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昨天的百官:三里长街的“老字号”

昨天的百官:三里长街的“老字号”

2013-10-23 17:59 作者:上虞厂房网 阅读量:238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老底子的百官是一座工商业比较发达的古镇,自明朝起,百官就开始陆续出现了一批“老字号”商铺,并在清朝达到鼎盛。百官的三里长街上各行各业有着许多“老字号”商铺,小有名气,这些“老字号”商铺曾经是百官街上一个个辉煌的称谓,也是一个个积淀了深厚文化底蕴的品牌,它凝聚着一段段厚重的百官历史,也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百官的这些“老字号”商铺的开创和发展,蕴含了几代“老字号”商铺主人的艰辛和传奇,他们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和聪慧的头脑,凭借着坚韧不屈的性格和诚信重义的美德,创造了璀璨耀眼的品牌。

这些曾经辉煌的“老字号”老品牌,随着岁月的流逝,由于种种原因先后淡出了市场,退出了历史舞台,许多“老字号”商铺消失在旧城拆迁的尘土中。时至今日有许多人为“老字号”商铺的远去而痛心和无奈!

过去的百官三里长街上商号密布,大门匾额与门楣上,字体琳琅满目,这些曾经独领风骚的“金字招牌”带着一个个时代的印记,永远定格在人们的记忆深处。

过去的百官三里长街上各种各样的建筑琳琅满目,每座建筑上那斑驳的痕迹,都积淀着岁月的风风雨雨,都有着古老的故事。

清人朱彭寿曾用“老字号”的吉利字作了一首七律《字号诗》,其云:“顺裕兴隆瑞永昌,元亨万利复丰祥,秦和茂盛同乾德,谦吉公仁协鼎兴,聚益中通全信义,久恒大美庆安康,新春正合生成广,润发洪源厚福发。”

秦赢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首次在百官设县,定名“上虞”后,随着社会的发展,百官开始出现了类似于现在门市一样的“肆市”,百官也因此曾被叫作“百官市”。后来商业是越来越繁荣昌盛,从百官上堰头大舜庙门口的庙前广场开始到下市头糜家桥为止,百官的三里长街上“老字号”商铺不少。

走在百官的三里长街上,由北往南,只见两旁店铺毗连,沿长街放眼望去,青砖瓦屋,石板铺路,商埠林立,旗幡飘扬,行人如织。到了清朝,“老字号”的店铺更是达到了高峰,远近富商巨贾竞相云集百官,百官长街逐渐成为聚集经营的商贸中心。

随着百官商贸范围的逐渐扩大,近如绍兴、嵊县、新昌、余姚、慈溪,远至杭州、宁波、温洲、上海的商号,都与百官发生了频繁的生意交往,百官三里长街的商业发展进人了鼎盛时期,百官的三里长街虽然不大,却能日进斗金。

百官三里长街最有名的“老字号”是“活石头”馄饨店,开于清代嘉庆年间,一个姓季的诸暨人,来到百官下市头凤凰山脚,租了一间吊脚楼店面开出了一家名为“活石头”的馄饨店。他们不曾想到的是自家小本经营的买卖,会在不经意间创出了百官能在上虞县志史书上追溯到的一个“老字号”,从而在百官的历史上留下了厚重的一笔。

百官三里长街最洋气的“老字号”是“亚光”照相馆,电影《末代皇帝》有这样的镜头:追求时尚的溥仪脚蹬自行车,脖挂照相机在紫禁城内四处拍照。而远在千里之外的江南水乡百官,敢为人先的百官人也紧“跟”这位退位皇上,把照相这洋气的技术传到了曹娥江边,“亚光”照相馆,一时间吸引了小小的百官古镇上那些淑女名媛趋之若鹜。据说“亚光”照相馆当年购入了最先进的照相设备,很快以设备新、技术精、出品好,深得老百官人的信赖。

百官三里长街最多的“老字号”是钱庄,像“谦裕庄”钱庄、“恒康”钱庄、“义记庄”钱庄、“泰裕”钱庄、“元泰庄”钱庄等等都非常有名气,而且生意也做得非常好,赚了大把大把的铜钿银子。

百官三里长街上还有其他许多“老字号”如:“生生”棉布、“宋生祥”百货,“湘南”客栈、“民众”客栈、“泰江”客栈,还有在清末民国就开设的“恒茂”火油行、“怡和”火油行等等......

这些“老字号”商铺的创立、衍变,无不与我们百官这座千年古镇息息相关,这些“老字号”商铺曾经是我们百官的一道风景,是人们口碑相传的一个个故事。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种种原因,现在百官的“老字号”都已消亡。

回眸这些“老字号”商铺,就能发现每一家“老字号”商铺的背后都有一部催人奋进的创业史,都有一个薪火相传的家族故事,这些“老字号”商铺的传奇见证了百官行业发展的历史。“老字号”的辉煌,是我们百官人不能忘记的,“老字号”的故事,需要我们百官人新的续说。

相关文章关键词

《昨天的百官:三里长街的“老字号”》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