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昨天的百官:“顾圭”战死沙场

昨天的百官:“顾圭”战死沙场

2013-10-23 18:07 作者:上虞厂房网 阅读量:463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元朝末年,统治者对老百姓的压迫和管制十分恶劣。当时朝廷有个规矩,不管哪一户人家结婚,新婚之夜新娘子必须由元人占有,名曰:初夜权。可是又怕汉人反抗,每十户人家才准许用一把菜刀,而且还要用铁链锁在屋柱或井岸上。再加上当时自然灾害频发,老百姓真的是民不聊生。陶宗仪辑有浙东民谣:“天高皇帝远,民少相公多;一日三遍打,不反待如何。”

方国珍(1319-1374),元末台州黄岩人,方国珍世代以浮海贩盐为业,家有兄弟五人,都以此为生。他是元朝末年割据浙东的最大武装首领。

元至正八年(1348年),黄岩人“蔡乱头”啸聚海上起兵反元,元人中书参知政事“朵儿只班”?发兵讨伐,可一时不能攻下。郡县难以向上面交待,便胡乱地囚禁老百姓严刑拷打,屈打成招,然后凑上数目,当作自己剿匪的功劳。

在这种状况下,方国珍的日常冤家对头也乘机诬告通寇,于是官府听信偏言追捕方国珍。方国珍与家里人商量,他说:“朝廷失政,统兵玩寇,区区小丑不能平,天下乱自此始。今酷吏籍之为奸,祸及良民。吾若束手就毙,一家枉作泉下鬼,不若入海为得计耳。”方家五兄弟都乐意听从。

元至正八年(1348年)十一月,有一天长浦的巡检来到方家,方国珍正好在家里吃饭,就以桌为盾,以杠为矛,格杀了巡检。然后与二兄国璋,弟弟国瑛、国珉逃到了海里躲藏,方家兄弟不到一个月,就集聚了被“逼上梁山”的老百姓数千人,他们开始在海上劫夺元朝海运的皇粮。

元至正九年(1349年),元朝派浙江行省参政“朵儿只班”率三万水军揖捕方国珍,官兵数量超过义军十倍,形势十分严峻,方国珍当机立断命令义军沿海路向南撤退。

数日后到达了福建五虎门外,方国珍他见这里海湾地势险要,对自己十分有利,于是方国珍开始战斗部署,设下埋伏迎战元军。

“朵儿只班”大军挥师追到了五虎门,只见前面义军船队大火熊熊,可船上又不见一兵一卒。正在疑惑之间,突然号角四起,杀声震天,方国珍指挥大小船只从四面八方包抄过来,使用密集的火箭射击,致使官船起火,元兵纷纷落水。

“朵儿只班”的指挥船被义军“水鬼队”凿穿船底,沉灭水中,就这样作为主帅的“朵儿只班”被生擒活捉,起义军大获成功。

然后方国珍拿俘获的行省参政“朵儿只班”作谈判条件,请求元朝收编,可是没等多久方国珍又反叛元朝。

元至正十年(1350年)的十二月,方国珍的队伍开始进攻温州。第二年方国珍又打败了元兵驻守的松门(现属温岭市)大闾洋,这次战斗元兵死伤过半,还生擒活捉了孛行省左丞“罗贴木儿”和“郝万户”。

元朝只得招降收编方国珍,以维护一方土地,可是这个时候到处爆发农民起义,元朝是四面楚歌,方国珍见势又谋反。

元至正十二年(1352年)三月,方国珍再次下海入黄岩港,台州路达鲁花赤“泰不华”率官军与之交战。方国珍在黄岩澄江王林洋马鞍山附近,全歼了“泰不华”元军主力,“泰不华”战死。

五月,江南行台御史大夫“纳麟”下令所属军队和民丁二路夹攻方国珍。六月,方国珍的队伍攻占了黄岩城。八月,方国珍又进攻台州城,浙东元帅“也忒迷失”、福建元帅“黑的儿”合力击退了方国珍。

元至正十三年(1353年),方国珍差人带着金银珠宝赶到京师去贿赂权贵,经过一番活动,“有钱能使鬼推磨”,元朝授于了方国珍以徽州路治中。方国珍照旧横行海上,成为一方霸主。

元至正十四年(1354年)九月,方国珍攻下台州。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方国珍攻下温州、庆元(今宁波)。这个时候方国珍已是除了朱元璋、陈友谅、张士诚之外的一支势力强大的义军。

元至正十六年(1356年),元朝授方国珍以海道漕运万户。元至正十七年(1357年),升方国珍江浙行省参政,奉命讨伐张士诚。

于是方国珍率军进入长江,战于昆山,方国珍身先士卒用命,仅用五万人的兵力七战七捷,战胜了张士诚的七万人军队,张士诚兵败投降了元朝,方国珍也乘胜收兵回到浙江,稳稳占据庆元(今浙江宁波)、温州、台州等地。

元至正十八年(1358年)底,朱元璋的军队攻克婺州(今浙江金华),派遣使者前来招降方国珍。

第二年的正月,方国珍看到朱元璋的势力已经非常强大,便派人奉书献金带给朱元璋,接受朱元璋的招安。方国珍曾与部下商量:“方今元运将终,豪杰并起,惟江左号令严明,所向无敌。今又东下婺州(今金华),恐不能与抗。况与我为敌者,西有张士诚,南有陈友定,莫若姑示顺从,借为声援,以观其变。”

方国珍明面上虽然降服元朝,可实际上“脚踏二只船”。元至正十九年(1359年)三月,方国珍派遣郎中刘本仁以温州、台州、庆元(宁波)三路献于朱元璋,并把第二个儿子送去当人质,以表自己的诚意。

九月,朱元璋也遣博士夏煜授于方国珍以行省平章等官职。十月,元朝授以方国珍为江浙行省平章政事。十一月,朱元璋遣夏煜等往谕之。

方国珍他一方面做元朝“江浙行省中书、参知政事”的官拥兵自重;一方面又与朱元璋联系纳贡。

方氏兄弟虽处群雄角逐、天下扰攘之际,却起用元进士刘仁本,在黄岩建文献书院、在宁波修庆元路与定海儒学、重建灵桥、兴修上虞五乡水利,并在余姚集文武士子42人作续兰亭之会,一时名士如萨多刺等都参加盛会。

明洪武元年(1368)九月,朱元璋命朱亮祖进攻台州,方国瑛拒战失败,奔黄岩。十月,朱亮祖兵至黄岩州,方国瑛遁海上。朱元璋继续命诸军讨方国珍于庆元,方国珍遂乘大舶遁入海岛。

朱亮祖攻温州,方国珍侄明善挈家逃走。十一月,方国珍入海岛,朱元璋命廖永忠等自海道会汤和讨之。十二月,方国珍使其子明完奉表乞降。朱元璋赐书曰:“吾当以汝此诚为诚,不以前过为过,汝勿自疑。”方国珍率其弟国珉见汤和于军门,汤和乃送方国珍等赴师。

次年,方国珍投降,明太祖朱元璋得方国珍降卒9200人,水军14300人,官吏650人,马190匹,海舟420艘,粮151900石。

朱元璋授其为福建行省平章,但方国珍又接受元朝江浙行省平章封职,并于元至正二十年至二十三年,每年派海船运送张士诚所献粮食到大都。

其后,方国珍仍一面讨好朱元璋,一面接受元朝加封官职,官至江浙行省左丞相,封衢国公。方国珍八面玲珑,实际上成为了浙江东南一隅的封建割据势力。

元至正二十七年,为抵抗朱元璋,北通元将扩廓帖木儿,南交福建陈友定。九月,朱元璋遣朱亮祖、汤和、廖永忠等出兵进攻方国珍。十一月,方国珍被迫投降。

明洪武二年(1369),方国珍领广西行省左丞虚职,不做官,只领食禄留居于京师(今南京)。

明洪武七年(1374年)三月,方国珍卒,葬于南京城东20里玉山之源。朱元璋亲自设祭,并命翰林学士宋濂为《神道碑铭》为祭。

在方国珍翻手为云称雄一霸的时候,方国珍的军队有一年入侵我们百官,当时统治丰惠上虞县治的是“迈里古思”,这是元朝一位非常受人敬重的党项族官吏,在任期间政绩卓越。为了保卫我们的家乡,作为一方义士顾圭,组织了广大乡民渡过曹娥江设防迎战方国珍,以策应“迈里古思”,在曹娥江西岸与方国珍的军队激烈战斗,对方国珍的军队进行了拚死抵抗,最后因为敌我力量相差悬殊,寡不敌众被方国珍的军队打败,顾圭也战死沙场。

我在网上查阅到的史料《上虞顾君墓志铭》记载:“时边境绎骚,方氏据有温、台、鄞三郡,且遣偏?侵余姚、上虞二邑。而行枢密院判{穆尔古苏}〔迈里古思〕,犹为元守越城,两兵相接。而君雅不欲为方氏臣,团结乡兵,以应迈里古思。里有邵某者素强暴,尝聚群不逞剽掠乡里,君用所团结兵殄之弗果,其人窜去,为方氏向导,来侵上虞。君(顾圭)复与战于曹娥江之上,众寡不敌,遂遇害。里人哀之,收其尸,以葬其?。滨江风涛啮岸,?上下皆荡析,而?独无恙。越七月,兵事稍戢,其孤谋返葬,??视之,容体如生,后旬日,视其地则为江矣,人以为异,相与尸而祝之。君得年四十有二,其遇害之?,则元至正十八年十一月六日。其返葬也,则以明年某月某日,墓在其邑任巷先茔之次”。(《始丰稿》卷一三)

相关文章关键词

《昨天的百官:“顾圭”战死沙场》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