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说说“偷菜”现象

说说“偷菜”现象

2013-10-27 03:22 作者:川梅 阅读量:300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只要一坐在电脑前,一国人不分男女,不问长幼,都有事可干了,且干着同一件事,而且干得昏天黑地,干得不吃不睡,干得很有精神。

这就是风行于网上的偷菜。

我是一个孤陋寡闻的人。每天独来独往,游走在自己的世界里,在一国人忙得不亦乐乎的时候,居然对此还一无所知:网络上怎么能偷菜呢?

真是落伍。其实,出现在我们身边的“偷菜”热,已经成为一种现象,被热火朝天地普及着。人们不分地点场合,都在饶有兴趣地谈论这一热门话题,感觉是众人皆知,无人不晓,是天下最流行的一件事。

第一次听说“偷菜”,还是在今年的国庆。

我到一朋友家做客,看她在网上玩游戏,就问这叫什么游戏,她很吃惊地看着我:“偷菜啊,你还不知道?”她的表情我十分不解。我说,不知道很正常,因为我对游戏不感兴趣。

第二次听说,是在中央电视台早间新闻里,具体说的什么我已经记不清,但是“偷菜”游戏听得很清楚。

第三次是我的?好友说起偷菜,那兴致别提有多高,就当我这个人不存在了。

第四次是某领导说,半夜三点多钟起床为其妻收菜。

前后这四次,应该说对我的影响很大,我就不信这个“偷菜”有这么大的吸引力。我本是一个好奇心极强的人,越是未知的世界越想去一探究竟。事实上,我真不是一个喜欢玩网络游戏的人,仅仅会一点“斗地主”,几年过去了还是一“包身公”,而且越包越紧没有解放的可能。

但我下定决心要参与到“偷菜”这个游戏中去。

就像多少年前,不会打麻将,就有人说:“十亿人民九亿麻呀,你还不会?”是啊,全民性的运动,我怎能不会呢,于是很快进入学习状态,只是一旦学会,以后就不感兴趣了。

于是我开通了QQ空间,在个人中心里加了QQ农场,按照提示一步步地种上了菜。只是怎么去偷别人的菜,工具怎么用还不明白。第二天在好友的指导下,一切都明白了。

从开始种菜到现在不到10天。这几天的经历让我理解了那些狂热的“种菜”和“偷菜”的人。这是一个让人牵肠挂肚的游戏。开始我就只惦记着自己地里的菜被人偷,于是一次次看清自己的菜成熟的时间,告诉自己千万不能让人偷了。

有一天晚上,我有一季菜是深夜三点四十五分成熟,于是我把闹钟调好,半夜起来收成。但几天下来,只守不攻,获得金币很少。朋友说你要多加好友,你要经常去偷好友的菜,同时要多到别人的地里去种草、去放虫、去使坏,这样你的金币就越来越多,级别也会越来越高。按照朋友的教唆,我就经常去“偷”别人的菜,收获确实大大的,金币猛增。

于是我准备买地,准备种更多的菜。

兴趣那是相当地高。

偶尔,我也会把这些经历告诉一些朋友,但得到反应全是反面的。

有的说:“你神经病啊,搞这个。”

有的说:“看来你也在堕落啊。”

更有甚者,反应简直就认为那是洪水猛兽。对此我开始是反驳,说不就是一好玩的游戏,至于吗。但后来我是淡然一笑,事后我也在反思,纵然有人对“偷菜”很反感,但为什么“偷菜”这个游戏会引起这么多人的热爱呢?想来想去,无非这么几条理由:

一是现在人们生活看似越来越多元化,越来越多姿多彩,其实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交往的时间很少,内心的孤独感也越来越强。以我为例,每天上班就是写不完的材料,下班开车一溜烟地回家了。以前回家的路上还可以聊几句,现在家也越住越远,私家车越来越多。二是有浓烈的个人兴趣和爱好的人还是偏少。我想这也是一个事实,看看周边的人,有的除了工作就不知道还有什么事可做;有的人喜欢搓两把,但对于工薪一族只有放在周末进行;有的人喜欢写写画画,但那也不是每时每刻都能为之的事情。人总是要换换脑的啊!还有人有很多的爱好,但受到条件的限制进行不了。三是别人说的,我基本赞同,那就是国人信仰的缺失。应该说西方国家有信仰的人很多,他们总是不停地在修炼,在祷告,在做攻课。而大多数国人没有这些东西武装头脑。于是虚拟的网络空间就有了市场。

当然还有其他原因,比如有人说“偷菜”是中年人的游戏。因为中年夫妻大多生活处于平稳的状态,回到家里一般都是各忙各的,看电视看不到一起,交流好象又没有多少激情。很多家庭里都不止一台电脑,安一个路由器,多少台电脑都可以上网。

基于这些原因,网络有了广阔的市场,可以满足不同需求的人们。找快乐、找牵挂、找发泄都有了去处,所以“偷菜”热起来。有的人把“偷菜”这一游戏的乐趣不断扩大,画的漫画让人笑爆肚皮。

有的文思泉涌写出打油诗,让你读后捧腹大笑。

不信你读:

“开心农场大坏蛋,培养网上盗窃犯。不睡觉不吃饭,睡到半夜到处串。他攀墙,我跳院,月黑风高好做案。人手一张麻袋片,这拔葱那拽蒜,茄子土豆偷成片。谁家菜地都不管,偷完马上往家窜。一到家里傻了眼,自家蔬菜全不见。”

还有人把“偷菜”与干部任用结合起来,写的段子让你读后回味再三,觉得言之有理言之有据。不信你再读:政府下文,从即日起,全国选拔任用干部将主要从QQ农场中选拔。依据是:

“种菜种得好,说明有头脑;种菜种得精,说明思路清;半夜偷菜忙,定是工作狂;种菜算的细,说明懂经济;偷菜偷不怕,胆子肯定大;偷了不吱声,说明城府深;被偷还种菜,提拔要加快;狗咬不投降,竞争意识强;被抓不撞墙,一定是栋梁。”

哈哈,真是精彩!

看来,你还别小看“偷菜”这一网络游戏,带给人们的不仅仅只是快乐和牵挂,还有很多的思考和启示,很有意思哈。

不信你也上网“偷”一回!

新浪网友评论:

这是一个很让人开心的网上游戏。

既然被川梅练习过了,体验过了,又花了这么多精彩的文字,隆重地写在博文里,就不妨也静坐下来,用目光细心地读一读。

这一读,“偷菜”这个游戏好玩不好玩不要紧,要紧的是我们思考了。

这是“偷菜”游戏的开发商,可能没有想到的。

他们能想到的,就是人们在网上的活动空间,能怎么极大地被开发出来。也就是说,怎么能让更多的人,一坐在电脑前,就自动地把时间忘掉,把疲劳忘掉,把自己忘掉,心甘情愿地在他们的商业设计里,无限地延长黄金一样的时间。

他们很精明,他们形而下地挖掘人的潜意识。

于是,一个人人痛恨过,人人又有过,而且暗藏下来的心理活动,就被提炼出来,就被以游戏的形式,开发成一个便于参与的空间。

这个空间,在大多人心里,就是一种游戏。

而在博客写手川梅这里,游戏过后是思考。

我很赞叹这些思考,但我对“偷菜”这个游戏的认识,还停留在一种田园风光里。回想我从农村走到城市,失去的是土地,失去的是在土地上劳动的行为。因此,在网上种菜,不说回归到土地上,起码可以在这个虚拟的空间里,看到那些曾经在土地上生长过,温暖过我们肠胃的绿色植物,眼里和心里是愉悦的。

因此,我也喜欢上了“种菜”,喜欢让心理,做一种很可怜的回归。

我也喜欢“偷菜”,喜欢让天真的童心,能在虚拟里天真一次。

而我们“偷菜”的前提,一定要不妨害什么。

相关文章关键词

《说说“偷菜”现象》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