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昨天的百官:“横街”是百官历史的缩影

昨天的百官:“横街”是百官历史的缩影

2013-10-22 15:50 作者:上虞厂房网 阅读量:281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老底子的百官三里长街是井字型街道,二直一横,直街傍依“百官街河”有许多石桥相连。横街,顾名思义,就是横着的街道。在百官中街,跨过“横街桥”的桥下就进入横街,横街是一条百官最古老的历史老街,蕴藏着深厚的古越文化和民俗风貌。

这条横街,由东到西,一路走去,有许多陈旧的深宅大院,有许多的名人故居。横街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古代有百官园林文化艺术的代表作,私家园林“涵碧轩”。近代有百官名气挺大的王星泉私塾学堂,还创造了百官第一个初等小学“百官学堂”。

横街不仅商业繁荣,更是百官的王姓望族集聚,名士乡贤生息之地,名人辈出,代有俊才。这里在明代永乐年间出了任福建古田县知县的王友俊,清代“绍兴师爷”王春龄,在民国年间抗战时期出了“八、一四”浴血长空的勇士赵廷珍,在现代出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东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委主任王基铭。横街上集中了这么多名人乡贤,任何一个人拎出来都可以写上一本书呢。

说起从前百官的三教九流、三百六十行,应该讲横街里都有体现。“炮仗”长的一截路,路面宽也仅仅3米有余的横街,昔时有着曾经的繁华,这里不但是传统手工业者聚集的场所,而且也是最具乡土味道的贸易场所。有百货铺、南货店、茶馆、点心店、小饭庄、酱菜店、打铁店、戏服绣品店、胭脂店、算盘店、雨伞店、皮枕店、打铁店、还有鲜鱼行、柴草行、山货行、竹木行、猪仔店、番薯店。

菜场本应在百官有一个专门的地方,由于历史的原因,只是到了横街这儿却在清晨延伸成绵长的一条整街,自然形成了一个附近乡镇农民从事农副产品交易的集散露天市场。铺子贴着铺子,店面连着店面,卖蔬菜的、卖螃蟹的、卖猪肉的,卖鲜鱼的挤挤挨挨,生意都出奇地好。最叫人喜出望外的,是四时不断的时鲜吃食,生的水红菱、青皮甘蔗,熟的青团子、茶叶蛋、粽子、汤包……

百官附近四乡八邻的人,天没亮就从四面八方往横街菜场这边赶,菜农们“吱呀吱呀”挑着担篮,踩着晨曦来了,担篮里装着新割的蔬菜,那叶片上还沾着露水。横街里的山货行最先开始卸下板门迎客,接着横街上的店、铺、所、行一家又一家开张营业,不少店家的屋檐下张挂着喜气洋洋的红灯笼,门上贴着大红对联“生意兴隆广结东西客,和气生财遍尝南北货。”

赶街市的人穿行于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整条街变得拥挤不堪、杂乱无章。要在这么密集簇拥的摊铺夹缝中行走,一不留神,便不是撞到了行走的别人后背,就是蹭到了停放路边的独轮车。但横街上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压根儿不用担心踢翻鱼盆会把水溅到身上。大家还会倚门而坐,边谈笑边做些针线活儿或者手工活之类的。

到了响午,横街里的市头散了,卖菜的农民扛一副空担箩笃悠悠地回转家去了,路过糖果店时就买几颗糖果揣在口袋兜里或者到布店里去扯几尺鞋面布,高兴了也会把担头放在店门口一歇,坐到茶馆里去。茶馆照例地闹猛起来,门前的老虎灶洞口火苗直蹿,汤锅里的水沸腾了,沸水冲进一只只铜吊子,伙计们拎着铜吊子在茶客间来回穿梭冲茶。茶客们或坐或站或蹲,一壶茶,几只杯子,天南海北,谈天说地。

时至今日,我们走近它时,却是旧貌换新颜了。除了熟悉横街里的地名外,已经难以透过岁月尘埃,去观察当年这里商贾如云造就的热闹繁华情景了,横街是我们百官的历史缩影,面对它,我唯有敬意与珍重。往事如烟,岁月如川,一切的讴歌,都已经悠远如梦……

相关文章关键词

《昨天的百官:“横街”是百官历史的缩影》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