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两型社会驱动全面小康湖南实践令人期待

两型社会驱动全面小康湖南实践令人期待

2013-10-27 03:21 作者:空中飞 阅读量:390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时评报道:为适应改革开放新形势的需要,国家推动了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赋予其落实科学发展观、体制创新、探索创新发展模式、提升区域竞争力以及建设和谐社会的历史使命。湖南有幸获准设立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对于湖南省来说,无疑相当于获得一次体制创新、再创业和腾飞的机会。长株潭城市群被人们称为中国的“新特区”。从他们的实验来看,具有强大的生命活力,构成了当前体制改革朝纵深推进的新亮点。

接下中央这个“两型社会”建设的实验任务,既光荣又艰巨,既是责任又是挑战。到头来,能不能让人民受益,能不能让中央满意,将是靠结果来检验。湖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周强表示:“抓两型社会建设就是抓科学发展,一定要大胆改革创新、义无反顾前行,一心埋头苦干,以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改革建设为龙头,带动全省推进两型社会建设”。实践证明,湖南在两型社会战役的初考中,抓得早、抓得准,取得了优秀的阶段性成果。这次在湖南省第十次党代会开幕式上,周书记又强调了坚持科学发展,推进四化两型,为加快实现全面小康而奋斗的主题报告,为三湘父老描绘了未来五年湖南科学发展的新蓝图。

他们实施把新型工业化作为第一推动力,实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两手并重,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新型工业、农业、城镇、信息四化联动,加快构建具有湖南特色、富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从而有效带动整个湖南经济的快速发展。2008年全省GDP总量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经济总量位列全国第10位,成功实现“跻身十强”的奋斗目标;2009年全省GDP达到12930.7亿元,比上年增长13.6%,经济总量再次位列全国第10位。2009年年底,李长春同志来湘视察时,对湖南经济发展取得的骄人成绩很满意,给予了充分肯定,高度评价说:“湖南已经迈上了发展的快车道”。

三年多的改革实践,长株潭试验区越来越成为湖南一张靓丽的名片,成为国内外广泛关注的焦点,成为全省科学发展的重要引擎,成为争取政策支持、吸引人才资金的重要平台。为湖南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积累了经验,提供了示范,谱写了科学发展、富民强省的新篇章。作为网民最关心的问题,还是民生板块。“湖南模式”的最大亮点,就在于紧紧抓住了切实提高就业和收入水平,认真落实收入分配的各项改革措施和政策,让老百姓的钱包跟着GDP鼓起来,使老百姓生活得“更加体面”;抓住了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实施一批民生工程建设,加快推进医疗卫生体制和社会保障制度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创新,使老百姓生活得“更有尊严”;抓住了健全社会风险防范体系,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生产等方面的监管,加快生态型宜居新城镇、新农村建设,完善矛盾纠纷排查和调处机制,切实提高城乡居民的幸福感,使老百姓生活得“更加安全”。

随着湖南经济的腾飞,他们大步流星向工业强省挺进。该省生产总值由2006年的7689亿元增加到16038亿元,四年翻了一番多,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全面小康的关键,无疑还要落在钱袋子里。2010年,该省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到16566元、5622元,分别比2006年增加6061元、2232元。用数字说话,人民生活质量显著改善。未来五年,湖南将加快建设全面小康,加速建设两型社会,努力在中部崛起中实现新跨越。坚定实施富民优先战略,深入推进“八大民生工程”,把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突出重点与统筹兼顾、解决现实问题与解决深层次问题结合起来,促进民生工作持续健康发展。将构建更多的创业平台,着力为每一个有劳动能力的人创造就业机会。合理调整收入分配格局,缩小不同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努力实现农民收入增幅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幅、职工最低工资标准增幅高于生产总值增幅、低收入者收入增幅高于平均收入增幅,促进共同富裕。着力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加快构建中等收入人群占多数的“橄榄型”社会结构。走出一条符合湖南实际的科学发展道路,实现全省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

目前我国不少城市在经济竞争白热化的背景下,不顾资源、环境和社会等约束,大量使用资源和能源的粗放式经济增长,造成了外界对中国发展模式的担忧。中国改革如何寻找新的突破点,将经济改革、政治改革和社会改革置于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框架中,就成为国家的重大任务和战略目标。这一点湖南试点做的比较到位。他们在推进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第二阶段的改革建设中,目标就是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建设绿色湖南。加快形成改革突破、科技创新、生态建设、两型产业和民生保障等五大支撑体系,优化企业布局,做到新上产业项目不放松环保要求,承接产业转移不降低环保门槛,扩大产业规模不增加排放总量。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实施重点节能减排工程,以解决饮用水不安全和空气、土壤污染等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加大综合治理力度,明显改善当地的环境质量。创建了一批宜居城市、宜居城镇、宜居乡村。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清洁的空气、吃上了放心的食物。

他们敢为人先勇立潮头,大胆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统筹城乡共同发展。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城乡互促共进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构建了科学的城镇体系。具体在长株潭自身提升发展水平的同时,带动周边市州中心城市,和省际边界地区中心城镇的发展。在重点做大做强长株潭城市群的同时,培育发展一批区域性城市群。对于有条件的县城和中心镇,支持逐步发展成为中小城市。他们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努力改善市民出行环境。改革户籍管理,把符合落户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转为城镇居民。进一步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大力推进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和公共服务一体化,构建新型城乡关系,促进城乡互动共同繁荣。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综合竞争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湘军”对湖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促进作用越来越强。他们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走在了全国的前列。他们进一步提升湖湘文化内涵,用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充分发挥湖南优秀传统美德底蕴深厚、红色资源十分丰富的优势,大力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和诚信文化建设,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在全社会形成扶正祛邪、惩恶扬善、见义勇为、诚实守信的社会风气。牢牢把握正确导向,强化媒体社会责任,提高舆论引导能力。不断推出更多反映时代要求、具有湖湘特色、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的优秀文化作品。培育了一大批年轻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创造条件,让他们脱颖而出成为领军人物。

“湖南样本”,为全国“两型社会”的全面建设,作出了贡献值得欢呼。未来5年湖南城市智能化生活触手可及,跨越式发展令人振奋,幸福生活令人憧憬。我们在鼓掌之余,期待湖南继续深化“两型”顶层设计,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搞好党建工作。真正把那些一心为公、敢抓敢管、埋头苦干、老实正派的优秀干部选拔任用起来,不让老实人吃亏,让肯干事的有机会、能干事的有舞台、干成事的有激励。加大从基层选拔干部的力度,努力为他们开展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营造干事创业的环境。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多与群众零距离接触、感受群众喜怒哀乐。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坚决惩治腐败,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各种不正之风,以反腐败斗争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在推进依法治省上取得新突破。依法监督国家机关正确行使权力,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开创湖南人民共建共享和谐社会的新局面。

期待该省在全国率先探索出一条两型社会建设的新方法,在关键领域打造一批看得见摸得着的建设成果,形成一批可示范、可推广的实践经验,尽快把两型社会建设的示范带动效应释放出来。并推动湖南整体转型。以区域发展的两型带动全省范围的两型,建设出一个山川秀美,经济繁荣的新湖南。在重点领域大胆创新,在转变政府职能基础上建立一种互补高效的新的管理体制,理顺各级政府的事权和财权,降低行政成本。尽快形成有利于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切实走出一条有别于传统模式的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新路。让两型社会建设成果尽快惠及群众,让两型社会建设的经验尽快示范全国。

(2011-12-0209:38:01)

相关文章关键词

《两型社会驱动全面小康湖南实践令人期待》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