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工记事之(三)---廉价的大学生
人生的价值,即以其人对于当代所做的工作为尺度。--徐玮
烈日当空,炽热着奔波的人流,那婉婉流淌在嘴角的笑,夹杂着溢满皮囊的咸涩。终日拖着疲惫之躯,奔走于耀武扬威的不可一世中。那被世俗浸满铜臭的嘴脸,像阴沟里的恶臭的腐朽,弥漫在风中,滞留着不露形色的嗜血幽灵。扭曲,现实中孤芳自赏的残存着,廉价,像大千世界尘土的渺小,狂风一吹,四处奔逃。我的价值,被搁置在了丑陋而又不平等的天平之上,摇摇欲坠。我的工作,被停留在了毒阳烘烤的戏水池旁,任人布摆。我第一次感到了廉价,那种付出与收获价值比的离奇偏离。辛酸,摧残着肉体,心酸,撕咬着灵魂。
鱼翔浅底,只为喜跃龙门的惊艳。忘却了头悬梁,淡化了锥刺股,随着大学门槛的降低,我们也在逐渐的被贬着身价,逐渐成为不带任何光环的普通平凡。看着从校园缓缓涌出的人流,我同学戏称就像是一群农民工。话虽不实,可换个角度,却是个很现实的问题,大学生太多了,物以稀为贵,这种贬值就好像是顺理成章的事。我被太阳狂晒,就好像找到了一个很支持的理由。
朋友们经常说,现在的钱都快不是钱了。物价飞涨的速度快赶上了飞机的奔跑,而且还没有停下来的意思。膨胀,所有的价值都在缩水,包括我们,成了多识几个字的高层次农民。含辛茹苦,只盼毕业,毕业过后,流落街头。我们有时候会辛酸,不知道这样的投资对白发斑斑的父母是不是一种残忍。而现实是,我们的确需要一个文凭,这种尴尬,就像乙肝患者被承认有获得工作的权利,可没有谁会打心里愿意给他公平的机会。廉价的大学生,就像是这个残缺社会生下的畸形,要结束这种疼痛,只有在生命结束的那一刻。
其实这种难堪多多少少跟我们自己难逃干系,迷途在网吧,ktv,夜店等颓废场所,夜夜笙歌,虚度春华。多少大学生做出令社会头疼伤心的事,令用人单位愤怒之举。国家在伟大复兴的征途上实难将十三亿这个数字美美的排版,分到大学这一块,只有平均化的管理方式,而这种看似存在的平等关系,却像是一个瓶颈,制约了大家,也勒住了我们自己。
我在沙滩上搬着水泥袋子,汗流浃背,苦不堪言。我没有停止思考,就像是一种习惯,鞭策着自己不是一个只靠力气吃饭的人,我心里藏着信念,那种对未来前景的憧憬。骨感的现实就像是粉蝶破茧而出的艳美代价,作茧自缚的痛楚。也像朝阳破天而出的光明前奏,黎明封锁的哀伤。廉价的现实,也许也只是学校学不到的一门课程。这样的自我安慰能让我尽快的忘却,能让我带着自己的信念坚持到最后。
我不想去抱怨什么,那样只能说明自己的软弱与肤浅。
再廉价的东西消费者也会挑剔,自己薄弱的羽翼直接成为被淘汰的理由。许多大学生的自甘堕落注定了自己廉价的出身,有些人宁当鸡头不做凤尾,也明确的说明了滔滔人涌中也存在着价值不菲的精品。是谁败坏了大学生自己的口碑和风声,毫无疑问,是我们自己。职场的层层筛选就像是大浪淘沙,剔除那些藏污含垢的滥竽充数者,发掘那些在岁月长河里经受住了考验的人。这样,就能解释其实大学生并不廉价。
我坚持了一天,也累了一天,但没有半点要放弃的意思,我相信,只有苦难磨砺出来的丰羽,才能让今天的廉价成为明天的不廉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