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其心志”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对此,我牢记于心,并不断咀嚼回味,时间这么久了,每每领悟这句话的含义都不相同。“苦其心志”,谁都有志,可大可小,有高有低。
我翻字典,觉得对志的解释太好了。志(意向)要有所作为的决心,例如立志、志同道合。志(意志)为了达到既定目的而自觉地努力的心理过程。志还有一种解释表示不忘,如“永志不忘、志哀”,等等。还有,志是“自觉努力的心理过程”,该词用的妙,用的好,用的真。花花世界,诱惑难挡,多少壮志凌儿一开始满腔热血崇向于事业有成之日,可又有多少可怜儿(或称其为悲者),抑制不住诱惑,半路驱回甚者背道而驰,其志也就不能称之为“大志”了,所言“志不坚者,志不达”就是这个道理。
大文学家嵇康说过:“人无志,非人也。”意思就是,人必须立志,人如果没有志向,和动物就没有什么区别了。俗话说:人无志,无以立。更是把立志作为立身之本来看待。明朝大学问家王守仁更是说得清楚:“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看看历史和现实,凡有大志者,多为青春立下大志。诸如霍去病、李白、王勃、杜甫、周恩来、比尔盖兹等不胜枚举的例子不说也罢。有了大志,则如沧海行舟中有了指南针,可以直达胜利彼岸;有了大志,如茫茫黑夜行车中有了灯塔,可以直达光明驿站。
有大志者未必有大业,但无大志者必无业。就如鹰的远房亲戚,鸡。据说鸡最先是能飞的,但因贪于地面的享乐而不欲再上高空,现在只能双翅扑地、鸡头跄地而已。鸭群中的天鹅,可能因为没有穿梭云间的大志,最终枉费了那一双洁白如玉的可覆千山的臂膀。而天鹅中的小鸡,可能因受同伴影响而有脱离地面的意向,终能直上九霄而俯视百川。
人性弱点太明显,如人性易懒,自己欲放纵偷懒时,大志可以提醒自己,路途尚远,若不殷勤,夜无店歇,饥肠辘辘。人性易堕,当自己遭受逆流欲沉沦时,大志可以提醒自己,高山巍峨,岂因飞沙而颤,大江浩浩,岂因险阻而断流。人性易骄,当自己欣于取得的一些蝇头小利时,大志可以提醒自己,朝阳灿烂,尚在前方;明月撩人,仍在头上。人性易疏,当自己高唱大丈夫不拘小节时,大志可以提醒自己,千里之堤,溃在蚁穴;一国存亡,系于马镫。人性易惧,当自己为小刀小枪所震慑时,大志可以提醒自己,霹雳炸雷、黑暗悬崖、恶禽猛兽,尚在前程。
志须励也。励者,砥砺、磨练之义也。剑磨则锋,志励则坚。有志者,当常励志。有志而不磨砺,久之则怠。战国时期的一对大冤家夫差与勾践就是及其鲜活的例子。夫差的父亲与越国打仗死后,夫差牢记父亲的遗愿,时时不忘为父报仇,进出宫门,都让侍卫大声问自己:“夫差,你忘记为父亲报仇了吗?”这就是夫差在磨砺自己的壮志。几年后,夫差打败了越国。亡国之君勾践忍辱负重,屈侍夫差,“其身亲为夫差前马”,立志灭吴报仇。他励精图治,“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非其夫人之所织则不衣”,卧薪尝胆。这也是勾践在磨砺自己的壮志。勾践的苦心没有白费,终于能够富国强兵,率领数千越甲,灭了吴国。细看夫差与勾践的成败,后人无不感慨。然而,夫差何以灭吴?勾践何以灭越?却无人细究。只不过是二人都苦心励志罢了。夫差何以被灭?志怠也。何以怠也?无励也。
志须常立。正如电脑上的便签纸,可以不断提醒自己,最近要完成什么,每完成一件事,我们都会有一种莫名的成就感,然后不断提高自己工作的积极性,在不经意间就能达到自己本应该达到的高度。正如《士兵突击》里的高连长评价许三多那样,他做的每件小事就好像抓住一颗救命稻草一样,到最后才发现,他抱住的已经是参天大树了。朋友,真的希望我们的职业生涯也是这样,把每件事都当成是自己职业生涯中最重要的事情去做,无论好坏,只求得到内心的慰藉。
那么,当我们抱住参天大树的时候,再回过头来看看自己的经历,我们可以自豪地告诉自己,我们的职业生涯规划已经最真实地展现出来了,我们的事业多么美丽而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