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写作是一种奢侈的游戏
作为一本集子的序言,通例是要请一时贤前辈濡墨为之,方显风光气派。然作者久居乡野身困一隅,难到首善之区通都大邑,故龙门难登真颜难觅墨宝难求。
此序,我只好自己写了。自己的文章,自己的想法,可能没有人比我更清楚,这点,我很自信。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这是武侠小说里的说法。有人的地方,就应该有文章,这是我的武断。
断断续续写了几年,有时洋洋洒洒,有时盘桓不畅。高兴有之,苦恼有之。慢慢积攒了百十篇,自我感觉还行。我的文字都是我的嫡子后嗣,我溺爱它们。
没人逼我写,我自己乐意。写作,不是一个中文系毕业生的必须。我写,是对自己阅读的一种反馈,是对文字的敏感,是在记录心的划痕。
用心读了十几年书,咀嚼过反刍过吸收过,应该会挤出点牛奶和血来。活了三十八岁,也经历过不少事。欢笑,忧伤,焦躁,神经质,小人物的万千想法,有必要自言自语或向别人倾诉一二。文字可以安慰眼睛关照心灵,我以为。
我先在本子上起草,打成电子稿后发到博客上晒晒。博友们一例赞赏有加,不关利害的掌声,谁都不会吝惜,这是游戏规则。
虚荣心作祟,我挑挑拣拣,凑成这个集子,取名为《指尖上的冥想》。我想,指尖有时要比脑袋忙碌,应该得到赞美。网络时代也是指尖时代,我珍爱我的指尖,珍爱我的冥想。
盘点这些文字,我并不满意。这不是自己成熟期的文字,太整饬太单薄。我的文字应该更倔强更出格些。我却无意间磨损了自己的锋芒,这不应该。我厌恶四平八稳的样板文章,我喜欢天马行空的做派。可惜,我没做到。
有些文章是写给自己看的,很私人化。自怨自艾自吹自擂自弹自唱,看两遍自己都害臊。我问自己,老是在鼻子尖上寻找世界,是不是太狭隘低俗。可转念一想就释然了。我是世界上一株孤独的庄稼,不会有什么惊天大事叫我一一体验。好在,书本大,能学习很多;心大,能领悟许多。这样,就不怕文字囿于平凡的生活和单调的职业了。
写文章,我没感到太艰辛。我感谢文字,它们在我的生活里撒了点盐巴和辣椒,让我感到平凡的日子多了些滋味。我愿意做一个虔诚的文字信徒,膜拜缪斯,永远永远。
我知道,写作需要严格训练。训练初期的模仿很有必要。我的文字表达有过几次变化。先是模仿鲁迅先生骂人的文风,极力把句子写得短而硬,如刀削斧劈,写着写着,感觉很累。又喜欢孙犁的清新质朴,孙犁晚年的文字越来越窄,我不满意。又看汪曾祺,汪先生的文字活脱有韵,但先生的知识面太驳杂,学不来,仅仅学了表达的油滑劲头。
腔调易仿,风骨难学。文字里的风骨气质,不是一下子就能立起来的。
我阅读过一些现代诗文,也有自己的一些看法。当代散文佳作,有文采有意思,多了对常识的体验,多了个体情怀,但锋芒少见了思想少见了。我发现,许多人写着写着就不自觉得矫情起来世故起来变得面目可憎。故,我不太看重散文家的作品,倒乐意多看小说家诗人的随笔,不刻意为文反倒时见精彩。学者画家政论家,学术论文军事评论球场解说……另一天地,另一思路,另一活法,给人意外的阅读惊喜。这是职场优势,不信不行。
所以,我怕重复自己,我换着写法,不断开拓视野。但惰性的力量很大,我雷同的面孔会在不同文章里串门,这叫我很无奈。好在,我不是作家,我的文字不值钱,我会毫无顾忌地删削自己的句子。植皮割肉抽筋剔骨,都不心疼。
我就是写着玩,没那么多正经。但我知道,无论什么活计玩到花样迭出才算精通,我痴迷于这种玩法,这种挥霍时间的奢侈游戏,不计输赢得失。我守着自己的领地,自耕自耘,自歌自吟,毫不理睬周边的风云变幻。
你们笑我太不同,我笑你们太相同。我喜欢这句话。
现代人的生活空间扩大到无垠,但思想空间太逼仄平庸,有奇思妙想的人少了,恐龙级的稀罕。我们把自己层层包裹上,陌生的远眺对方,我们拒绝交流沟通。诗人说,你\一会看我\一会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
好在,网络多多少少拓展了一些人倾诉的空间,这是好事。可能有些网络文字桀骜不驯信口开河甚至带有一脸一身的污垢。可我尊重这种存在,我参与这种表达。
相信,在生活的丛林中,每个默默写作的人都是一株静静开放的花。
我也是。欣赏我者,引以为知音;批评我者,引以为师长。
此书仅作为纪念,不送人。
是为序,请展眼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