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信仰
图书城里。
我蹲在地上翻着白岩松的《幸福了吗》
读到他写报道汶川地震时期的那几页,心里居然会微微颤抖
“同学,我是信上帝的,想听听圣经故事吗”,突然,一声温柔清婉的女声将我打断,我抬头,一个栗色卷发、学生模样的秀气女孩,她半弯着腰,黑色十字架的类似毛衣链的挂饰垂落,穿透咖啡色板材框架眼镜热切的眼神正与我相对,“哦?”确定她是在跟我说话,有点惊讶,似乎还没完全反应过来。
“我是信上帝的,能跟你讲讲圣经故事吗”她又重复了一遍,显然有点腼腆
“不好意思,我现在想看这本书”我冲她笑笑
“哦,对不起,打扰了”她有点失望的走了
白色蝙蝠T恤,牛仔短裤,修长而白皙的褪,斜挎包,极好看的背影
忽然内心有一点点异样。
曾经也遇到过基督传教者,但她这模样的,记忆里和想象中都没有过,她称呼我同学,应该是九零后,这么一个阳光又时尚的小姑娘在这样炎热的天气里满世界传播发扬她心目里上帝的精神,我确实有点惊到了。
信上帝,无比虔诚。
我没有信仰,可却对这样的虔诚肃然起敬。也许当时我应该会坐下来听她讲讲信仰的美好,若不是那么唐突而仓促。
信仰一直是个高贵的词,在红色旗帜下长大的我对于信仰的最初理解不过是革命年代革命者们不惜抛头颅洒热血都要捍卫的那个东西。信仰带给人的是坚定、勇敢和淡然,一种精神存在,它很强大,强大到任何时候都不被摧毁,它又很脆弱,脆弱到一旦被摧毁了,人也就毁了。
意外发现巧合的是,《幸福了吗》书的背后赫然一行字“幸福了吗?明天,开始信仰”,作者在后记里提到十年前写了《痛并快乐着》,十年后也许将写写关于信仰。
想起也曾与人不痛不痒地讨论过这个问题,无甚结论。
信则有,不信则无。
随便写写,这东西越想越虚无。
能够好好过好每一天,无愧无悔,在经历艰难和不幸的时候做一只乐观的打不死的小强才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