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香烟轶事(三)
也许是童年经历了太多无钱抽烟的窘迫,我在心底对烟一直不太感兴趣。除了春节期间偶尔抽上几根,我基本不沾烟的。
不抽烟本是好事,但参加工作后,这一习惯居然也跟我带来了不大不小的尴尬。
我的第一份职业是电视台新闻记者。记者自然要成天跟人打交代,而我又处在这个记者很受社会尊重。甚至是追捧的时代。尊重和追捧一个人自然就是通过敬烟来表达了。所以每到一个地方采访,见面第一件事,人家就是给敬烟。有采访对象为了能在电视里露脸给我递烟的;有接待我的基层干部为了多给当地唱赞歌给我递烟的;有请我帮忙以为记者手法能通天的给我递烟;有心里发虚即将被新闻暴光的想求饶给我递烟,也有看我们的记者身份确实是从内心尊重我们而给我们递烟的。总之,每天给我们记者递烟的确实不少,有几个喜欢抽烟的同事抽烟基本不用自己买的。
可我恰恰就是个不抽烟的。刚开始,我要说很多好话,才能拒绝别人递过来的烟。但有一次,我在拒绝了一位村干部递过来的烟后,他立即不好意思地安排另一位估计是下属的村干部再去买一包贵点的烟。我明白,我的好心谢绝在他心里成了嫌弃他的烟太差。我立即面红耳赤地拦住那准备再去买烟的村干部,再次说明自己是不抽烟的,见怎么也说不清楚,我干脆主动找那村干部抽了一根他先准备给我的香烟。
后来我观察到,在基层群众眼里,递烟就象我们平时见到朋友时握手一样,就是示好的意思。很多老农见我们谢绝递过来的烟,会以为我们嫌弃他们不卫生,瞧不起他们。从那以后,我开始接别人递的烟了。
于是,每次回办公室,都能从口袋掏出不少已经揉脆了的香烟。有时忘记掏出来,搞得家里洗衣机里全是烟末,惹得妻子要埋怨半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