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百官:百官街上有座“财神殿”
老辈手里的百官“横街桥”中街地段原有一座“财神殿”,曾经辉煌一时,后来毁于兵变,一度被横街里的王氏改做“中镇茶亭”。当年的百官“财神殿”采用了砖拱纵窖横洞结构形成一体的殿堂空间,神龛内供奉着三位财神,中间为文财神,取材于商纣王时的宰相比干,东、西两侧分别供奉着取材于《封神演义》中的赵公明和三国蜀汉大将关羽。
“财神殿”塑像上端有雕刻精湛的神龛,神龛内黄花梨木刻,中间一“寿”字,寿两边有数只蝙蝠,取蝠谐音“福”,喻为百福捧寿,幻福失降之义。其第一层雕刻有桃榴佛手,意为多子多福多寿所谓天赐三多,接下来刻有琴棋书画代表一种高雅的知识享受,最后一层则雕刻着草龙图案和向日葵,标志着我们是龙的传人,有着龙的智慧和天天向上的信心。神龛底端有四个莲花垂柱,莲花取其“连生贵子”之义,且层层叠叠相刻一起,告诉后人只要大家努力奋斗认真取财,想信会财源滚滚连绵不断。
财神,司命禄,庇护商贾、招财进宝,为老百姓特别是为商人所信仰和供奉之神。财神,有所谓“正财神”赵公明,“文财神”比干、范蠡,“武财神”关羽,“偏财神”五路神、利市仙官,“准财神”刘海蟾。这些财神,又分为文财神和武财神。
据说,赵公明,专司人间财富之神。比干,公正无心的纣王叔。范蠡,生财有道的陶朱公。关羽,忠诚信义为本的关公。五路神及利市仙官,招财进宝的偏财神。刘海蟾,撒钱济贫的准财神。“财神殿”这里敬祀的七尊财神依次为文财神比干,武财神赵公明和关云长,文财神范蠡和沈万山,还有和气财神和合二仙。
“文财神”比干,看过《封神演义》的人都知道,他是商纣王的叔父,为人正直,对纣王忠心耿耿,他见苏妲已迷惑纣王,扰乱朝纲,又见纣王整日荒淫无度,且暴虐凶残,便多次冒死直谏。纣王非但充耳不闻,且在本是狐狸精化身的苏妲已挑拨下加害比干。
有一次,苏妲已愁眉苦脸的对纣王说:我得了心口疼的病,一定要吃了比干的心才能活。于是比干在又一次强行劝谏时,纣王怒道:都说人心有七窍,我倒要看看你的心有几窍。于是令其剖开他的胸膛,取出他的心给苏妲已入药。
比干挺着没有心肝的身体骑马来到街上,见一妇人正在叫卖空心菜,于是比干上前问道:菜无心可活,人如果无心呢?这位妇人头也不抬,只说了一个字“死”。于是比干倒地而亡。因为比干是个“无心”丞相,能够处事公正,秉公办案,于是后人为他修了财神庙,并封他为文财神。
“正财神”赵公明,亦称“赵公元帅”。传说赵公明是钟馗的老乡,陕西终南山人,乃上天皓廷宵度天慧觉梵气所化。因见秦始皇残暴不仁而隐居山中。一直到西汉时张道陵入鹄鸣山修炼收他为徒,令他骑黑虎守护丹炉。张道陵炼就天师后,又命其守护道教的斋坛“玄坛”,所以赵公明又称赵玄坛。
后来,他被玉皇大帝召为神霄副帅,一身数职,爵位很多。在《搜神大全》中,称张道陵飞升后,由他镇守龙虎山,专门超度那些行善有功或诚心悔过之人。
他的部下有八员猛将,以应八卦;有六毒大神,以应天、地、年、月、日、时六煞;有五方雷神、五方猖兵,以应五行;有二十八将、以应二十八星宿;以及天合地合二将,管理天上人间水火之事,也象征春生秋煞之意。
他能驱雷电、呼风雨、除温疫、祛病灾,并兼管诉讼,申张正义,平反冤案,监督买卖,使双方生财。所以被民间奉为财神。在《封神演义》里,又称赵公明能迎祥纳福,追捕逃亡。
赵公明手下有四位正神,他们分别是招宝天尊肖升,俗称招财童子;纳珍天尊曹宝,俗称进宝郎君;招财使者陈九公,或称乔有明;利市仙官姚少司或名姚迩益。他们和赵公明合称“五路财神”,很受世人敬仰。
如今道教主把赵公明也作为财神来供奉,但他同时又是道教的护法四帅之一,盖因其曾为张天师守护丹室。民间还将其神像贴于门上,作为门神,镇邪祈福。
赵公明所司之职中,除了有“除瘟剪疟,保病禳灾”一项,还有“买卖求财,公能使之宜利和合。但有公平之事可以对神祷,无不如意”之功能。
财神殿所供赵公明财神像皆顶盔披甲,着战袍,执鞭,黑而浓须,形象威猛。周围常画有聚宝盆、大元宝、宝珠、珊瑚之类。据清人顾禄《清嘉录》卷三记载:“吴地以衣历的三月十五日为赵公明的生日,每到此日,人们都要谨加祭祀,财神或立庙祭祀,或在家中塑像祀之。”
“武财神”关圣帝君即关羽关云长。传说关云长管过兵马站,长于算数,发明日清薄,而且讲信用、重义气,故为商家所崇祀,一般商家以关公为他们的守护神,关公同时被视为招财进宝的财神爷。
正月初五,各商店开市,一大早就金锣爆竹、牲醴毕陈,以迎接财神。清人顾铁卿《清嘉录》中引了一首蔡云的竹枝词,描绘了苏州人初五迎财神的情形:“五日财源五日求,一年心愿一时酬;提防别处迎神早,隔夜匆匆抱路头”。“抱路头”亦即“迎财神”。信奉关帝圣君的商家,在正月初五要为关公供上牲醴,鸣放爆竹,烧金纸膜拜,求关圣帝君保佑一年财运亨通。
“文财神”陶朱公就是范蠡,他是春秋时期越国足智多谋的大政治家。越王勾践的大臣,也是勾践的妻弟,在越国被吴国灭亡越王被囚禁在吴国时,告诫勾践卧薪尝胆,矢志图强,最后终于将吴国打败,帮助越王成就了霸业。成为辅助勾践灭吴复国的第一谋臣,官拜上将军。
就在越王勾践犒赏功臣之际,范蠡却不受禄位而急流勇退,毅然弃官带着西施悄然隐退而去。在他离去之前,曾告诫文仲大夫:越王是个只能共患难不能同富贵的君主。现在飞鸟已尽,良弓应该收藏起来,因此你也应该离去。但文仲却被功名利禄所诱,最终惨死在越王的疑心里。
范蠡隐退后,跑到齐国改名为鸱夷子皮去经商。他采取“逢贵莫赶,逢贱莫懒,薄利多销”的经营方法,赚了很多钱。他乐善好施,曾三次将赚来的钱分给贫苦的百姓和亲朋。齐国人知道他有很好的品德和很高的才能,就请他当宰相。由于他退归林下的决心已下,不久又辞官而去。最后,定居陶邑,如今的江苏无锡五里湖,又名“蠡湖”,自称”朱公”,人们称他陶朱公,范蠡平安地度过了晚年。
范蠡他在陶邑这里既经营商业,又从事农业和牧业,很快就表现了非凡的经商才能,在19年内有三次赚了千金之多。但他仗义疏财,他赚了钱,就从事各种公益事业。因为范蠡他懂经营,善理财,并散财,所以范蠡他被奉为财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