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之死
美国南方著名作家福克纳先生的手中,是持着一束火红灿烂的玫瑰的。这束玫瑰从远处看可能鲜亮耀眼,可是走近细看就不是那么回事了。这是一束开放在旧日里的玫瑰,已经散发出一种颓废腐烂的气息了……这是我读完他的代表作《献给爱米丽的玫瑰》掩卷沉思时,最先呈现在脑海里一种奇异的图像。尽管这部小说打破了时间的顺序,通篇没有一束温情默默献给情人的象征爱情和幸福的玫瑰,可是我却十分清晰的感受到了暗藏玫瑰花丛中那种暗喻,那种无奈的叹息和结局。
我们还是从这篇精彩的短篇小说宏大的社会背景讲起吧。说的是美国南北独立战争胜利后,旧的农奴制度在美国南方的土地上已经土崩瓦解,爱米丽这位旧制度的守护者和受害者,这时就被天才的作家福克纳盛情请到了历史的前台。但是爱米丽并不是风靡世界《飘》中那位美丽而勇敢的叛逆者,那位让男人们瞟了一眼就会面红耳热、怦然心跳的女主人公郝思嘉。不是这样的,虽然爱米丽拥有魔鬼般的身材和美貌,但是她一颗充满热血和怀旧的心,已经牢固的打上了旧制度的烙印。这位美丽而顽固的没落贵族小姐,几乎是她父亲的影子、陪衬和化身。所以在南方的旧制度彻底崩溃时,爱米丽无从叛逆更无从逃避,她只能用抵触消极的心态,来面对北方席卷而来的资本主义经济。当旧日的繁华和风光不再,这位没落的富家小姐内心的失落和悲凉可想而知。
我们应该明确一点:爱米丽内心的矛盾、复杂和混沌,就是作家福克纳内心的矛盾、复杂和混沌。这位土生土长的南方作家,他用手中的生花妙笔,创造了文学中坚强多情、固步自封的爱米丽。在社会的动荡和大变革非常时期,失去父亲和旧制度庇护的爱米丽,是如此的无助、困惑和愤怒。但正如爱情是医治心灵创伤的良药一样,她是那么美丽那么年轻,她不可能永远叹息在往昔生活的阴影之中。于是一缕明亮蔚蓝的爱情火焰在爱米丽内心热烈的跳跃和燃烧,爱米丽不可思议的疯狂的爱上了来自北方的包工头荷默。应该说这种爱虽然是热烈的,但依然无法排除她迷茫、盲目和渴望自我解脱的嫌疑。当两种不同的文明在内心发生剧烈的冲撞,这位可怜而固执的没落贵族小姐,未来深远的痛苦可想而知。
但甜美的爱情没有成为她解脱的灵丹妙药,巨大的悲剧就不可避免的发生了。因为爱米丽爱上了一位来自北方的花花公子,因为荷默并不想真心实意的跟她结婚,他只是想玩弄一下爱米丽的感情而已。这对婚期已定、房子装饰一新的爱米丽来说,无疑是一个无法承受的天大的羞辱。于是杀人的砒霜出场了,这当然是极端愤怒的爱米丽走向绝望和疯狂的一种道具。伴随着岁月的悄然流逝,始终独身的爱米丽无可奈何地人老珠黄了。当人们前来参加寿终正寝爱米丽的葬礼时,却从她整饰一新的房间里,意外的发现了早年失踪的荷默已经腐烂发臭的尸体……爱米丽就这样抱守残缺,和她心爱的男人荷默一同奔向了死亡,不知道她繁复的灵魂是该下地狱还是该飘向天堂?我们能够知道的是,曾经美丽而固执爱米丽的悲剧是注定了的,因为从一开始,我们就仿佛听到了一朵玫瑰在夏日黯然凋零的声音。
但是你千万别小看了天才的作家福克纳,否则在阅读的途中你就会陷入混乱的时间迷宫。作家有意荒诞的打破了时间的顺序,他并没有按规矩出牌,他让故事中的主人公站在不同的时间段上说话。这恰好暗合了作家和女主人公内心的矛盾、复杂和困惑,所以你只有理顺了时间的线团,才会柔韧有余的深入小说的核心。在那里,你看不到鲜艳欲滴的玫瑰,你看到的只能是作家对过去风景的无限迷恋,你看到的只能是情人的眼泪、挣扎、叹息和死亡,你看到的只能是一个悲剧大幕的徐徐展开或谢幕……《献给爱米丽的玫瑰》中没有玫瑰,如果非得说有的话,那就是曾经风姿绰约、风光体面的爱米丽小姐。1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