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昨天的百官:人民大会堂火灾

昨天的百官:人民大会堂火灾

2013-10-22 12:55 作者:上虞厂房网 阅读量:293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新中国成立后的1954年9月11日,上虞县城从丰惠搬迁至百官镇,县政府设在龙山路县府路。据我所知,当年的县政府有一部份房屋是征用沈家弄的一户姓沈的大户人家,当年的沈家弄在蒋家弄内,前通蒋家弄后接横街里歪台门井台。因为这家富户大宅就是我娘娘(祖母)的娘家,小时候听我娘娘常常提起过,她父亲是百官有名的豪绅,开着店铺很有钱,曾在横街里开过私熟学堂,我娘娘就在这所私熟学堂读过书。她的二个兄弟,老大在广西南宁开罐头食品厂,老二在上海一家银行做经理,解放后还做信贷科长。当年她家的很多房屋被土改,一部份县政府征用,一部份分给了贫雇农,只留下二间给她们居住。

我的记忆中当年她家在沈家台门,那时还残留着很大的石柱门廊,两旁边是园子,整个台门里的房屋古式古香,里面还有一个非常精致考究的四方池塘,轮廓应该是一户豪门大宅,而当年的百官人民大会堂与她家只有一墙之隔,就在她家后门。

当年的百官人民大会堂,是1954年以后建造的,位于县政府内,座东朝西,四扇开大门开在山墙南面,大门上方写有“人民大会堂”五个大字,再上方是个很大的五角星。这是一幢拆毁大宅经过重新建造的人民大会堂。人民大会堂的墙壁下端都是石块砌成,上端用青砖砌成,三面开有很多玻璃窗户,门前是整齐的石台阶,人字架的屋顶上还开有玻璃亮瓦,显得庄重气派。白天以县政府开会为主,而晚上则是剧团用来演出戏文的。

人民大会堂的东侧有高大围墙,西首几幢楼是县委机关,南面偏斜就是后来称为老人委的县政府机关。当年百官人民大会堂演出节目估计是发票的,看的人也是头头脑脑,一般平头百姓进不去,所以检票设施不是很完善,进去的围墙大门也是和县委大院使用同一大门。百官人民大会堂宽大的门庭,地面为水门汀,前低后高,排放着硬木长椅的座位。主席台权充舞台,两旁各有一幅政治标语。那个年代的人们是小会天天开,大会三六九,文艺演出也是紧紧地围绕政治形势转。人民大会堂当年曾经是象征权力的地方,也是高档文化场所了。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可就是在这里,1960年1月28日凌晨四时许,因为剧团演出结束后,一个剧务仅仅因为电熨斗没有切断电源,致使老化了的电线起火,引起了一场大火,造成百官人民大会堂被烧毁。

这个冬天夜里,天将拂晓,黎明前的夜是漆黑一片,突然间冒出滚滚浓烟,火光冲天。因为人民大会堂全部是木结构,椅子也是木质的,再加上剧团的衣服、道具更是易燃物,寒冬腊月又刮着强劲的西北风。火借风势,火势更加猛烈,翻卷的大火宛如一条条火龙直往上窜,喷出的火苗足有六七米。浓烟烈火中还传出几声女人尖厉的呼救声,震荡在寂静的夜空凄厉而恐怖。虽然是黑夜,但是房屋的四周被火光照得犹如白昼。

现场乱成一片,不断有剧团的演出人员从屋内逃出来,很多人都衣冠不整。还有不少人或者因为慌乱,或者因为恐惧,被困在了室内。这个时候四邻八舍的沈家弄居民、蒋家弄居民、横街里居民都被惊醒了,人们纷纷从睡梦中爬起来,有的敲着铜锣报警,有的拿着面盆敲击呼救,更多的人随便提上家生前来救火。由于风的作用,滚滚浓烟飘向东北方向,浓烟像大雾一样地弥漫着,热浪袭击着前来扑救的人们,许多人被烟熏得漆黑、脸被烤得通红,大家个个心急如焚顾不得什么,一次又一次地冲进浓烟当中。

当年可没有110,也没有119,连电话机都极少,无法及时报警。等消防人员赶到,连忙拿出仅有的一支水枪喷水,喷射的水也很难控制火势。整个人民大会堂房屋已被烧得变形,部分人字架已经倒塌。消防人员无法接近,只能远远地站着喷水,终于将大火控制住了,阻止了火势的蔓延。此时,二名消防人员继续喷水,而另外的消防人员则集中力量扑灭残火。

然而,这个时候沈家弄的民房也被风吹得着火了,在我娘娘家的房屋喷出的火势也不小。幸亏邻县的消防车也及时地赶来支援,多路消防人员在火光中,不断地向火势旺盛的地方喷水。大火终于被彻底扑灭。可是起火的房屋到处冒着白色的烟雾,房屋被烧得面目全非,黑色的污水从屋内哗哗流出来满地都是,周围的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焦臭味。百官人民大会堂的熊熊大火被消防人员和附近居民扑灭了,万幸的是,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事后公安人员调查的结果,是一个小小的电熨斗酿成了一场大火,毁灭了整整一座人民大会堂。以后再也设有重建人民大会堂,人民大会堂只能永远地留存于人们的记忆之中。1967年百官建立了人民电影院,建筑面积800平方,有座位1054个,放映、会议、演剧兼用。60年代末期我去沈家弄做客玩耍时,还能明显地看到被烧的我娘娘家房屋残留痕迹,那些焦炭的柱框和残瓦断砖记录了当年的这场火灾历史。

“祸常发于所忽之中,而乱常起于不足疑之事。”在今天,当我们再回过头审视这次火灾,抚摸疼痛的伤疤,应该给我们带来了太多的沉思,应该意识到在我们为了生存和发展,为了富裕和幸福而艰辛努力的时候,不应该忘记“忧患”这两个沉重的字眼。我们可以在商海中扬帆奋进,可以在市场竞争中讨价还价,但决不可以对火灾隐患抱任何侥幸的心理。毕竟,我们付出的代价太沉重……

相关文章关键词

《昨天的百官:人民大会堂火灾》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