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做的棉鞋
寒冬来临,到儿童服装店里给儿子挑一款棉鞋。还记得,我像儿子这么大时,一直穿母亲做的棉鞋。而如今,市场上琳琅满目的各式棉鞋,满足各类人群的需求,手工做的棉鞋早已落伍。前几个月给儿子买的鞋就是鞋面与胶底粘合上的,觉得太单薄,就想起母亲给我们做的既暖和又轻巧的棉鞋。
每当秋收活忙过后,母亲就忙着找些旧布,打些浆糊,做成壳子,再从集上买些条绒花布,开始给我和姐姐做鞋,留过年穿。
记得母亲有一个暗红色塑料书皮,里面放的都是我们全家的鞋样,包括鞋底、鞋面和鞋里子。剪好鞋样后,母亲根据鞋样把几层壳子剪下再用白布包好边,用锥子纳厚厚的鞋底。正面是整齐的针码,背面则是“人”字型。母亲每次用锥子扎时,胸前倾、低着头,好像上半身都在用着劲儿,而且一纳鞋底就是半天,我猜想母亲的脖子应该是疼的,因为我现在低头写一会儿字,脖子就会酸痛,可母亲却从来没说过脖子痛。
鞋的里子母亲都用软软的棉布,里面絮上厚厚的棉花,用缝纫机扎上几道就完成了。母亲做的鞋里子是可以掏出来的,如果鞋子被雪水浸湿了,在睡觉前把里子掏出来放在炕席里,等第二天早上穿起来又轻巧又暖和。
等到将鞋面和鞋底缝和在一起就快做好了,母亲把鞋的前后对正好,再用针固定,还得借用锥子一针一针缝好,每一针都拉得很紧,上完一只鞋,我就发现母亲手指上都留一道道线痕,好长时间才会渐渐消去。
最后的工序,就是在鞋面上订上一枚漂亮的扣子和皮筋做的扣眼,穿上时扣上扣子,那双棉鞋会紧紧地包在脚上,整个冬天里,就把脚与外面的冷空气完全隔绝了。这样母亲做的棉鞋陪我度过了童年时代,直到我开始买鞋穿。
上初中时,看到同学没有人再穿做的鞋,我也不肯穿了,母亲也开始给我买鞋穿。不过买的鞋浸湿了以后,却不能把鞋里子掏出来放在炕席里烘干,穿着是美观,就是不如母亲做的舒服、暖和。
母亲啊,您用那勤劳的双手,为我的成长操劳了多少,每年的棉鞋,从剪鞋样、纳鞋底、缝合、订扣多道工序,留下了您多少手印,仅两三天就在您手中诞生了。
现在,我已为人母,应该怎样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想来却是困惑,我曾用自己的双手为您做过什么呢?送给您的东西都是用钞票换来的,我深感自己的行为与您那双手的操劳甚是渺小,还有惭愧。
现在我想说:母亲,我不会给您做鞋,但我想我会用这双手给您洗洗碗、给您捶捶背,还能握紧您那双大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