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的汤村庙古遗址
(一)
一样在走路,一样踏在这块土地上行走,可每当我踏上松江区小昆山镇的汤村庙古文化遗址上的那种感觉却大不相同,那一双脚似乎是踩在了历史文化的脊背上,有一种特有的沉重感、苍凉感。我在它的周围一步步地走着,步子是那样的小心翼翼,以防损坏了它那厚重的历史文化;我的一双饥渴的眼凝视着它,我从那一片寂寞的古遗址上,仿佛走到了它的漫长岁月,也走到了崧泽文化、良渚文化的根基。我的一双脚踏在它的上面,总觉得似乎是文化人的一种难得的体验。
夏日炎炎,那火热的阳光晒在这块遗址上,乱石狰狞,它似乎是在呻吟,它的周围荒草凄凄,只见一位个头不高的老人头戴草帽,手中握着一把镰刀,正在割去荒草,他时而一股劲地割草,时而动动身子挥去一身的汗珠……正是这位古遗址的守望者,日复一日地守护着这个古遗址,才使这个古遗址不再荒芜。尽管这里有一种苍凉感,但还是泛出了一种古文化的微弱的生机。我为这位守望者而感动,为他的精神所鼓舞,我向他投去了敬佩的眼光。
那古遗址宁静而又低调地躺在这块土地上,我一脚踏上去,就仿佛惊醒了曾经在小昆山这块土地上辛勤耕耘的农耕之人,他们或是悲情忧伤,或是大喜大悲,或是大起大落,象那一幕幕话剧一样,把我的思绪带到了很久很久的从前……。
……
(二)
我曾好几次走进过松江博物馆文物陈列室的大门,亲眼见到过这块古遗址上所产出的那一件件地下文物,有灰黑陶片、丁字型鼎、石刀、石斧、石锛、彩陶片等。据文管会同志介绍,汤村庙古文化遗址曾挖掘过3次,面积159平方米。为了进一步探明地层堆积情况和遗址文化类型,挖掘了一次又一次,每一次挖掘都有发现,地层堆积有2层,上层是晚期遗存,土层灰黑,为宗代的扰乱层,内涵混杂;下层为早期文化遗存,地距地表2.2米以下。从这个古遗址上发掘出来的物品上考证,都属一种崧泽文化、良渚文化。1977年12月,汤村庙古遗址被上海市文物保护管理委员会列为“古文化遗址保护点。”
我曾走访过当地的前辈,也走访过当时曾实地来过考古现场的考古学家们,从他们的回忆中,从他们的真实描述中,使我也不知不觉地进入了那时的考古挖掘现场。
在那被岁月封存了五、六千年的土层里,远古的一切地下秘密,一下全袒露在了阳光之下,展示在了现代人的面前,不免感到有些好奇、惊讶:我们的远古祖先的生活工具原来是这样的……。眼前展现的是一片黄色的土地,是一堆堆难以辨别的残骸,是一具具笨拙的形影各异的生产生活工具,他们都被那漫长的时光侵袭成腐蚀的碎片。那些印纹陶、陶芳纶、石锛、牙石器、彩陶器粗糙暗淡,静然无声地显露了出来,现今的人们用不解、好奇、疑问的眼光打亮着他们,凝视着他们,而他们没有一点儿害羞,他们却很坦然、自豪。早在五、六千年前的今天,他们曾担任过劳动的号子,曾担负着一定的重任,也曾扮演过不少生活中的角色,他们仿佛正伴随着那些原始工具发出的久远的叮当之声,在小昆山这片土地上回荡……
从古遗址的开挖上看,大多的墓葬分类清晰有序,有专属墓地,这是乡落墓地间显而易见的,是平民墓葬;墓葬都以生活用品陪葬,而且还拥有一些精美的陪葬品。这似乎可以判断为是一个迁徒过程中的族群所在。这是正宗的良渚文化。
当然,这种自然崇拜,只是躬行着一种以祖宗崇拜为基础的极端化的神权信仰。
1961年,正式进行考古证实,汤村庙古文化遗址被认定为良渚文化的延续,存有一脉小小的遗留,落到了小昆山。、这是文化的余音。
(三)
古遗址认可了,就这么一回事。然而,发现这个古遗址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他需要一种留意,他需要一种眼光,他需要一种底蕴,更需要一种无形的潜在的责任。
多少年前,在汤村庙古遗址的周围,曾有两位当地人就在这里边走边看边寻思着,他们的眼光总盯住了这个地方,他们时而用小铁耙东掘掘、西挖挖,时而将显露出来的石器相互凝视着、对比着。他们通过较长时间的静默挖掘、比较、琢磨,他们的手突然停住了。在他们停手的一瞬间,也许他们懂得了这块地方的不一般,这些笨拙、粗糙、奇特的石器、彩陶器所存有的价值。于是,他们以自己固有的责任性向上面报告了这里的不寻常情况……。
这二个善良的有悟性的农民他们哪里知道,他们不经意间的发现,他们的小小举动,竟保住了汤村庙古文化遗址的完好无损。没有多少文化的小昆山农民却成了懂得古文化价值的发现者。
一段段光阴的悄悄回归,人们终于知道,汤村庙这个小小的普普通通的古遗址,曾孕育过这里的小昆山人的生产、生活的系脉。
我踏在凹凸不平的遗址上,它成了一种令我惊骇的铺陈,使我有了这样一种理解,那也许是远古小昆山人的坟庙之地。试想,这里离县城较远,不大会可能成为城里人的祭祖归宿之地,他一定是小昆山当地人的最后归宿之地。坟庙形成后,多少年来,被那日月光阴所蚀化,因年岁而坍塌,这里的一切枯瘦萧条,久而久之,这里成了一个遗址了,这里,承载着小昆山地区古人的辉煌,也承载着古人的苦难。在这遗址上,那些农耕者,那些能工巧匠们,给今人的感觉是心戚戚路难行,实则是哀嫁忧伤之曲。
(四)
汤村庙古遗址是有个性的,它好似一个饱经沧桑的人呢,尽管经历过种种磨难,有过苦怒哀乐,最终留给后人的还是他的个性最突出的一面。
汤村庙古遗址静静地躺在小昆山的土地上,它从历史的深处蜿蜒而来,又曲曲折折地通向历史的另一端。石斧、石锛、石刀、石犁、陶罐、陶鼎牙,只是一个见证。曾经来往、居住的人无论是伟大,还是平凡,却都已经过去,而远古人留下的足迹、印迹,留下的古文化是永远的。当我们的今人再次踏上去的脚步,当今人活在前人奠定的根基上,一直走下去时,我们会感到,那脚步会更坚实,更豪迈,更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