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捐助校车与款待客人

捐助校车与款待客人

2013-10-22 21:44 作者:老邓 阅读量:333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捐助校车”,恐怕是近段网络上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语了。

它讲述的是这样事情。中国政府无偿地向马其顿捐助23辆豪华校车,使当地办学环境有所改善。对政府再次在国际社会上自?奋勇地充当慈善家的义举,中国网民表示十二万分的不理解,纷纷发帖质疑。外交部出面回应,此举正常,是中国承担国际责任的体现。尽管政府都这样说了,可网民们似乎不赞同,仍有无数网民发帖跟帖对此事大事挞伐。

我是一个从事三十载农村教育的教师,也是一个网民。对于此事,我不会像他们那么慷慨昂激,那么义愤填膺,也没有像他们指责政府是“晚?政府”,奉行“宁赠友帮,不与家奴”的卖国路线。但是作为生在中国,长在中国,将来还得葬在中国的匹夫,我觉得很有必要对捐助校车的善举说几句话。

马其顿虽是欧洲一个小国和穷国,但是它比泱泱五千年文明古国富裕。它的国民比我们的人民过得滋润,学生上学不会挤坐甘肃某幼儿园的校车,更不会像衡南某小学的学生租用农用车上学。它?有像云贵乡村那样的露天小学,师生也无需站在外面上课。我们的政府却要无偿地为它捐助23辆豪华校车,帮它办学理善办学环境。对于这一点,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是无论如何短时期内都难以理解的。尽管资深外交官吴建民先生说,网民质疑捐助校车是弱?心态的体现。上学坐校车,是近几年才兴起的?。主要是因为中小幼儿教育这块兴办不少私人学校(园),为了争夺生源才置办了面包车和一些废弃的客车接送学生,便称其“校车”。在中国农村公办学校有校车的几乎是三十晚的月亮,学生要坐校车那简直比国足冲出亚洲还要费劲得多。可是为了抢生源、保财源,有些公办学校不得租用农用车或那些无牌照的破旧的乡村客车做“校车”。可想而知,其安保性与政府捐给马其顿的校车不知要差几百倍。正因为如此,去年便有了衡南十四名小学生因挤坐的“农用校车”坠江而命丧刺骨的江水之中;正因为如此,今年才有了甘肃某幼儿园因大货车肇事,校车里21条幼小的生命魂归天国。当祖国的花朵钻挤在破旧、狭窄的“校车”里,当衡南十四名小学生尸骨未寒,家长悲痛未尽的时候,当甘肃传来有21条可爱的生命魂归天国噩耗的时候,我们的政府却忙于将23辆豪华校车无偿地捐献给那些衣食无忧、不用站在风沙中上课,享有优越教育资源的马其顿小朋友。在这种敏感时候,去行那敏感之举,网民们怎么能理解,又不质疑,怎么又不说些激愤之言呢?我想,假如14位衡南小学生和23名甘肃幼儿在天有灵的话,他们对政府的此等善举,是赞扬,还是指斥呢?这恐怕只有天知道了。

看到政府无偿给洋人后代捐助豪华校车,而中国的花朵因坐劣质“校车”而凋落时,我不得不想起自己童年时代母亲款待客人的?来。

上世纪七十年代,我家吃饭的人多,挣工分的少,家里穷。可是父母很好客,特别是母亲。每当客人来了,总是倾其所有招待客人。我家住在街上,虽说那时是计划经济时代,但是还可以通过关系搞到一些猪头。猪头买来了,除了用骨头熬汤发餐面吃外,耳朵脸面猪舌都被母亲制成腊肉以供待客之用。

一年我家在寒暑假都要款待客人,他们都是父亲学校的同?。因为他们要到我家所在地的区教育组办学习班,那些关系好的便被父母邀到家里喝酒吃饭。家里的规矩是,客人没吃完,我们是?有资格上桌子的。白天待客还好些,因为母亲要出工,所以客人们自然吃得快,我们能享受到残羹剩饭。要是在晚上,我们就倒了血霉。客人们细品慢饮,我们只能瞪大眼睛看着香喷喷腊肉,流着口水晚进入梦乡。所以,虽然我们饿了肚子,但父母却显了摆,挣足了面子。尽管我们当时对父母的行为有些腹诽,可当听到老师们夸赞父母热情大方好客,父?脸上荡漾着笑意,仿佛是世上最幸福的人的时候,我们的不满也烟消云散了。

其实,一个国家在国际上立足,也与一个家一样,有时也必须做出几件类似“饿儿女而款待客人”的争面子的?来。但做这样的事也不要全然不看对象,不分敌友,也不要不考虑一下民众的感受。如日本这样的虎狼之国,虽为邻国,但是恶邻,它有什么天灾人祸了,我们象征性地捐一点,体现一下人道主义精神就可以了。绝不可像中石油、中石化那样,一出手就是两个亿。否则,就会给民众传递一些错误信息:我们的政府对外不仅愿做锦上添花的?,更乐于行雪中送炭之举;对内则不闻不问,冷漠待之。这样,政府和民众就会产生隔膜,久而久之,隔膜就会变做一堵无形的厚实而高不可逾的墙。到那时,政府不相信民众,民众不拥护政府,大家离心离德,还谈得上建设和谐社会吗?还谈得上去完成民族复兴大业吗?

相关文章关键词

《捐助校车与款待客人》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