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行散记之雅歌三章
相约今生
前记
几乎每一个春天,我都会到外面去走一走,看一看。尤其在初春的时候,天气远没有夏日那份炎热,清丽的春风中带有各种花草的幽香,一切都显得生机勃勃。
置身其中,使我得以暂时地远离喧闹的尘世,在大自然的中去聆听那来自灵魂深处某个角落的低语。什么都可以不管,什么都可以不做,只是静静地想,静静地看,静静地听,让自由的空气替我抹去心灵上的尘埃,让自然启迪我抛却俗世的自私,丑恶与浮躁,重拾心灵的纯洁与宁静。
第一记农舍
路边的野花开得正艳,虽只是些不知名的小花,但却同样给人以无限春的讯息。远山青黛,今春新生的树木泛着翠绿,点缀在去年墨绿的树色山色上,正如一幅深浅入时的水墨画。路旁的山坳里,坐落着一户人家———“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门前的竹篱上爬满了青青的藤蔓,藤蔓上缀着星星点点的白色小花,四周茂密的树影半掩着矮小却别致的农舍。这一切都显得和谐而宁静,宁静中带着一丝神秘和浪漫。使人不得不佩服主人独特的匠心:将自然的色彩与神韵融而为一。
这里的主人过得虽不富裕,但一定很快乐。
第二记墓———为爱守望
道旁有一所墓,紧靠着一间屋子。屋的主人与墓的主人仅一墙之隔。我想他们必是生死相恋的夫妻或恋人,否则又为何生死相守,阴阳相伴呢?他们互相依伴,走过风雨人生路,最后,其中的一半安然离去,到了天堂,另一半仍羁留尘世。
生离死别,阴阳阻隔,何其伤痛,君不见苏轼悼念亡妻之语,凄恻动人,伤痛直入肺腑:“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岗。”
生死之劫,此乃定数,他们无法抗拒也无从逃避。但他们深信,只要相爱,就无所谓分离,他们共度了此生,彼此都成了对方的一半,就连死神也无法将他们拆散。于是他们便选择了生死相傍而居,这样,他们也就永远不会分离,在天堂与人世为对方守望。
第三纪飞絮
在柔和清丽的山风中,飘起一朵飞絮,轻柔如斯,洁白如玉,是柳絮吗?“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来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但这儿又没有柳树,又怎会有柳絮呢?是茅草的飞蓬吗?可似乎又不是,茅花没有这种轻柔与洁白,况且新春茅花是不会开的,青草丛中只有一些经冬干枯的苇杆还在迎风伫立。
不是柳絮也不是飞蓬,那会是什么呢?是白云上飘落的片羽吗,是广寒上的桂花吗。。。。。。也许什么也不是,只是一朵不知名的野花,借此春风,翩然起舞,希冀直达青云。。。。。。
看到此花,我突然觉得心中有什么东西失而复得,那是对生命的热爱,对生活的激情,对未来的希望与对前途的信心。在经过一次次挫折与失败之后,我的心早已伤痕累累,我讨厌一切逼迫我的东西,总觉得身边的一切都显得如此的压抑,我害怕这种沉闷,这沉闷孕育着某种孤单。然而现在我才发现我错了,一直都错了,我不应如此颓唐,我还有梦想,我要走入军营,我还要给爸妈尽孝,让他们过得快乐,我还要去西藏,去新疆,去青海,去看看那些异地的风物。。。。。。我还有太多太多未尽的事业。
所以我必须坚强,必须坚定的走下去,永远自信地笑对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