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百官:“十里龙山九个弯”的传说
龙山,位于百官镇东南,“十里龙山九个弯”,蜿蜒伸展至曹娥江边,如龙吸水,故又名龙头山。主峰大顶峰,海拔225米。它没有黄山的奇秀,没有泰山的巍峨,没有庐山的神秘.,它是上虞人民人杰地灵的龙脉所在。如画中的长龙,延绵数里,龙头直入江边,龙身蜿蜒起伏,明似戏水,实则腾舞。山上树木繁荫,石草丛生,仿佛一道绿色屏障。古老的百官就座落在龙山脚下,向北开,头枕山足蹬水。站在峦上俯视古老的百官,整个轮廓和面貌完全展现在眼中,大自然的神奇造化称得上风光秀丽,美不胜收。
百官的龙山属平地起峰,有九条山脊从平地直冲山顶,又像九条龙脉从山顶的各个方向下至山脚,故人们称其为“十里龙山九个弯”。龙山,这个人们世代相传的吉祥誉称的地名,来源于神奇美丽的故事。据老辈手里的百官人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并没有龙山,那时虞舜大地尽是一片汪洋大海。在这浩大的碧波中仅有一座夏盖山,夏盖山山水相依,森林茂盛,古木参天,繁花似绵。清泉淙淙,流水潺潺,四时野果飘香,终日群猴嬉戏。四周碧波浩如烟海,雨天,吞云吐雾,烟雨朦胧;晴日,朝阳升起,蓝天白云,晚霞斑斓,波光磷磷,犹如蓬莱仙境。
有一天南山仙翁和观音菩萨一赶神仙,从东海之滨普陀山为赴千年一次的蟠桃盛会而飘过夏盖山上空,忽然见到山上紫烟缕绕,如此仙境,倾心大悦,便索性降下祥云来到这山上休憩。南山仙翁和观音菩萨漫步山上,感到这里非常赏心悦目,看到了这苍翠的古树,清澈的蓝水,幽静舒适的环境,嬉戏的猴群,顿时南山仙翁逸兴大发,命令仙童取出棋子,对弈几盘再走,于是南山仙翁与另一位神仙便坐下对弈起棋来。弈到兴处,南山仙翁不知不觉中拿出了随身携带的一颗宝珠把玩起来,忽然另一位神仙走了一着好棋,棋势急转,南山仙翁随手放下宝珠静思应付,宝珠滚落在地下也没有觉察到。弹指间,几个时辰悄悄溜走,南山仙翁猛然醒悟,时间不早了,为赶赴蟠桃盛会飘然而去,而那宝珠就遗忘在夏盖山上了。
当晚,夏盖山上宝珠仙气四射,放出万道光芒,光彩夺目,百里之内如同白昼。巡海夜叉看到这一景象惊讶不已,慌忙赶回龙宫向东海龙王禀报:“大王,夏盖山上有颗奇特的宝珠,放射万道金光,请大王定夺。”龙王听后暗喜道:“如此宝贵的明珠,若是占为龙宫镇殿之物,岂不妙哉。”于是东海龙王命巡海夜叉率领虾兵蟹将赶往夏盖山取宝。当巡海夜叉到了夏盖山,只见石桌下一颗硕大的宝珠金光夺目,巡海夜叉走上前去,迫不及待地伸手去拿时,忽然那颗宝珠竟倏地圆溜溜急转升向天空,忽而又狠狠地向夜叉头上砸去,夜叉“啊呀!”一声负伤倒地,宝珠一阵乱击,虾兵蟹将吓得四散而逃。
东海龙王在龙宫听到那些虾兵蟹将的禀报,又喜又惊,喜的是这世上竟有如此奇特的宝珠让自己碰到,要是取来放在龙宫那会大添异彩。惊的是这宝珠如此奇怪,能自行飞跃击伤他的兵将。于是东海龙王命他的九条小龙前去夏盖山取宝,当众小龙一路呼风唤雨逼近宝珠,由于狂风暴雨宝珠变得不能飞跃出击,无法反抗。众小龙高兴得张牙舞爪地向宝珠扑去,眼看宝珠就要被众小龙收获,正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忽听祥云中一声清悦的断喝:“大胆孽龙,敢夺吾宝!”原来是南山仙翁回来寻找宝珠。但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小龙们仍向宝珠猛扑,南山仙翁怒极,随手一指,九条小龙倏地不动,化成了九条磅礴山脉,这就是老底子百官的“十里龙山九个弯”,因为此山是龙的化身,所以百官人世世代代称作了“龙山”,一直叫到了今天。虽然经历了千百年来的岁月沧桑变迁,如果你恰逢雨天爬山龙山之巅大顶峰展望远眺,那九条伏地不动之形状的山脉,朦朦胧胧中还是能印证的。龙山,实乃“峰高海深,山脊龙神,蛟龙起舞,人间仙境”。
而那东海龙王自从九条小龙死后,伤心透顶,发誓不再管曹娥江之东的百官地面,所以百官经常闹旱灾、水灾。于是老百官人在龙山上修筑了一座龙王塘庙,贡奉香火,祈求东海龙王天降甘霖,泽润苍生。每逢旱灾严重之时,百官人都得推举出一名德高望重的长者领着众人进到庙里,摆上三斗三升糯米块及糕点、水果等供品,跪在龙王爷塑像前,口中念着“龙王爷降甘霖,降下甘霖救万民,五谷丰登享太平,全镇给您上大供”的祷词。祷告完毕,接着便举行请东海龙王祈雨仪式,请龙队伍由百官镇上的各家男人手执白旗组成。队伍前抬八角龙亭一架,继锣鼓、乐队相随,吹吹打打下山。请龙队伍人山人海走遍大街小巷田畈河边,这时有行人经过是文官下轿武将下马。这时的人们是不许打伞,不许戴帽子,表示对龙王的尊重。请龙队伍把东海龙王塑像抬到大舜庙戏台前搭起的棚内请龙王“看戏”,只有做完这一切才能感动东海龙王降雨。
如今每到秋天细雨如梅之时,龙山脚下,舜井台边,“碧?磷磷不纪年,青萝深锁小山巅。回首下视千寻水,疑是苍悟万丈天。”霏霏的雨丝落在这方古井之中,泛起点点的水珠,好像在向人们述说着那遥远的龙山故事。多少年来,百官龙山的秀丽景致吸引了很多文人墨客,龙山的传说也深深地留在了百官人的记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