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刮胡须所想到的

刮胡须所想到的

2013-10-24 18:55 作者:上虞厂房网 阅读量:257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昨天晚上在家里偶尔照了一下镜子,忽然发觉镜中的自己却是如此地苍老,岁月留在脸上的皱纹是越来越深了,胡须也像被霜打一样花白起来了。尤其是在熬夜之后,胡须更是疯长。于是我拿起了一把手工剃须刀,在涂上剃须膏后,轻轻地刮了起来,锋利的刀片在脸上游走,有一种痒痒的感觉很舒服。

我是一个非常懒的人,每次都要待到胡须横生、胡子拉碴的时候才会刮一下,可我又是一个喜欢刮胡须的人,每次刮完胡须摸摸光光的下巴,照照镜子,看着自己这张饱经沧桑、皱纹纵横的脸,在光滑中泛出了青色,泛出了一点年轻的光泽,心中就会一阵惊喜。“这是我吗?那好象不是我耶!”似乎找回了一点从前的时光,过去的风采和做人的自信。

人之须发,受之于父母。胡须是男人的生理性征,更是男人的标志。从青春期开始,因为荷尔蒙的作用男人开始慢慢地长出了胡须,以后在嘴的四周、脸的下部、颚、下颌以及喉的上端都会生长胡须。刮胡须便成了男人日常生活中要做的一件事情,刮胡须也好剃胡须也罢,都能使男人容光焕发,十分潇洒。如果一个男孩长到了十八岁,唇边还无须的话,不仅自己惴惴不安,连家人也会着急,担心身体发育是不是出了问题。

我曾记得,读春晖中学的时候在校寄宿,有个别年龄稍大,发育较早的男生,每当清早起来刮胡须就会面露得意之色。而我们还没长胡须的人,心里总是好羡慕他们,也盼望自己快快长出胡须来早日成为男人。现在再回想起当年的少年心态,很好笑呵!

我还记得迈出学校门槛在社会上混日子的那会儿,自己还只有十七岁稚气未脱,为了让自己显得成熟一些,经常不刮胡须,可是没有用,那胡须好象故意和自己作对,越是想让它长得快点,它越是不长,即便是三五天不刮胡须,也长不了多少。

而身边亲近的长辈总爱用一句百官老话来教训我:“嘴上无毛,办事不牢。”男人的胡须,成了一种象征,这办事的牢靠与否,能不能让人放心,竟与胡须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许多少年老成之人都纷纷蓄须以示成熟,从而得到了别人对其社会阅历和办事能力的肯定。

我在文学作品和影视中发现古代不少人是蓄须的,古代的男人,彰显男性阳刚之美的手段不多,靠什么去吸引女性的目光呢?恐怕只有胡须吧!于是上自皇帝、下至平民大家都以蓄须为美,成为了一种时尚。庄子就把“美髯”视为一种极品男人的标志,《三国演义》中“过五关斩六将”的关云长更是地道的“美髯公”。

还有古代的男人蓄须,也是一种显示男人智慧的形象,我所知道的儒家圣人孔子,运筹帷幄的诸葛孔明,一代诗仙李白、诗圣杜甫都是长须飘飘。大家有没有注意到电视剧中古代的男人在思考问题的时候,镜头中一个很经典的动作,就是用手轻捋胸前的长须,然后是一副俨然在胸的样子……

我发现古代的男人留须蛮有讲究,并能从留须看出其人的一点家事。留了“一字胡”的男人,说明他已经成家;留了“八字胡”的男人,标志他开始步入社会,或已有子女;留了“子孙胡”的男人,表示他的子女已经婚配,还有孙辈儿女了。

现代的社会展现个性更开放也包容,有的时尚男人把胡须修整得美轮美奂,以此来表现风度,张扬自我。对于一个热衷于修饰胡须的男人而言,只要胡须蓄得有味道,蓄须是不需要理由的。男人蓄须的美,各人的脸型不一样是要因人而异的,不同的胡须有不同的美感,应该对镜审视。

一般说来,圆型脸可以留一些轮廓比较硬朗、线条直接的胡须,如上唇须或山羊胡须,使脸型加长;三角型脸,即额部窄小、下颔宽大的人,适合蓄络腮胡须遮盖下颔使脸型协调;菱型脸则可在下巴处留胡须,这样可使尖下巴变得不明显;而国字型脸者,留络腮胡更能体现其阳刚气,并可以选择上唇胡须一起留。

现在的美容化妆师完全可以让男人成为帅哥,自己根本不用太费神去研究。不过许多女性是不大喜欢男人蓄须的,“你的胡子好扎呀!”这是我们屡屡听到的身边女人一句话,更何况飘飘长须了。

刮了这么多年胡须的我,这张脸从充满光泽到粗糙暗淡,从平滑洁净到松弛多皱,从黑色胡茬到花白胡子,使我感到了自己饱经沧桑、日渐衰老,真正体会到了人生漫漫、岁月匆匆……

相关文章关键词

《刮胡须所想到的》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