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昨天的百官:“半山”的传说

昨天的百官:“半山”的传说

2013-10-23 17:16 作者:上虞厂房网 阅读量:378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我从百度上读到了上虞乡贤研究会陈秋强先生在《虞舜传说》第十九章“挡山一鞭”文章,他是这样讲述的:“百官闹市中心有一座小山,叫半山。传说早先这座山又高又大,与龙山、凤山媲美,号称三座大山之一。后来因为虞舜的一鞭,才变成现在的半山。

这年,大舜隐居在百官,听说虞北平原海水泛滥,祸害百姓。他就拿着一条赶山鞭前去察看,走出家门,过了河,被半山挡住去路。大舜不想多绕路,扬起手中的山鞭,就势一鞭,不料半山一动也不动。大舜火冒千丈,用力又是一鞭,趁势一腿,半山的另一半升向天空。

这时,大舜手举山鞭,直往虞北走去,而空中的那只半山似被山鞭举着,在空中呼呼旋转,跟着大舜走。大舜来到海边,面对海浪滔天、潮声如雷和被冲毁的农房和庄稼,竟然忘掉他举来的半山,边仰天长叹:“海神啊!你害我乡亲啊!”边挥鞭打了几下海浪。只听“轰隆”一声,天空上的半山跌到海里,挡住了海潮的侵蚀。现在虞北的夏盖山,就是百官半山的另一半呢。”

我业余喜欢研究百官的历史,对于陈秋强先生讲述的关于百官“半山”的传说故事认为非常贴切,我试着想把这个传说故事连接得更加完整,让我们百官的后人了解。从前的百官下市头,不管你从横山弄(如今叫作青春路)朝北走,还是从“糜家大夫第”(如今的市党校)东首的大池头溪弄(如今叫作半山路)朝北走,都能走到同一座山,这座山我们老百官人叫作“孔山”。

早先的这座“孔山”是又高又大,可与龙山、兰芎山二座名山媲美,当年我们百官古镇上有峨媚山、龙山、凤山、平阳山、凤凰山、兰芎山、蜈蚣山、牛头山、孔山九座山。后来只因为虞舜的一鞭,才让下市头的“孔山”变成了现在的“半山”。这“半山”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当年,虞舜姚重华为避丹朱之乱隐居在百官隐岭(如今的岭光村),当虞舜听到虞北平原海水泛滥,咸潮倒灌上虞江,祸害居住在百官的老百姓,心里非常着急。有一天,虞舜他随手拿起一条赶山鞭匆匆从隐岭出门,想前去虞北察看情况。虞舜他走出家门,沿着十里龙山九个弯的山脚道路向北走着,当他走过百官下市头的分水港口,走完横山弄的泥埂道路时,就被前面的一座“孔山”挡住了去路。

虞舜他赶路心急,不想多绕路,看到“孔山”挡道连想都没来得及想,就随手抽出插在腰间的赶山鞭,扬起手中的赶山鞭,朝“孔山”随势一鞭,只听“拍”的一声响,犹如震天动雷响彻云霄,却不料“孔山”纹丝不动,连抖一下都没有。

这一下让虞舜不禁火冒万丈,他接着又是用力地朝“孔山”抽了一鞭,还顺势用脚朝“孔山”踢了一下。这一下就不得了啦,只听见“轰隆隆、轰隆隆”地发出了一声巨响,但见鞭到之处的一截“孔山”离开地面升向了天空。

这个时候,虞舜手举赶山鞭,来不及多想就沿着“孔山”一截升空的通道直奔虞北而去,而空中的那半截“孔山”似乎被赶山鞭无形地举着,在空中呼呼旋转,跟着虞舜一直向前飞。虞舜心急火拉地来到了虞北后海边,面对海浪滔天,潮声如雷,又见大海已冲毁了一大片茅房和庄稼。见此情此景,虞舜那爱民如子的心让他热血沸腾,忘掉了他还举着的空中半截“孔山”,仰天长叹道:“海神啊!你害苦了我的乡亲们!”随即挥鞭,恨恨地、狠狠地抽打了几下海浪。

不料,又听到一声“轰隆”巨响,白浪飞起半天高。原来天空上飞旋的半截“孔山”跌落大海里,正好挡住了汹涌澎湃的海潮侵蚀。从此虞北的大海被挡在了这半截“孔山”之外,后海的海水再也没有逾越前海侵蚀百官。今天独立於虞北平原的那座“夏盖山”,原来就是我们百官“孔山”的另一半,而现在的百官“孔山”也被我们百官的后人叫作“半山”了,当年在这里还有一所“半山庵”香火相当旺盛。

相关文章关键词

《昨天的百官:“半山”的传说》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