轿车里面是热乎的么?
这是一个腊月的中午,我们采访组深入江汉平原一个并不偏远的农村采访,由于采访现场在一大片油菜田里,我们的车停在当地一排民房前。采访还在进行,我完成自己的外景拍摄任务后独自回到车里躺下抽烟。这时,一位裹着小脚,个子极单瘦的老太太颤巍巍地走过来,一边用手轻轻抚摸我们的车头一边朝我问道:“这车里是热乎的么?”这句好象是自言自语的问话一下子激起了我的兴趣,也许是职业上的习惯,我下车同老人攀谈起来。老人名叫刘幺珥,今年78岁,家里有两个女儿一个儿子五个孙子和一个重孙子。从老人虽不新但十分齐整干净的穿戴上,我读懂了老人十分安逸的农家生活。
出于对老人同我交谈的谢意,我热情地邀老人到车内坐一会儿,但老人回绝了:“不了,我没钱。只摸一下看一下就行了……这坐一下得交多少钱呀?”
“摸一下看一下就行了!”这是一位农村老人的心里话,是养育我们的父老乡亲.衣食父母的心语。看到老人摸了小车后的满足样子,我一时想到了老家大别山区的父母和兄弟姐妹,想到了他们的纯朴和知足常乐的心态,更想到了自己在平时工作中遇到烦心事时生出的浮躁来。记得由于职业的原因,每年寒冬腊月,都有机会陪各级领导下乡慰问最困难的家庭,慰问结束,自己常在日记本里写下“都是人,为何有的人命运就这么苦?参加这样的慰问,自己的心灵又何常不是一次特别的净化呢?想到这些弱势群体,自己在平时的工作中争待遇,怨命运又有什么底气可言呢?”
都是人,不同的人的命运不同,对待事物的认识自然不会一样。当我们的衣食父母对轿车还停留在“看一下摸一下”就足已的认识上时,号称“人民公仆”的极少数地方父母官,对轿车就不仅仅停留在“看一下摸一下”的追求上,他们除了要坐一坐玩一玩外,平时有很大一部分精力就是关注着又有什么新款车下线上市了,身边的谁同自己级别一样却又换车了。在他们心中,换辆专车就象换件衣服一样随意。而事实上他们的车是越来越高级,而自己离群众的距离却越来越远了。
我是一个从山区农家走出来的穷孩子,解决对家乡思念的方法就是多下农村,多倾听百姓的呼声,多触摸最基层群众的脉搏,同时也在不断净化着自己的心灵。在这里,我也斗胆地建议:那些经常换车而良心上又有所发现的极少数父母官们不妨多开着自己的专车到乡下转一转,把自己的车让百姓摸一摸,看一看,使群众落下个满足的心情,自己也落下个一身轻松,岂不两全齐美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