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百官:横街里的农家女“沈桂芬”
沈桂芬,出生在我们百官横街里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家庭,她本人也和名字一样平凡朴实。她的父母是土生土长的百官农民,她和她的兄弟姐妹就出生成长在父辈们辛勤耕耘的这片虞舜大地上,这片热土培育了她坚忍不拔的性格。高中还没毕业,她就出远门参加工作了,在首都北京几经磨砺,不断成熟。
1974年,作为上虞鲁迅中学高二学生的沈桂芬与曹永煜二位在校学生,通过报名、政审、体检、定兵等一道道正常程序后,经过层层筛选终于如愿以偿,应招去了北京中共中央办公厅工作。其实每过一关总是让她忐忑不安的,特别是政审,当年流行的说法要“八辈贫农”。只有17岁的她终于穿上了一身军装,踏上北去的列车,开始了一种全新的生活。艰苦的环境把她锤炼成为了一名合格的公务员。
沈桂芬来到北京先在新兵连基础训练,从南方来到北方,从学生到战士,开始有些不太适应。每天起床、出操、洗脸、整理内务要把被子拍成豆腐块,还要把茶杯、挂包统一摆放整齐,然后吃早饭,每天上午训练,下午政治学习,吃完夜饭,晚上继续政治学习。
刚入伍的人最不习惯的就是每天不但要把被子叠成豆腐块状,而且天气再冷也要按时起早出操,并用冷水洗脸洗脚等等,还有一个从未离开过家乡离开过父母的女孩要克服与来自五湖四海,自然口音千差万别的战友间的陌生感、想家、饭菜不合口味等等许多困难,好在部队锻炼人,班长总会及时找你谈心做思想工作。沈桂芬很快就适应了新的环境。
当年的新兵连训练基地是在北京郊区的山窝深处,一百多个女兵出操,穿着崭新的军装扎上腰带一身英气,个个脸色白里透红,身形矫健步伐整齐,半空飘荡着银玲般的口号声,在男人为主导的军营里就象一群仙女下凡。据说,当年新兵连男兵的津贴是每月6元人民币,而女兵的津贴是每月6.5元人民币,这5毛钱是卫生费。沈桂芬结束新兵连训练后就正式开始了在中共中央机关工作的生涯。
沈桂芬在“中办”工作勤勤恳恳、脚踏实地,深得当时的党和国家领导人赞许,当年我在中南海她家看到过一幅照片,上面是华国锋主席、叶剑英副主席,还有汪东兴副主席等众多领导人与她的合影。据说她回家探亲上虞警方还要在她家做点安全保卫工作。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我二次去过她家,她住在靠近俯右街中南海第二堵红墙里面,给我办了一张出门证。拿着这张出门证不管你一天内进出多少次中南海国务院大门,站岗值勤的八三四一部队战士都会向你立正敬礼,让人不知所措很不习惯。当年公务员工资不算高,干部待遇是按分配住房多少来论处的,在我的记忆中,她老公是国防科工委的,级别比较高。
2001年9月11日上午(北京时间9月11日晚上),恐怖分子劫持4架民航客机撞击美国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和华盛顿五角大楼,包括美国纽约地标性建筑世界贸易中心双塔在内的6座建筑被完全摧毁,其它23座高层建筑遭到破坏,美国国防部总部所在地五角大楼也遭到袭击。美国发生了“9.11”恐怖袭击的历史事件。沈桂芬的老公是搞设计的,奉中国政府之命,随后远赴美国帮助搞设计直至今天。时至今日沈桂芬全家已迁居美国并办了绿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