要派来,他也是山东人,”我听后很高兴,心想工作组还是采纳了我的建议,对于工作组在征求其他同事时,同事们是怎样说的我就不得知了。

很快姜书记来上任了,经过一段时间和他的接触得知,他来前在县林场任书记,是县组织部几经动员后才来我厂的,而且还得知,他在文革中是少有的公社人武部长及强硬保皇派之一,这更加深了我对他的好感,在后来的相处中我们成了最好的朋友,姜书记工作中没一点私心,组织原则非常强,是一位真正的共产党员好干部,我永远怀念他,因为他已在今年去世,我为他的去世而流泪,他也是唯一能使我失去他而流泪的人。

党的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恢复了,邓小平中共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的职务,当这一消息发布后,全国上下一片沸腾,我记得那天晚上在大礼堂开会,当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报到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这三个字时,(当时国务院总理好像是华国锋兼任)礼堂里群众突然沸腾起来,大家脸上都充满了笑容和希望。

因这时的群众在经过十年动乱之后,在对邓小平和“四人帮”坚决对着干的勇气和精神上早就有所耳闻,从此中国在邓小平和老一辈革命家的共同努力下,走向了改革开放之路,中华民族从此在十年动乱的废墟中走了出来,我崇拜邓小平,更崇拜他老人家不屈不饶的精神,改革开放中是会碰到很多问题,但困难是暂时的,只要中国沿这条路走下去,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中华民族一定会走在世界的最前列。

1978年春节前,平湖县为庆祝粉碎“四人帮”后迎来的第一个文艺春天,县文化部门来人找我,要我再次去县剧场演一个南方很少的节目“山东快书”因来人知道我还能讲一口流利的山东话,虽然我从未演过这节目,但我看过剧本后怀着对“四人帮”的恨和粉碎“四人帮”后的舒畅心情决定接下来,因剧本题为“打倒四人帮,全国人民喜洋洋”,我一个人经过自我排练(因没人能指导我)我在县剧场顺利的完成了演出,但这次演出是我人生最后一次演出,从此我也就永远告别了舞台,后我调入平湖工作,县文化馆曾动员我几次,但我婉言谢绝了,因我要用更多的时间去做我的事,……待续

相关文章关键词

《历史的记忆:文革十年(五十七)》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