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昨天的百官:“心桥”的传说

昨天的百官:“心桥”的传说

2013-10-22 15:23 作者:上虞厂房网 阅读量:260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从前的百官上堰头“桃园桥”和“施家桥”之间还有一座“心桥”横跨在“百官街河”上,说起“心桥”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我们百官的三里长街,中间被一条“百官街河”分隔成东西两半。现在好多人习惯把百官街的上堰头叫作上街,把百官街的下市头叫作下街,其实这是个错误概念。

老辈手里的百官人,是把百官三里长街的“百官街河”以东称为上街,把“百官街河”以西才称为下街,横街里称为中街。这是百官街季、谷、糜三大家族达成的协议,为的是平分秋色,谷氏家族居上堰头,糜氏家族居下市头,季氏家族居中间。

老底子的百官街是长长的青石板路,弯弯的河道,两边依河人家粉墙黛瓦,幽深古朴。河联着桥,桥连着街,街牵着巷,巷衔着弄,弄堂里便有许多人家。东家到西家,南头往北头,都要经过桥,桥与桥相联,桥与桥相望。

还在老早老早的时候,有一年曹娥江“涨大水”洪水泛滥成灾,“百官街河”也水满为患,冲垮了一座木板桥,还掀翻了“百官街河”河埠头正在装送货物的数叶小舟,断送了三、四个不会游泳的脚夫性命。这事闹大了,惊动了上面,丰惠县城的县官老爷受到了斥责。

于是县府衙门便拨了专款,动用民工建筑一座新的石桥,以连接两岸的百官街。这是一件顺民心应民意的举措,自然深得百官的乡绅百姓热烈响应,石匠师傅和民工们做起“生活”来也格外的卖力气,造桥工程进展相当顺利。没过多少时间,一座石拱桥赫然显现在百官人面前。

就在石拱桥即将完工,正当人们雀然欢呼之时,却发生了一件稀奇古怪不可思议的事情。原来石拱桥的正中央连接处有一块石头突然“咚的”一声落入了河江里,石拱桥出现了一个豁口。石匠师傅量了尺寸,推了一块石块来,凿好之后去补那缺口,可是新放上去的石块总是不合适,要么尺寸过小,“咚的”一声又掉入了河心,要么尺寸过大,放不进去搁起来。大家颇费了几番周折,就是没有办法,就连技术最好的老石匠也是无能为力,只能望而兴叹!

大家以为是什么地方得罪了河神,赶忙取了纸香焚烧了,可是依然补不上那豁口。这下连县官老爷都非常着急,为了早日完工,便悬下五百两银子的赏钱,希望能招募到能工巧匠为其补上豁口。“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好多人涌跃应试,但没有一个人成功的,这桩怪事一时纷纷扬扬传遍了百官的大街小巷,人们当作了饭前茶余的“朝事”。

临河的百官街上,林林总总也有十多家酒肆饭铺,终日人来人往,生意很是火暴。其中有一家二层的吊脚楼酒店,就开在新造的桥脚边,楼角上悬挂着一幅酒幌,上书十个大字:“小店名气大,老酒醉人多。”掌柜的为人忠厚老实,在我们这座百官古镇里以仁义著称,远近的客人只要走进了店堂,就会把人招待得十分周全。

客人酒足饭饱之后,若说句身上没有带钱,掌柜的便会一笑说道:

“没关系,先记帐,下次再算吧!”

把客人好好地送出门外。待十天半月之后,那欠酒钱的人便会主动上门前来付帐,很少有赖帐者。一来二去好名声在外,远近四乡八方进城来的人,都喜欢在这里来壶“串筒热老酒”。这次许多前来应试补那石拱桥豁口的“高手”,也大多集聚此处。一边喝酒一边看着窗下桥上发生的事体,都想知道最后会是谁能补上那豁口?

有一日,酒店来了一个样子有点疯疯癫癫,穿着一身破烂衣衫,头发乱蓬蓬、胡须跷笃笃的糟老头子,看年纪已是古稀之年,虽然浑身灰垢,但双眼炯炯有神。走上楼来拣了靠窗的一方八仙桌坐下,对掌柜点了点头,开口就要好酒好菜。待店小二备齐酒菜,这老头也不多说话只管自己边喝酒边听旁人讲空话。酒足饭饱之后,又开口要了一间上好的房间,美美的睡上一觉,醒来后又向掌柜要了好酒好菜,独自坐喝。就这样天天如此,掌柜小心着好生伺候。

到了七、八天,这老头又一次饱食了一顿,忽然说话了:

“掌柜的,算帐。”

掌柜微微一笑,说道:

“客官,总共七两三钱银子,您老就给七两得了。”

老头笑着说:

“掌柜是个好爽快的人。银子我是不会少给的。”

“挪,把这一块东西拿去,值五百两银子,多下来你就不用找了。”

这时候,店堂里的其他客人一听老头这话,都大吃了一惊,纷纷围了过来,大家张大着眼睛瞪着这老头想看个究竟。只见那老头从怀中衣裳里摸索了半日,摸出了一块黑色的石头,大约有半个草凉帽大小。众人“哄”的一声大笑,七嘴八舌嚷道:

“没有钱就直说么,白白吃住了半个月时间,到头来竟拿块石头来哄骗掌柜。”

“侬还是去骗骗三岁毛孩子吧。”

这老头既不生气也不脸红,而是手里拿着“黑石头”笑着对着掌柜说:

“掌柜的,我这银子侬收勿收?”

“多也好,少也好,我就这一块银子了。”

掌柜心里略为有点不快,感觉一种被戏弄的味道,但嘴上还是说道:

“既然这样,那我不客气了,只好收下侬介大一块银子了。”

众人见此都为掌柜打抱不平,纷纷斥责老头:

“老太公,真的没有道理!”“是不是看见掌柜的老实忠厚,好欺侮?!”

掌柜见激怒了众人连忙笑着打圆场,他上前摆摆手止住了大家,说道:

“看来这一位老先生手头有些紧,这半个月的酒钱算得了什么?就权当交了一个朋友,让他去吧。”

那老头还是笑呵呵的看了看掌柜,拱拱手说了句“那我去也!”话音未落便下楼走了,马上不见了踪影。

这段时间前来补缺的石匠师傅是越来越多,但都是无功而返,县官老爷眼见过去了介多辰光,但这桥的缺口就是补不上,百官街的老百姓更是议论纷纷,县官老爷犹如热锅上的蚂蚊,真当心急如焚。

饭店里吃老酒的一个客人,看着窗外涌动的人头勿然心里一个点激,对酒店掌柜说:

“侬何不拿柜台上搁着的那块黑石头去试一试?”

掌柜笑着回答:“侬开什么玩笑?”

“难道这块黑石头是奇石吗?”

“侬试都不去试一下,奈格晓得不是奇石呢?”

客人执意地劝掌柜去试一试,掌柜有点被说动了心,于是掌柜拿起了这块黑石头走下楼去,大家簇拥着掌柜一起下去来到桥上,可大家万万没想到的是那半个草帽大小的黑石头,卡到了大桥豁口处竟是天衣无缝。一下子惊得众人都张着大嘴半日说不出话来,缺了小半年的石拱桥豁口竟让掌柜的那块黑石头给补住了。

顿时县官老爷眉开眼笑,百官的老百姓赶紧买来鞭炮四处燃放,表示庆贺。县官老爷吩咐衙役用红漆托盘托来了白银五百两,要掌柜收下,说这是赏钱。然而,掌柜却摇了摇头,执意不肯收受银子。众人又都吃了一惊,忙上前劝道:

“这白花花的银子是你的,为何不要?”

“收下吧!”

“收下吧!”

掌柜却坚决不收。这倒连县官老爷亦觉得奇怪了,连忙劝说:

“掌柜的,你为老百姓做了好事,这银子理应归你,你就收下吧,这也算是老百姓的一片心意。”

掌柜见县官老爷也如此说了,感到有点不好意思了,便说道:

“既然大人发话了,那小人就遵命收下了,我就收那半个月的酒钱吧!”

说罢,伸手取了白银七两,多下来的坚决不肯再收。县官老爷大为感动,灵机一动便想出一个好主意,请掌柜给新建的石拱桥取个桥名。掌柜见推辞不掉,便凝眉思索了好半天才说道:

“做人要有良心,平时要发善心,此桥就叫做心桥吧!”

“好!”

“好!”

“不错!”众人拍手叫好,县官老爷也点头赞许:

“有道理!”

“就叫心桥吧!”

从此,“百官街河”上又多了一座石拱桥,这“心桥”的桥名就一直被流传了下来……

相关文章关键词

《昨天的百官:“心桥”的传说》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