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因果报应”说
俗话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时辰一到,一切皆报。”许多人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因果报应”是舶来品,是佛陀从实践中得出的真理,是佛陀慈悲和智慧的结晶。
其实,“因果报应”中国古已有之:
孔子说:“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易经》中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道家之《太上感应篇》亦说“祸福无门,唯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以上所说,虽然玄妙,却符合自然规律。在茫茫宇宙之中,所有的星球都是圆形的,它们的运行轨迹也是圆形或椭圆形的,起点即终点,终点又是起点。宇宙的运行规律必然影响到地球上的人,所以人的所作所为运行的轨迹,也是圆形的。
善与恶是一种意念,意念是一种力,可称之为念力。意念力从哪里产生,必然回归到发出这一意念的人。也就是说,善的意念最终回归到善,恶的意念回归到恶。
古之君子,无论是国王还是平民,都懂得善的真谛,言行举止总离不开善。历史上有宋景公三善延寿二十一年的传说故事。
说的是,宋景公执政时,有一天早朝,太史官禀报:“昨天晚上,下官发现火星(灾星)停留在心宿星不去(即荧惑守心),这是严重的凶兆,请大王召集百官商议对策。”
宋景公问百官解救办法。
文武官员面面相觑,无以言对。
这时司星子韦说:“荧惑守心是不祥之星象,此祸应对国君。不过,大王可通过祷告,把灾祸转移到宰相的身上,大王即可幸免。”
景公说:“这怎么行!宰相是辅佐国家重臣,好比我的股肱,我怎么可以使他遭受祸患呢?”
子韦说:“大王可于今日午时三刻登上灵台祭天,将灾祸转移给百姓。”
景公说:“这是什么话?作为人君,以仁爱安抚百姓,怎可让百姓承受灾患呢?百姓是国君的生身父母,我怎能把灾难转移给他们呢?”
子韦想了想又说:“那就把灾祸转成今年的收成吧,年成不好,大王也能度过这一难关。”
景公气愤地说:“不用再说了。年成不好,必有饥荒,人民就会挨饿。做人君的坑害其民以求自活,我还配做君主吗?一切灾祸都由我来承担吧!”
此时子韦率众臣向景公礼拜,说:“您这种情愿自己受难,也不嫁祸给臣民的德行,一定会上达天庭,天帝不但使您免祸,而且还会给您延长寿命呢。”
景公说:“你怎么知道会这样?”
子韦回答说:“天虽然至高在上,却能听到下界的细微声音,国君有三善,天必三赏国君。今晚荧惑星必离开心宿三舍,一舍对应七年,国君将会延寿二十一年。”
这天晚上,太史官陪景公和子韦观看火星,发现火星果然移动了三次,离开了心宿星的范围,正如子韦所说。
人们都说景公以苍生为念,德行感动了上天,宋国也得以躲避了灾难。宋景公在位六十四年,施行仁政,遵礼重德,百姓安居乐业,天下太平。
其实,人的心念一转,生命可能从此不同。每一件事情,都有转向的能力,就看我们怎么想,怎么转。善良是人的先天本性,人无论做什么事,都是给自己做的,今生所为就是未来的命运,目前所做的一切,就是在选择未来。择善所为,符合天理大道,是人本性的回归,是人最明智的的选择。
据《列子》记载:宋国有个仗义行善者,三代行善不敢松懈。突然有一天,他家的黑牛生个白犊。有人问孔子,此事主何吉凶?
孔子说:“这是吉兆。”
不久,这家主人眼瞎了。一年过后,黑牛再次生白犊,主人的儿子眼也瞎了。于是众人大惑不解。
由于这家人生活无着落,官府便派人照顾这家人的生活。后来,楚国攻打宋国,宋国男丁都得当兵打仗,死亡过半,这家父子因眼睛失明不能当兵而免于一死。奇迹出现了,待楚、宋两国战争结束,这家父子俩的眼睛突然复明了。
古往今来,大凡做善事的人,都会接受宇宙间的良好信息,与天地运动和谐,必然会得到天地的照应,亦即善有善报。
人若作恶,逆天而行,必受报应。
我院有一位革命干部,解放前在上海做地下工作,出生入死,屡建功劳,被誉为“红衣女郎”。在文化大革命中,她被造反派整得死去活来,逼她承认是特务,她宁死不屈。后来有个造反派用脚将她的腰部踢伤,落下终身腰痛症。
俗话说“害人如害己”,这位造反派后来得到了报应,他被作为“三种人”劳教三年,发配到新疆劳动改造,不到六十岁死于“脑萎缩”。
根据养生理念讲:“终点必是起点。肾主智通脑,主肾,此人踢坏了人家的肾,伤脑是必然的,所以得了脑萎缩。”这就应了那句俗语:“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
小时候我听爷爷讲过一个故事,说的是有一个男子虐待老母。有一日他将孩子吃剩的饭倒进狗盆,饥饿的老母忙说:“别倒了,给我吃吧。”他破口骂道:“给狗吃了,它能摇摇尾巴,你吃了能干什么?”说完,就把饭倒进狗食盆里。
说也奇怪,第二天,这个逆子突然患了一种怪病,从头到脚生疮流脓,腿不能站,走路靠爬行,像狗一样。他到处求医医治无效,真是苦不堪言。有一天他遇到一位云游高僧,给他指点迷津道:“你因大不孝,已断了你的人根,不久将坏烂枯竭而死,百药难治。玄病只能玄医。从现在起,你和妻子儿女要诚心孝敬你的老母,你还要每日跪在街头,逢人便说你虐待老人而患此病,告诫人们莫跟你学。百日之后,或许有救。”
此逆子遵照高僧指点,每天认真去做,百日之后,果然大病痊愈。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只注意有形的事物是不够的,还要重视无形的事物。正如孔子所讲:人知道鬼神有好处,它可以约束人的行为。
我们应当牢记:“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
综上所述,佛教的“因果报应”说是适应当前社会文明建设的,它无疑是一剂至高无上的济世良方,对于导正人心,改善不良的社会风气有着良好的助益。从因果报应看,人生的前途总是光明的,只要不断的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逐渐的完善、升华自己的人格,人即使不能成佛,也能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