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喝酒也有故事(十)上海滩的“东风饭店”

喝酒也有故事(十)上海滩的“东风饭店”

2013-10-23 22:08 作者:上虞厂房网 阅读量:329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上海真是一个国际大都市啊!如果把上海比作东方的明珠,那美丽的外滩最闪亮、最璀璨。每当天色渐渐暗下,夜幕中的上海外滩就会华灯初上,霎那间成了灯的海洋,巍峨的东风饭店、海关大楼、上海大厦这“万国建筑群”在五光十色的彩灯和霓虹灯的辉映下,显得是那样的璀璨夺目,散发着浓浓的海派气息。把我带入了一个童话般的世界。

1986年我与陈达文二个人长驻在上海四川南路永安路创新旅社,作为上虞真美日化厂的“驻沪办”。有一天我们的厂长茅海富和业务厂长王连根来到了上海,为了印刷注册商标为“春江月”的千里香香片纸,特意宴请上海人民印刷十厂的相关人员。

傍晚我们来到了位于上海外滩二号的东风饭店,沿着1910年的照片上就能看到的那特有标志“雨篷”下面的正门大理石台阶走了进去。现在我还能记起的是这一顿饭我喝了三瓶黄酒,而陈达文喝得酒肯定比我还多,大家是一瓶又一瓶地灌着,这是我混在“上海滩”的第一次醉酒。

东风饭店这个名字,怕是出典于“东风压倒西风”这一句话吧。用它来命名旧上海总会,实在是有象征意义的,对上海人来说,也很有时代特色。东风饭店,1910年这里是名扬远东的上海总会,是名流富贾聚集之地,拥有当时最长的酒吧吧台;1949年这里被改建为国际海员俱乐部,成了面向波兰、阿尔巴尼亚和香港水手的酒吧,一个海纳百川的社交场所。

1971年大楼改名为东风饭店,向公众开放,设有长吧的一楼酒吧间被改造成为了中餐厅。那里的清炒河虾、松鼠黄鱼、香酥鸭和三鲜汤口味浓重的上海菜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80年代美国肯德基快餐连锁店进入上海后,开设的第一家分店也在东风饭店二楼。

东风饭店1861年由在沪英侨发起创设,建于1910年。大楼框架结构,是一座典型的英国古典式建筑,也参照了日本帝国大厦。楼高六层(连地下室),占地面积1811平方米,建筑面积9280平方米。楼体南北两侧对称,楼顶南北两端各设置了巴洛克式风亭。窗户形状变化多端.细部雕刻细腻优美,顶上石膏镂花多用花环或花草图案。外墙除勒脚、柱为石料外,均为水泥仿石墙面。外观横直线条三段式的处理富有韵律,整幢建筑显得优雅而富于艺术感染力。

内部装饰更为华丽精美,大楼的室内装潢由当时马海洋行的日本建筑师设计,参照了日本帝国饭店装修风格,所以就有了“东洋伦敦”的别称。大楼内也多次仿英国王宫格调装饰,弹子房就是按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时期王宫中的格调而装饰,棋牌室则用红桃和梅花装饰的天花板,故也有“皇家总会”之称。

当年大楼的一楼为酒吧间、阅览室,二楼为餐厅、宴会厅,三、四楼则为客房。楼内二层至三层的中段增加的六根贯通两层的爱奥尼亚式的古典立柱,给人一种立体感。大楼所使用的别致的半圆形铁笼式电梯是西门子公司制造的,也是上海滩的第一部西门子电梯,距今已有90年的历史。这里还有一条黑白相间由大石装饰的长达33.7米的酒吧柜台很有特色,当时号称远东最长的吧台,闻名于世。在这个酒吧可以喝到当时极为珍贵的洋酒,据说最早的洋酒是英国的红方、黑方和人头马干邑。

东风饭店在上海外滩的建筑群中显得陈旧和矮小并不出众,充满着沧桑感。但她独特的玻璃门廊和巴洛克风格的天花板雕花异常的细腻和精美,还有那些壁炉曾经温暖了多少异乡人的上海冬天,里面的木地板大理石虽然老旧,却能让人找到昔日留下的风花雪月印记。

当我知道今天的东风饭店已摇身变成了上海外滩最奢华的酒店“华尔道夫酒店”,我有些惊讶。来自美国纽约的华尔道夫是全球最奢华和经典的老酒店,曾经接待过无数的名流和政要,选择在上海开设亚洲的第一家华尔道夫,让人重新体味到了“上海滩”的传奇……

相关文章关键词

《喝酒也有故事(十)上海滩的“东风饭店”》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