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历史的记忆补充篇(关不上的记忆之门一)

历史的记忆补充篇(关不上的记忆之门一)

2013-10-23 19:07 作者:北吹 阅读量:372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当我把童年的记忆大门打开时,就再也无法关闭,一幕幕过去的境像不时出现在眼前,虽我的回忆录已完成,但有这么多的网友要我再写点,尤其有几个在校大学生要我再写点童年的事情,那就好吧,那就让我从记忆门里再倒出些往事,让大家一起回味那个年代。

1955年在我刚搬入邮电新村时,我接触了众多的伙伴,那时的心情别提有多高兴了,每到星期六晚上邮电局,会叫电影放映队来放一场露天电影,我记得看得第一部电影是“风波”它讲得是新婚姻法,主人公为抗拒父母包办,而最后投河自尽,电影最后的镜头还在我眼前“一双女子的绣花鞋静静地放在木桥上,河水不断的向下游流去……”。

在后来放的电影就是“小二黑结婚”和“李二嫂要改嫁”那时的孩子最喜欢顺口溜,尤其对吕剧“李二嫂要改嫁”中的唱段胡编乱造,其中有一句是:“我天不怕,地不怕,就怕那二嫂要改嫁”孩子们把他改为:“我天不怕,地不怕就怕那飞机拉叭叭”(意飞机拉屎)我也曾编过几段顺口溜,有一段它是:“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老虎不吃人,专吃XX民”(XX民是个伙伴的名子,因我和他打架而要编来骂他)。

谁知这首顺口溜会发表在1961年大约11月的人民日报的第四版上,标题为“对于儿童的歌谣问题”当中有好几首顺口溜,但对我编的那首其中专吃XX民己变成,专吃杜鲁门了,(杜鲁门五十年代美国总统)我当时曾想,大人一直都在关心着孩子们生活和思想动向。

解放初期的家庭孩子都很多,北方家庭都在四五个以上,一到吃饭孩子从不上桌面,七八个孩子都一手拿着馒头或窝窝头,另一手拿着水一样的稀饭,全蹲在门口和地上吃,大人怕孩子养不大,取名字也都是:小猫,小狗,黑蛋……之类的,在我住的二区有二个,一个叫小羊,另一个叫拴住,一到旁晚这两家大人喊孩子吃饭,那就热闹了,在家里就听到,“拴住,小羊,拴住,小羊…..”听到的人都会哈哈大笑。

我从小就非常顽皮,常干一些让别人想不到的事,自上学后我在课堂上很认真,但课外便是我随心所欲的时候,记得一次全校去春游,那时不像现在出去矿泉水,水果,点心有的全带上了,那时我们能在口袋里放个青罗卜就不错了,那一天在排队回来的路上,全校师生都在一起唱旅游真快乐这首歌,它我还会唱歌词是:“排着队唱着歌,旅行真快乐,树儿绿,花儿黄,暖风吹着我,走过石桥,爬过山坡,咱们一块来玩吧,旅行真快乐!”。

就在全校最后一句歌词结束后,我却加大嗓门的再唱了句:“连点水也喝不着”这时的学生和老师全朝我看,我想这下完了,回去我要挨批评了,但回去后姜老师并没怎样批评我,她只对我说:“我知道你想突出自己,很好!但我希望你是突出在学习上”(待续)

相关文章关键词

《历史的记忆补充篇(关不上的记忆之门一)》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