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昨天的百官:下市头的“铁匠铺”

昨天的百官:下市头的“铁匠铺”

2013-10-23 17:59 作者:上虞厂房网 阅读量:305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随着岁月的流逝,如今百官街上已经看不见什么铁匠铺了,铁匠铺早已悄悄地远去,成为了城市的一种记忆。但在我们孩提时代的记忆里,铁匠铺的生意曾经和他们的炉火一样红火。

记忆中的古镇百官铁匠铺,在百官凤凰山下老街上的吊脚楼,就是如今的城信大厦位置。

所谓“铁匠铺”,其实只是一间座西朝东的破房子,不到十多个平方米,店里堆着锈迹的废铁,墙上挂满了镰刀、锄头、火钳、白铁剪等铁制品。屋子正中放着个大火炉,应该叫烘炉吧。炉边有一架风箱,风箱一拉风进火炉,炉膛内火苗直蹿。那通红的炉子,飘出丝丝铁火花,烧得通红的铁具见水的滋滋声响。“劈劈、啪啪”的风箱声,加上大锤小锤撞击铁砧的“叮叮、当当”的打铁声,行人老远就晓得这是一家铁匠铺。

这家铁匠铺是夫妻店,烟熏火燎的,条件很差,店主就是当家铁匠,手艺精湛,带着一个徒弟。大凡一应小件的家用生活用品,如菜刀、锅铲、刨刀、剪刀、铁勺、火钳,还有如门环、泡钉、门插等。大到传统生产农具铁器家什,如锄头、铁耙、镰刀、铁犁、铁镐、铁索、铁铲等等铁匠铺都打制。

在铁匠铺要锻打的铁器一般先将铁料放进火里烧炼,在火炉中烧红。为使火头旺盛,或徒弟或老婆就拉动大风箱往炉中鼓风。兰色与橙色的火焰在推拉之间,尽情的舞蹈。当铁料烧红后,铁匠师傅就用火钳夹取烧红的铁料,放到大铁墩上(也称‘砧子’),先由打铁徒弟手握大锤进行锻打,然后铁匠师傅左手握铁钳翻动铁料,右手握小锤一边用特定的击打方式指挥徒弟使大锤锻打,一边用小锤修改关键位置,使一块方铁打成圆铁棒,或将粗铁棍打成细长铁棍。

经过“叮叮、当当”一阵有板有眼的锤打后,铁料再放到火中烧,烧红烧软夹出再打,一块废铁经过半个小时的锻打,初现雏型,直至打制出成品来。铁匠师傅会把铁器放入水槽内,随着“吱啦”一声,一阵白烟倏然飘起,淬火完成。

铁匠铺师傅的淬火和回火的技术是十分重要的。全凭实践经验。各种铁器虽然外型制作十分精美,但是如果铁匠师傅的淬火或回火的技术不过关,那制作的铁器是不耐用的。我国“王麻子剪刀”之所以闻名于世,关键技术也是在于淬火和回火技术上。

铁匠师傅最后要把打制好的成品开锋打磨,这样才算全部完工。可以说在铁匠师傅手中,坚硬的铁块都能随意改变成方、圆、长、扁、尖形状。

铁匠铺打制的各色铁器用品大多是专门给商家批量定制的,也有一小部份在自己的店铺销售,当然更多的是为上门的镇上居民制作各种铁件。

铁匠铺是男人的事业。这是因为没有力量不能打铁,没有胆量不敢打铁,没有吃苦精神不愿打铁。百官人有句老话:“打铁先要身板硬”,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每当烘炉生火之时那是温度骤升,拉一阵风箱会让人汗水满头,抡一番铁锤更会使人挥汗如注。那十几斤重的大锤抡番起落,需要超人的力量与气度。

百官铁匠铺的老板姓什么我已记不得了,只晓得他五十多岁,个子不高,他那双手很宽,几乎成正方形,大拇指像是另长出的一根树桠似的,向旁边横斜出去,虎口阔极了,手掌上面全是黄色的老茧。身前系着一块帆布围裙,用来遮挡火星铁屑,每当盛夏,我走过店门口只见铁匠师傅光着古铜色的膀子,在骄阳与蓝焰的交织中,挥动铁锤,溅出大颗大颗汗珠。而每当隆冬,我走过店门口又见火红的炉膛、白热的铁块、爽朗的笑声......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化产品越来越多的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人们不再使用这些东西,“叮叮、当当”打铁的声音变得十分遥远。

有多少行业曾经辉煌一时?

有多少行业正在逐步地消逝?

有多少行业已经淡出了我们的视线?

有多少行业曾伴着我们在人生成长的过程中走过?

如今我只能留下了这一段段文字作为记忆当中最深处的怀念......

相关文章关键词

《昨天的百官:下市头的“铁匠铺”》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