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抚慰心灵 自在安然

抚慰心灵 自在安然

2013-10-23 17:18 作者:一仓 阅读量:274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朋友那么多,知心的却很少;过客那么多,记住的却很少;没有人知道我的难过,没有人知道我的失落;没有人知道我的无助,没有人知道我的寂寞;没有人知道我的不开心,没有人知道我的不快乐”。生活中有些朋友发出这样的感叹。怎么办?只要学会不断抚慰自己的心灵,你就自在安然,快乐的日子就会到来。

生活像是万花筒,生活犹如一出戏。即使你家有万贯,锦食华衣,但如果和比尔.盖茨相比,你仍是一介“贫民”,心中悻悻不平。但是,你如果能和温饱难得之人相比,则会心满意得。所以,人应当学会随时随地的抚慰自己,学会在自己遭遇困难的时候,找到振作精神的力量和生活下去的勇气。艾青在《归来的歌》中说:“人间没有永恒的夜晚,世界没有永恒的冬天。”在贫富悬殊、苦乐不均的世界上生活,应当随时有满足感,也就是要有“无求则安,无欲则康”的心理。学会抚慰自己的心灵,这是生活的一门艺术,也是每一个人应该掌握的一门功课,如果你学会了,你的生活就五彩缤纷,绚丽无比。反之,你的生活将是灰暗、惆怅乃至垂头丧气。

最重要的是要抚慰自己的心。良好的心情对健康的积极作用是任何药物都无法代替的,恶劣的心情对健康的危害则犹如任何的“病原体”。何必为痛苦的悔恨而失去自己良好的心情,何必为莫名的忧虑而惶惶不可终日。昨天已经过去,明天还没有来到,今天是真实的。心理学博士凯伦.撒尔玛索恩女士说:“我们的生活有太多不确定的因素,你随时可能会被突如其来的变化扰乱心情。与其随波逐流,不如有意识地培养一些让你快乐的习惯,随时帮助自己调整心情”。心情好了看着什么都顺眼,做起什么事情都顺心。如果每天都能保持一份好心情,那么,我们每天都是快乐和充实的。有一种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虚怀若谷者得天时,处事廉洁者得地利,转危为安者得人和。在天时地利人和的环境里生活,心情一定会受到安慰并且特别快乐。还有,好心境是自己创造的,让生活变好的“金钥匙”就在自己手里,放弃生活的怨恨和叹息,美好生活就唾手可得。不要总指望等待别人来改善你的生活,自己才是生活的主人。

用心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记得中国女排夺得雅典奥运会冠军时,国人欢庆。人们在举杯畅饮的同时,深深为女排的团队精神所感动。有位记者赛后采访队长冯坤时说过这样一段话:“请问冯坤,与巴西那场比赛,在比分落后全队处于困境的情况下,你身为队长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冯坤说:“我所做的就是以身作则,首先是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然后是带动全队”。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是一个人行为的基本操守。你努力了,却不一定会成功,但你决不会为自己的努力而后悔。一次幸运也许会成就你一次的成功,但幸运不会永远光顾你一人。如果没有把握机会的能力,一旦幸运离你而去的时候,你所品味的只能是失败的苦涩。用心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这是建立和谐团队的前提。一个团队是由若干个你我他组成的,每个人在团队中都有自己的角色和位置。每个人都能正确认识自己在团队中的角色和位置,团队的整体和谐就建立起来了。每个人都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团队的事情也就做好了。这就要求每个人都要把眼睛更多的看看镜中的自己,当“吾日三省吾身”。每日回顾一下,是否做好了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这样永远都不会迷失自己。自己该做的事情都做好了,集体的事情也就做好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得到的只能是安慰和快乐。

不要总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人生中似乎困扰太多,快乐太少。你是否觉得人生本应一帆风顺,那些降临在自己身上的挫折与困难都该统统消失,否则便要怨天尤人?你是否认为众人应该友好平等地待你,否则便会感觉沮丧或是焦虑?你是否要求自己尽善尽美地完成工作,一旦稍有失误就会自我否定或是自我谴责?其实,上述种种不快大都源于你自己,事实上是你在困扰自己。还有,我们总是习惯性地问别人过得好不好,但总是忘了问自己过得好不好。别人问我们好不好,我们总是习惯性地回答还好。但静下心来想一想,我们真的还好吗?自己满意吗?很多的时候我们其实都不是很好,可又不愿说出来,于是就选择了简单的回答还好。这里面的苦涩、费解,只有自己最懂。所以,要学会自我欣赏,自己给自己一些信息,自己给自己一点愉快,自己给自己一些微笑,何愁没有人生的快乐呢?还要学会摆脱不必要的责任,不要把不该自己承担的责任统统揽到自己身上。有一个人母亲去世了,他责怪自己平时没有照顾好母亲。于是一味陷入深深的自责之中,并用酗酒来摆脱这种自责。怎样跳出这种自责的泥坑呢?最好的办法就是“放自己一马”,不要和自己过不去,无论在身体上还是心灵上,千万别跟自己过不去,而要糊涂一下,自责的情绪就会消失,幸福的指数就会大幅攀升。

别人的评价不要过于计较。“没有一副画是不被别人评价的,没有一个人是不被别人指责的”。“自己要是沉默寡言,有人会指责城府很深;自己要是善于健谈,有人又会指责夸夸其谈;自己要是赞美别人,有人会指责别有用心;自己要是善意批评,有人就会暴跳如雷,认为多管闲事”。对于这些事情应该怎么办?不管这些,不要光看别人的脸色行事做人,自己要好好活着,拥有自我,又不囿于自我。我们不妨来个将心比心。例如,我们在和别人相处的过程中,心里无时无刻不对他人进行着评价,这种评价会使你在后面的交往中选择相应的行为,从而进一步强化你对他人的评价和感觉。可以问问自己,你认为别人不够坦诚,你对人家坦诚了吗?你认为对方对你很小气,你对人家有大气的时候吗?你认为别人做事不公平,想想什么是你认为的公平,为什么你不能从对方的角度理解对方所认为的公平呢?你认为人家冤枉委屈了你,你就要想想人家冤枉委屈你的原因是什么?既然人家是对的,你还会觉得委屈吗?当你认为别人的能力太差的时候,你能看到对方的优势吗?还要想想为什么这么一个浑身长满优点的人和你相处却偏偏暴露出缺点给你看呢?这是在变相的告诉你,是你让他用缺点的一面和你相处而已。当你能理解到这个层面时,你就知道在什么情况下遇到什么问题应该怎样对待和处理了。世界上其实根本就没有可以让你为难的人,自然也就没有让你为难的事。所有的事都是人做出来的,一旦到那个境界,你就知道如何评价别人并如何对待别人评价你自己了,更不会去为了别人的一个看起来好像不公平的评价而伤心痛苦了。

朋友,学会抚慰自己的心灵吧!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知天命,聪明的人在四十岁时就应有五十岁的豁达和宽容心理,遇到自己看不惯的、想不通的、做不到的事情,要有一点“阿Q”精神,想一想“难得糊涂”,读一下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忧郁,也不要愤慨,不顺心的时候暂且容忍。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就会到来”。

相关文章关键词

《抚慰心灵 自在安然》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