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山远望
站在太行山脚,不远处是愚公的家,晨曦朦胧,我看见愚公和他的子孙们朝我走来,从他们的眼神中我读懂了坚韧与执着,我以钦佩的神情目送着他们。不久,山腰间传来镐锤声,声声震耳,这一挖,就是千年。
山还是那座山,依然高大挺拔,连绵千里。哪里少了一块石,哪里少了一堆土,我努力丈量着历史与现实,必然和偶然,缺一尘埃,多一风景。
也许这一站,成为山下永恒的树,而山总是巍峨,树绿树枯中有了一个传说。也许我们可以刨去一座山,可心中如果有了一座山,我们又该怎样留舍。一支烟递不到愚公的手,一条毛巾擦不去千年沧桑,山下有河,那是他们的血泪,我宁愿就此一站,隔山远望。
身后是田野,蝉鸣虫响,一把青草喂不知疲倦的老牛,有牧童横笛轻吹,一曲歌遥清清荡漾,何处最美?遥指山头,野菊金黄,绚丽一片。分明是大山美丽的外衣,郁郁葱葱的林木是它秀美的发,微风过处,长发如波。
远望山峰,白云悠悠,空谷幽蓝中百鸟嘻戏,忽远忽近的遐思,穿行其中。不知晚霞又会在山顶留下几抹彩练,不知淡雾锁住几多精彩。握不住愚公的手,我无法穿月时空。
背负双手,面向高山,我以一种神奇,穿透而去,仿佛一切透明起来。山外有山,蜿蜒而上,小径相连,恰似美丽的音符,高低错落中串接成气壮山河的魂曲。想有一方画卷,留住这个精彩;想有一纸蓝笺,填写畅想的诗篇。
静听一种声音,凝重厚实,亿万年的风雨,造就屹立的身姿。想象的翅膀飞过山去,唐诗的豪迈涌上心头,淡看云卷云舒,一点婉约又有了宋词的韵味,伸展自如。
身在此山中,想象山外;站在山外,却又想此山中。
我们就是在这矛盾中复制生活,背靠喧闹的都市,灯红酒绿磨去了平和,所谓流行滋长了陌生,失去了信任。追求有如海市蜃楼,意志到了脆弱的边缘,向往看山的感觉,只是瞬间寄托,多希望远离一下,宁静致远。
现实有座山,挖不去,而山的那一端,愚公和他的子孙们千年不悔地刨着。我望着了什么,什么让我心尖摇曳,只源于山的情结,那是山的敦厚,山的涵蓄,山的气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