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步
我喜欢旅行,每一次旅行都使我更加地接近自己。我不愿意把时间浪费在伪装上,我信赖用脚步丈量出的千滋百味。
今年的七月十一日,我跟随文学协会的同仁前往孟山的永寿寺采风,此地距离县城有百里之遥,交通不是十分便利,所以我至今未曾目睹孟山的庐山真面,今夕得此机缘,心情自然无比愉悦。出发时,太阳还未醒来,沐浴着晨光上路,倒也清爽。临近孟山边界,汽车环山绕行,一路山峦起伏,林荫护道,幽静之极;漫山遍野绿意葱茏,墨绿、浅绿、嫩绿、翠绿、淡绿,集中在一起,重叠在一起,静静地交织在一起,飘动在一起,这里就是绿色的海洋,演奏着惊心动魄的希望交响曲;当鲜红的太阳升起来,越过高山田野,射进车窗,我仿佛听到了绿野的呼唤,呼唤我从这画下的天地中醒来。山气如烟,氤氲着这一片郁郁葱葱,一时还真有些置身于仙境之中的迷幻之感。一路上时有野兔、野鸡等小动物快活地出没在青山绿树间,牛儿、羊儿三五成群地跑来跳去;偶尔也能看见坐落在山坡上的老屋,这一切的一切都让你深深体味到原始生态的质朴灵动,这山清水秀的广阔大地,滋养着一切、包容着一切,它不像钢筋水泥的城市,嫌贫爱富,只钟情于那些取悦灯红酒绿的灵魂。这里的一草一木、一花一物都是人类自身的写照,正如诗人刘亮程所言:“任何一株草的死亡都是人的死亡,任何一棵树的夭折都是人的夭折,任何一只虫的鸣叫都是人的鸣叫。”这里的自然是和谐流畅的,在这里,你可以听见自己心灵的回声!
终于抵达了永寿寺(又名三界寺),这座千年古老的寺庙坐落在“松排山面千重翠”的三峰山之中,自然景观与古建筑群相映成辉。古刹寺院庄严朴素,大雄宝殿无言地诉说着佛教博大精深的文化;说法台,金刚菩萨排坐,四周翠松点缀,是佛教讲法之道场;千年古松迎客松镶嵌在说法台的怀抱中,翠松奇石,迎风而立,好一派逍遥气象;舍身崖高数千尺,气势磅礴,据说此地乃神秘高僧坐化成仙之处,远远观去确觉威严肃静,当我与同伴们相扶相携着攀爬至此俯身下望时,不禁悄然感叹:在造化面前,人类是无能为力的。
蓦地就想起了我曾经问过学生的一个问题,我问他们:“我们为什么不能破坏大自然呢?”学生回答:“因为大自然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破坏了大自然,人类也会走向灭亡。”我接着又问:“如果破坏了大自然,人类也不会受到任何惩罚,那么我们就可以破坏大自然了吗?”学生们因为迷惑而陷入了沉默,我也陷入了沉思,记得霍尔姆斯.罗尔斯顿在《哲学走向荒野》一书中对于这个问题给出了这样的答案,他说:“森林和土壤。阳光和雨水、河流和山峰、循环的四季、野生花草和野生动物——所有这些从来就存在的自然事物,支撑着其他的一切。”是啊,自然不仅是人类科学的源头,也是诗的源头,是哲学的源头,是宗教的源头,人类不仅仅在物质上离不开自然,人类精神的成长也是永远离不开自然的……
三界寺的和谐平衡之美处处弥漫着自然地神秘气息,可惜中午时分我就要离开了。我饮着此处“八角井”的天然水,带着青松翠柏的树香,在频频回望中,告别了这山、这庙、这绿、这清风……如果再有机会,我一定会潜到这块土地的更深处,去触摸它广博丰厚的精神脉搏,相信这样的脚步一定会让我苍茫的尘俗之心记忆起诗的芳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