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了厂房
将城北的厂房卖掉的想法,从去年开始就有,到了今天晚上终于尘埃落定得以成行。我买下这个厂房,还是在1995年我开粘蝇纸厂的时候,当时生产形势无限好,在梁家山村大礼堂租赁的厂房场地不够使用,员工人数一再增加,车间一再增添,可还是满足不了生产需要。后来经我在前江的老表朱松芳介绍,花了八万五千元人民币把郑庆洪的厂房买下了。因为是一时的冲动,事后曾经使我后悔莫及。
记得当年老表朱松芳带我去看了这套厂房后,我感觉厂房虽然破烂不堪,车辆出入的道路狭窄,但使用面积够了,处于城郊结合部招收职工比较容易,于是当即就决定买下了。那天晚上,我兴奋得睡不着觉,这是自己下海后第一次购买厂房挣下固定财产。我甚至还担心厂房会被别人买去,应赶快下手。妻子茅彩娣当晚也被我说得动了心,可第二天她去一看,就说太陈旧了。但生产又急需有自己的场所,当时上虞还没有房产市场也没有房产中介所,自己也没有时间去找房子,很无奈,只得勉强同意我买下这幢厂房。就这样,一套本来很难出手的破旧厂房“奇迹”般地到了我的名下。
房子买下后,让人窝心的事情发生过不少。破房子先后经过了三次大修,花了不少钱,但建筑面积有所增加这点还是值得的。第一年有人在厂区与邻居打了群架,后来经过警察追捕才平息了事态。第二年有人在环保局举报粘蝇纸污染环境,正好我有个高中同学的弟弟管这件事。第三年有人在电视台举报,新闻记者来到现场采访,幸好我的朋友圈子大多在广电。经过三番四次的折腾,我的厂大伤元气再也没有顺气过,直至企业破产。后来在这个厂房我又开过溜冰场、棋牌室都难以起死回生。再后来被我全部改成了外来人口公寓楼,租居着“七十二家房客”直到今天。
前年为了做外贸,我去做了土地证,光土地出让金花了我十万元,还有二万元交际费用。因为双证齐全了,我从银行贷款一百二十五万元,可是每月八千七百元的利息也压得我喘不过气来。虽然这个区域快要拆迁了,我心里舍不得卖掉厂房,但为了做人不致太累,只能忍痛割爱。从去年开始就委托中介所挂牌出售,已不知有多少客户去看过我的厂房,因为价格、因为道路不宽敞,没有成交。但我并未死心,虽然我把厂房只委托前妻的中介独家挂牌,但看房子的客户还是不断,毕竟房子真的比较陈旧了,而且交通不便。看的人很多,谈的人却不多。我的内心也非常矛盾着,既怕卖不了又怕有人真看上了,到底是卖还是不卖呢?拖了很长时间,我真的很难决择。
今天我的前妻打来电话,约定晚上七点洽谈。这次我是痛下决心,把售价降了很大幅度,才终于洽谈成功了。买房的客户是我认识的一位银行老主任的儿子,我确信是诚心诚意的购房者,于是我在买卖合同上签了字。其实签字的时候,我的心里还是有些忐忑不安的,我给原配打了电话征求了意见。这次卖房全靠二位妻子的功劳和苦劳,当然中介费我还是要付的。我承诺按规定支付一万元中介费,毕竟我是房产中介所的老祖宗,不能坏了规矩,而且肥水也没有外流。真是买房容易,卖房难啊!这其中的滋味有谁能知晓呢?看来,人的想法还是会不断变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