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嵋天下秀
汽车离开市区,经过一个多钟头的行驶,就进入了峨眉山。自古以来,峨眉山以其“秀”而闻名天下,雄、奇、险、幽更令人称绝,成为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汽车七弯八拐,我坐在拥挤的车上,凭窗远眺,那奇山怪石、绿林古木从我眼前掠过,我不禁从心底赞叹:果然好一个福泽之地。
在紫气笼罩、雾岚飘渺、风响涛鸣的雷洞坪,我们下车吃了碗面条,就踏上了那湿漉漉的台阶。早晨起来乘车时,算是天气晴朗,秋阳灿烂,怎么到了这山腰中,就变得那样雾锁山峦,细雨朦朦,难见百米之外的景物呢?在峨眉市,有人告诉我们,上峨眉山,必须是睛天,不然将一无所获。我心里想,像这样的天气,恐怕难识峨眉真面目了。但大家祈祷着好运降临,让我们一睹峨眉风采。我们踏着雾雨前行,飞扬的水珠抛洒在我们的身上,头上已感受到湿淋淋的。窄窄的山道上,人流川流不息,有那么一些先生小姐花几十元坐在那竹轿中忽闪忽闪,轿夫汗流浃背地攀登,坐轿的却悠然自得,好不快哉。我们走到一颗大树下,几只调皮的猴子过来拦道索食,我们早有准备,将手中的饼干抛给他们,猴子们通人性地向我们颌首致谢。好灵性的峨眉猴呀!
登上接引殿,我们乘索道上金顶。索车穿云破雾,不几分钟,云雾抛在脚下。从缆车下来,没想到又是另外一个世界:这里晴空万里,天穹如洗,我们只是欣喜万分。头天晚上,听峨眉市政协同志说:不久前西藏一活佛要上峨眉山,市里领导安排妥贴,可是打前站的同志登上峨眉金顶时,却是雾雨连绵,难见景物,真是气煞人哪!没想到那活佛刚从索道缆车中走下来,金顶就云开日出,祥云缭绕。我在心里想,莫非佛祖在护佑我们。
海拔3077米的金顶是峨眉山的著名景点,也是峨眉山最为高亢和响亮的惊叹号!有人说,不上金顶,等于没到峨眉山。传说当年赵公明在峨眉山得道成仙后,下山云游五湖四海,做了不少好事。后来赵公明带了一颗定海宝珠回到峨眉山巅,善男信女前来朝拜。有位名叫李奎的人更是朝朝暮暮朝拜赵元帅,巴望赵元帅“大方”一下赏赐点宝物给他。可是赵公明就是不给他施舍,并且想离开峨眉山了。可他看到艳阳灿烂,光耀长天的日出;又看了那彩霞缤纷,恍如置身碧瑶蓬莱的茫茫云海,他想这巍峨秀丽的仙山是我得道成仙的宝地,于是他想给仙山留下点东西。赵公明刚回观落坐,那李奎又来朝拜。赵元帅挥笔写了两句话递给他,然后飘然而去。李奎展纸一观,只见上面写道:余只携一宝珠,你也要,他也要,给谁最好?尔不做半点事,早来拜,晚来拜,叫我为难。第二天,峨眉山巅取名为金顶。
站在峨眉金顶,真有那种无限风光在险峰的真切感受。那缭绕的瑞气祥云,那雄奇的奇岩怪峰,那清澈的潺潺涧流,那悦耳的猿啼鸟鸣,那幽静的佛寺古殿,使人超然脱俗,心旷神怡。坐在那孑然独立的怪石上,望一眼脚下陡峭的幽谷,片片云彩飘飘荡荡,浪浪漫漫,将那锐峰叠嶂、溪漳流水搅得神神秘秘,隐隐约约。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令人惊讶不已!
晨钟暮鼓,岁月更替,奇秀的峨眉山历史悠久,早在公元二世纪,道教就在山上兴起,明朝时佛教开始兴盛,鼎盛时佛寺多达170多座,虽然大部分被毁,但精华尚存。从金顶到万佛顶,就有数座寺殿耸立,那威武庄重,金碧辉煌的塑像,给这古老的佛教圣地凭添了几分圣洁和神秘,每天都赢得了数以万计的善男信女顶礼膜拜。
离开金顶,坐上缆车,心中还是感到有些美中不足。没看到那被人描绘成悬于半空、环光大小不一,色彩斑驳离奇的“佛光”,真是登峨眉山的一大憾事。我想也罢,大自然的美景总是赏不够的,就让这神奇的佛光神往在我的心头吧。
峨眉天下秀,无处不奇幽。峨眉山是当之无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